十年涅槃!——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
人民,走過災難更自強
災難,鑄就了四川人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可貴品格,積累了自強不息、重建家園的寶貴經驗。他們,用有力的雙手奮勇拼搏重建電網,用勤勞的雙手重建幸福美麗和諧新家園。
又到了汶川花開的季節。枕上十年事,都到心頭。
站在自家小院前,看著結滿果實的櫻桃樹,阿壩供電公司員工王道富回憶起這十年的經歷。
十年間,王道富先后經歷過兩次特大災難,一次是2008年的地震,另一次是2013年的特大泥石流。兩次災難都將他在汶川縣七盤溝的房子夷為平地。
“大家都說我‘倒霉到家’,可我覺得很‘幸運’。”王道富笑著說。
“5·12”地震發生后4個小時,王道富從廢墟里爬出來,腰腿多處受傷,當他被救出災區半個月后,又逆著人流的方向回到重災區映秀,主動請纓加入映秀供電所,參與當地電網的災后重建。
雖然家人不理解,但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2008年5月15日,在孤島映秀困了3天的王道富,在紫坪埔水庫碼頭看到了一只插著“國家電網”旗幟的船。“當我看到這4個字的時候,我知道,我有救了!”
最無助的時候,是國家電網和“水上生命線”給了他希望。那一刻起,他下定決心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
汶川地震、映秀泥石流、蘆山地震……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王道富沖鋒在前的身影。
人在青山在。
從廢墟里站起來的國網四川電力人還有很多——
我們不會忘記被掩埋179小時,創造生命奇跡的馬元江。十年間,他接受大大小小的手術38次,但從未被擊垮;十年間,他從未停止工作,參加映秀灣電廠的恢復重建和技術創新;十年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參加馬拉松比賽,活出了自己最健康的姿態。
我們不會忘記失去妻女仍堅守在抗震救災一線的汪志剛。震后十年,汪志剛從羌鄉到藏鄉,參與甘孜藏區“電力天路”和無電地區電網建設,足跡踏遍藏區2萬多公里,在藏鄉的日子,孩子們親切地叫他“汪阿爸”。
我們不會忘記被同事從廢墟中救出,心懷感恩,養育同事遺孤的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都江堰)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王暢。地震中,原本40人的隊伍只剩下27人,“27個人要像40個人一樣去戰斗!”她說,這是這輩子永遠都不會、也不敢忘記的誓言。
大地不再憂傷,傷痛已被撫平。如今,他們早已走出陰霾,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認真工作、回報社會。
十年來,國網四川電力堅持開展“送愛心 送關愛 送溫暖”行動,投入500萬元在11個重災區單位建設體育活動場所、創新工作室、職工書屋等,幫助受災職工豐富文化、重塑信心。
服務,歷經風雨再升級
國家電網秉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讓震區實現“用上電”到“用好電”的升級。這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藏族、羌族、彝族、回族同胞;這里還是革命老區、邊遠山區、連片特困區;這里因為供電服務大升級,震區百姓的用電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夜訪老人村,燈光璀璨,300多家極具羌藏風格建筑的店鋪令人目不暇接。
十年前,離震中映秀19公里的水磨是極重災區,而如今,這里被譽為“中國最美羌城”“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老人村位于水磨鎮東南部,是羌、藏少數民族聚居地,有村民近千人。
與老人村的繁華相比,震源新村的寧謐更讓人不舍。
震源新村是位于震源點所在地的村莊,村民的新居整齊坐落在震源點牛圈溝旁邊的半山上。
“我們現在很少停電了,用電方便得很。”村民彝族大姐張明素坐在自家門前繡著鞋墊。她說,十年前,村子停電的時間比有電的時間還多,現在,計劃停電會提前發短信給村民,即便是大風大雨導致線路跳閘,一個電話,供電所的師傅很快就來了。
從重新“用上電”到“用好電”,災區老百姓不吝詞藻,對供電員工贊不絕口。除了為民服務“暖心”,國網四川電力對企業的服務也是相當到位。這些年,該公司積極落實“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實施“情暖災區”服務。
“東汽能從災難中重建,發展到今天,電力功不可沒。”東方汽輪機公司一位負責人說,東汽生產車間在地震中嚴重受損,但是基地的新建只花了一年零九個月,東汽人創造了“東汽速度”,而這離不開國家電網的全力支援。
北川,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震后,一個全新的北川讓世人矚目,這個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現在,因為身為北川人而感到驕傲。
4月,春茶上市,在北川羌山雀舌茶業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穿著整潔的工裝在炒茶機前忙碌著。“電保姆”一樣的供電服務讓羌山雀舌茶業毫不猶豫地落戶北川,一年產值接近4000萬元,這讓廠長王華軍很是欣喜。
同樣欣喜的還有北川吉娜羌寨的朱碧華,作為土生土長的羌族人,她很愛這方水土。被譽為“羌鄉第一寨”吉娜羌寨,地震中受損極為嚴重,但僅用6個月的時間,吉娜羌寨神奇崛起。在當地政府的號召下,朱碧華走進了羌繡培訓班,現在,她的一幅手工作品能賣到上千元。為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綿陽供電公司專門制訂了吉娜羌寨供電服務方案,安排就近的供電所員工駐點服務,每月定期走訪客戶,延伸服務到客戶家中。
“映秀花開了,鳥兒飛來了。山青水秀的地方,充滿了神奇和希望……”鏡頭再次切換到映秀,只有歷練了災難的磨礪,才能體會這歌中的深刻寓意——
世上本沒有奇跡,災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用自己雙手打造出來的“神奇和希望”。
十年來,災區最大用電負荷由439萬千瓦增加到935萬千瓦,是震前的2.13倍;用電量由260億千瓦時增加到549億千瓦時,是震前的2.11倍;供電可靠性由99.073%提高到99.808%。2017年,四川平均實際銷售電價(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為0.5917元/千瓦時,低于全國平均電價水平,在全國省級電網中排名第24位。
應急,多重考驗更迅速
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來地震、冰災、洪災、旱災、泥石流頻發。從“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蘆山地震,從“6·24”茂縣塌方到“8·8”九寨溝地震,“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電力應急救援體系在災難中成長,在磨礪中完善。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來,國網四川電力構建了集應急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救援和應急研究“四位一體”的組織架構,一套完備的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建立健全。
2008年,在南充建成了全國首個省級電網備用調度中心。
2008年,在成都龍泉驛建成國內首個電力應急培訓基地。
2011年,組建了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支專業應急救援隊。
以災情偵察、搜尋救援、電力搶修恢復、醫療救助的應急救援基干隊也組建起來,形成海、陸、空立體救援模式,借鑒國內外應急救援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攜無人飛機、動中通衛星通信車、充電方艙等高精尖特種裝備,規范、安全、有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與省政府應急指揮系統聯網,實現了交通、氣象等信息的共享。
道孚火災、“8·13”山洪泥石流、“7·10”洪災……災難面前,搶險與救援是關鍵;災難面前,速度與生命劃等號。
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調配下,各單位長途跋涉,馳援寶興,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電力應急救援隊迅速補給。
21時9分,李克強總理前往蘆山中學視察的路上,縣城主干道路燈已經恢復照明,縣城一片光明。隨后,在蘆山、寶興、天全,一盞盞明燈被點亮,映紅了災區的黑夜。
李克強高度評價國家電網公司在此次搶險救災中所取得的成績,他說:“言必信,行必果,打了一場抗震救災恢復供電的漂亮仗。讓災區老百姓黑夜不再感到恐懼,希望繼續努力,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要保證安全,搶險不冒險,早日全面恢復災區供電。”
2017年夏,“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國網四川電力緊急馳援疊溪,投入抗災保電。50人的救援隊伍于當日9時30分救援物資前往災害現場。13時30分,第二批共計16人的救援隊伍趕往現場。當日17時20分,國網四川電力救援隊點亮了茂縣山體垮塌救援現場的第一盞應急照明燈。
千里馳援,電網一家。8月8日21時19分,阿壩州九寨溝縣突發7.0級地震。國網四川電力及時啟動地震Ⅰ級應急響應,不到半小時,國網四川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已聚集了應急中心、運檢、基建等各部門人員上百人,在48小時內點亮九寨溝……
十年來,國網四川電力處置各類突發事件962件,啟動省公司層面應急響應26次,累計投入應急搶險人員173700人次,出動應急車輛32600臺次。在一次次的演練和實戰中,國網四川電力已構建起完善的理論體系和應急機制,建成省、地、縣三級指揮中心,形成覆蓋全川、上下銜接、互聯互通的應急指揮體系,搭建起政、企、區域協同聯動機制,配備高精尖應急救援裝備,初步建成國內一流電力應急體系。
責任編輯:蔣桂云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