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手段支撐快速復電的探索與推進
搶修現場。
“這么快就可以用電了,我對你們的服務很滿意!要是沒有這個平臺,搶修人員用來查找故障的時間就不會少于半個小時。”居住在玉溪市東風二小區的唐女士所說的“平臺”,就是日前玉溪供電局剛剛通過驗收的“基于配網GIS的快速復電功能開發實現”項目,該項目屬于國內首次引入先進的智能停電管理平臺,并進行實用化運用,為供電可靠性的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戶滿意度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撐。
正如唐女士所說,當晚,她22時33分撥打了停電報修電話,95598坐席人員劉瑩蘭下單到搶修班后,搶修人員22點50分就趕到了故障點,發現唐女士家里一戶一表漏電保護器跳閘,23時4分便處理完故障恢復供電。這31分鐘包括下單、搶修人員趕赴故障點、搶修人員回單、處理故障及恢復供電時間。
據劉瑩蘭介紹,有了“平臺”后,玉溪城區搶修時限可平均縮短10至20分鐘,農村地區搶修時限可平均縮短30至40分鐘。
停電管理之困
一直以來,玉溪供電局停電管理流程大多通過人工和電話方式實現業務溝通和流轉,缺少智能信息系統的支撐,缺少信息溝通的實時性,缺少歷史數據的歸檔和共享,缺乏對報障用戶詳細信息的查詢和定位功能,可靠性系統缺少自動對計劃停電和故障停電設備數據的匯總等功能。
紅塔供電分局搶修班班長艾華國表示,整個紅塔區中心城區和8個鄉鎮的中低壓搶修任務由紅塔供電分局搶修班和8個供電所負責完成。各鄉鎮低壓線路故障及片區居民用戶用電故障由各個供電所負責,中高壓線路則由搶修班承擔。由于紅塔區地理范圍太大,從接到95598客服中心的搶修單到現場勘查故障,再匯報配網調度、填寫工作票進行搶修,故障處理完成后再向配網調度申請復電,整個流程讓搶修人員疲于奔走,搶修班16名工作人員只得24小時輪流值班。
流程復雜不說,由于對故障點、故障線路電壓等級無法準確定位,也帶來了工單派出方面的一些難題。
紅塔分局搶修班呂勇說,有一次在春和鎮,一條380V的線路發生故障,村民以為是高壓線路便打電話到95598,接到派單后他與兩名同事驅車半小時才趕到故障地點,確認情況后同事做現場維護,他又回到辦公室填寫工作票、向配網調度申請停電搶修作業,再回到故障點處理,一個小小的故障就需要花幾個小時來完成。如果在接到報修電話的同時,就能判斷線路為低電壓等級,直接派給供電所就近搶修就行,能省去諸多路途往返時間。
探尋破解之道
“著手研發快速復電平臺,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電網發生故障時需要花大力氣查找故障點等問題,希望能探索一條信息化支撐復電提速的有效途徑,借助系統中的智能故障定位功能,我們可以快速定位、準確查找、分析故障點,對癥下藥,實現快速復電。”談到項目建設的初衷,主要參與“快速復電平臺”開發的玉溪局信息中心徐振如是說。
作為開展快速復電平臺建設的首快試驗田,玉溪局2012年3月領命啟動信息系統研發,當時,為了做到搶修、配網調度、95598、客戶之間的實時連通,一系列挑戰擺在徐振和團隊成員面前:要實現配網地理信息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客戶系統等三套系統的交互應用,全國首次引入InService平臺全英文界面而且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與做法……
就像InService平臺在玉溪本土化定制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就讓信息中心花了兩個月時間加班加點地解決。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該平臺屬于全英文界面,全部進行翻譯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還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為了盡快解決中文化支持問題,大家盡可能全面地將現場的中文開發環境以及諸如搶修供電的交互錯誤、中文用戶名登陸錯誤等問題提交給美國產品中心,希望在分析調試中文化問題等方面得到幫助。經過多方協調,相關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另外,針對電網數據移植腳本不能在InService平臺生成電網數據文件,團隊專門請外國技術專家輔助分析,并提出了幾個測試方案,通過不斷調試,實現了數據的成功移植。
拋開技術研發方面的障礙,平臺建設更是難在數據的搜集。
據鮑小峰介紹,快速復電平臺由云南電網公司信息部牽頭、玉溪局信息中心和紅塔供電分局配合研發,引進智能停電管理平臺InService后信息技術問題由信息中心的同事牽頭來做,而紅塔供電分局則主要負責電網數據的收集。數據收集工作量異常龐大,且必須保證百分之百準確。當時,從紅塔分局各班組、各供電所326人中抽取了35人專項負責數據錄入、制圖,從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第一階段的基礎數據才錄入完成,今年4月投入試用階段。
“那段時間大家非常辛苦,每天晚上,數據收集組的35位同事都要加班到十一、二點,而且周末也馬不停蹄。開始的時候,由于對CAD制圖不熟悉,每個人一天只能畫一兩個臺區,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量,大家心生畏懼,精神勁兒也不是很好,后來在領導的關心和鼓勵下大家都堅持了下來,我記得3月15日那天完成第一階段數據錄入,所有人都徹底松了一口氣,心想終于成功了。”鮑小峰回憶。
信息化探索成效初顯
歷時1年多的艱苦工作開發建設的快速復電平臺,按照徐振和團隊當初的設想就是“既要立足于營配信息集成,又是營配信息集成的高級應用”,消除現有工作流程中人工化工作和手工重復工作,搭建一個智能化、分析科學化、操作簡單化、應用實用化的停電管理分析系統。信息化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提高精益管理水平、增強客戶滿意度,那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了呢?
據紅塔供電分局配電部主任鮑小鋒介紹,快速復電平臺將搶修、配網調度和95598連通,搶修人員用平板電腦接收報障信息,到場第一時間填寫處理單,95598收到搶修人員回單,可及時反饋客戶,拓寬了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通過快速復電平臺的支撐,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反饋更加快速。而且,通過圖形化工作界面的移動搶修管理平臺,減少重復派工,提高故障搶修效率;實現精確計算停電影響范圍和時戶數,支撐計劃停電和故障停電的時戶數統計。
95598坐席人員可以通過“平臺”實現多用戶故障合并進而減少重復派工,還可以更直觀地掌握現場搶修進度,搶修流程得到精簡,復電速度隨之提高。
以前客戶報修,95598坐席人員必須通過手機或者網絡無線對講機手持終端向搶修人員詢問搶修進度:何時到達故障點?故障情況如何?工作票反饋情況怎樣?配調是否允許搶修作業?故障處理完畢后復電情況怎樣?
據玉溪局95598呼叫中心坐席人員劉瑩蘭介紹,以前接到客戶反映無電信息,無法判斷高低壓線路問題,只能先通知供電所人員到現場查勘,再根據情況來處理。但有了快速復電系統這個信息化平臺后,客戶電話告知無電時,坐席人員便直接可以在電腦上看到是哪一個電壓等級、哪一段線路、哪一個臺區出現“紅點”,了解所在片區開關、斷路器處于哪種狀態,在派單給搶修人員時便可明晰派單部門及故障區,縮短搶修流程、提高派工準確率、減少客戶停電時間。
而且,搶修人員可以在確認故障點后直接通過“平臺”回單,并且填寫工作票,可以在作業完成后直接向配調申請復電。坐席人員可以通過“平臺”直觀地看到搶修人員是何時到達的故障點,何時開始作業,何時開始復電,對整個搶修流程的監督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現場”化。復電后,平臺上的“紅點”自動變為“藍點”,方便及時回復、通知客戶,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
對于快速復電平臺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這一創先核心指標,云南電網公司信息部系統規劃科科長趙志宇表示高度認同。他認為,玉溪局在配網GIS系統信息維護方面邁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并且做出了特色,實現故障快速定位、多用戶故障合并減少重復派工將大幅減少停電時間。
不斷優化持續改進
“快速復電平臺‘誕生’才幾個月,這一新生事物仍處于成長階段,需要在應用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而持續優化。例如,將配網實時數據采集整合到平臺中,實現每時每刻的數據動態更新,就能更多地提升故障定位等方面的準確性。”趙志宇如是說。
針對移動搶修終端在戶外作業時不太好用、平臺采用的地理沿布圖在實際應用當中存在不方便閱讀等問題,徐振表示,目前這些問題已著手在解決,有望盡快購置性能更優的終端投入使用,同時,今年底、明年初將更換成視覺效果更佳的網絡單線圖。
談到平臺是否具有推廣價值,趙志宇抱以深深的期待,他認為目前平臺的運行體現了營配信息集成的高級應用,如果要在全省推廣,需立足于各供電局營配信息集成方面的快速推進。
責任編輯:和碩涵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