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電網無人機兩年內巡檢1000公里 快速查詢線路故障
自從開始用上了無人機巡線后,過去10個人耗費4個小時的巡線任務,現在只需要4個人僅不到2個小時就能完成。蔣卿是海口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員工,相比于過去扛著大刀邁著腿、跋山涉水的巡線,無人機巡線讓他著實體驗
“自從開始用上了無人機巡線后,過去10個人耗費4個小時的巡線任務,現在只需要4個人僅不到2個小時就能完成。”蔣卿是海口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員工,相比于過去扛著大刀邁著腿、跋山涉水的巡線,無人機巡線讓他著實體驗到了科技的好處。
海南電網無人機巡檢輸電線路已趨向常態化。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使用無人機巡線以來,海口、三亞、儋州、瓊海、文昌、萬寧等地區已配備50多臺多旋翼無人機常態化開展輸電線路巡檢工作,培養操作飛手60多名,開展無人機作業1264架次,巡檢輸電桿塔超過3000基,巡視線路長度超1000公里。
費時少、風險低、效率高,無人機給巡線工作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多角度巡視 彌補盲區
查找故障提速
剛工作兩年的陳俊安身材比較胖,學習專業是輸電管理,可是一畢業就被分配進了海口局長流供電所,在營業廳和用戶打交道。他說,師傅們覺得我這身材,走不了遠路,又爬不了電桿,做不了巡線工作。
但就在去年,陳俊安調進了海口局輸電管理所無人機巡檢小組。2017年,他和同事們去廣州參加無人機培訓,取得了無人機駕駛證的資格。現在,他成了 “機長”,不用走遠路,不用爬電桿,用無人機一樣可以巡視線路。
9月5日這一天, 220kV龍東I線路突然跳閘,海口局無人機巡檢小組四個人分成兩隊出動巡查故障,裝備是兩架多旋翼無人機、兩臺望眼鏡,兩部IPAD以及一箱無人機充電電池。與以前最明顯的區別是,少帶了砍刀。
“以前需要用刀開路,不然無路可走。”蔣卿說,過去是邊砍樹邊巡線。遇到更復雜的路段更為麻煩,且勞動強度大,如橫跨江河、山頭的線路。位于不同山頭的兩基鐵塔,巡視往往要耗費1個多小時;而一些高達92米的跨江鐵塔,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光上塔至少也需要半小時的時間。但無人機飛得高、飛得遠,裝上攝像頭后,既能精細化巡視、紅外測溫、掃視盲區,又可實時圖傳,20分鐘一次巡視就能完成上述有難度的任務。
在排查故障上效果更顯而易見。蔣卿印象最深的是,一次220kV龍玉線跳閘,原因是一條架空地線弧垂較低,天氣炎熱致使架空地線受熱膨脹,加上風吹舞動,對導線安全距離不夠,放電導致跳閘。“像這樣的故障點,人工巡視幾乎發現不了,而無人機航拍后,在ipad上就能清晰看到線路、絕緣子、金具到底哪里有放電點。”
今年“清明節”期間,具備機巡條件的供電局用無人機對線路通道及周圍存在山火多發區域、掃墓祭司等情況進行巡航、勘察,發現火情,提供現場山火影像,及時避免了山火引發的線路跳閘。
這幾年,無人機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從無到有,并越來越廣泛,一是在應用領域上,涵蓋了電網建設放線、輸電線路巡檢及電網故障處置;二是從沿海到內地,無論是山區、平原、高原巡線都有無人機足跡。海南電網在運用無人機巡線上雖然起步較晚,但摸索和借鑒了各地的成熟經驗,得以迅速有序地鋪開機巡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多旋翼無人機作業1264架次,巡檢桿塔3010基,累計發現缺陷(故障點)428處,巡視線路長度約1100多公里。
一目了然 數據支撐
助力線路精細化管理
與人工巡檢相比,無人機巡線雖然輕松又安全,但也意味著線路維護由粗放變精細,把巡線途中節約下來的時間真正用到線路維護上,線路安全也將得到提高。
對于這些新上任不久的“飛手”而言,巡線也從體力活過度成腦力活。巡線前期,要確定輸電線路地理位置分布圖、桿塔明細表和經緯度坐標,“飛手”完成巡線后,還要身兼數據處理員,導出大量的圖像資料進行分析匯總,包括線路運行參數和缺陷記錄等資料。
“在無人機精細化巡視時,任何一名飛手作業,都是按照統一的作業流程,各個點逐一掃描拍照,確保拍攝的位置、順序、角度一致。”蔣卿介紹。無人機拍下來的靜態圖片達到2000萬有效像素,經過電腦放大后,線路、金具、絕緣子及鐵塔銹蝕和污穢、線路走廊等情況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比如雷擊故障,絕緣子上就會顯出白色、燒焦、擊穿的痕跡,通過拍攝精度高的照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圖像顯示9月6日220kV龍東I線N80-N81號檔,導線上有一片白色的放電斑點。巡線人員判斷并記錄周圍可能存在漂浮物,這些資料錄入數據庫后,以后在運維時就能針對性采取措施。
全方位、多角度、點對點的拍攝,對潛在的缺陷隱患定點排查,及時掌握輸電線路設備的運行狀態,為管理和檢修提供精準的參考資料,也對搶險救災起到數據支撐作用。
海南電網公司計劃在2020年底,基本實現“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協同巡檢,直升機、無人機巡檢作業成為線路巡檢常態化業務。其中,基于機巡采集的數據,提高對線路狀態的數據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智能化分析水平,建成巡檢海量數據管理系統,可以對輸電線路缺陷進行智能識別和快速檢索,對交叉跨越、對地距離以及樹障等外部隱患進行精確判斷與預警。
“機巡+人巡”協同巡檢
建立成熟的“飛手”團隊
盡管無人機巡線極大地提升了效率,但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很高。對于一名“飛手”而言,并不僅僅是簡單地讓無人機飛起來,還要精確地飛行到每一個需要檢查的點上。缺乏操作成熟的“飛手”也會導致無人機巡檢推廣受影響。
從今年開始,海南電網從具有線路運維經驗的人員中選拔專業化直升機巡檢員、無人機操作員,保障操作人員質量、數量和穩定性,并加強技術培訓和考核。海口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在今年8月份舉辦的無人機操作技能競賽上,考察了操作手是否能夠熟練使用無人機360°水平自旋、水平8字飛行、二維碼模擬缺陷拍攝。目前,無人機操作員以年輕員工居多,比如海口局輸電管理所有23名無人機操作手,平均年齡為28歲左右。
對于巡線多年的老師傅,操控無人機比電腦更讓他們倍感棘手。一方面,他們能體驗到無人機巡線的安全和高效,可是另一方面,他們也頭疼于后期需要處理大量的圖片。“既要會精確操作無人機,也要熟練使用電腦處理分析圖片。”儋州供電局40多歲的巡線員趙成祚操控了5次無人機,他坦言非常便捷,但在操作上還遠不及年輕人靈活。這些老師傅具有豐富的巡線經驗,深知巡檢線路地區氣候、了解巡檢規律,有多年判斷故障經驗,但要靈活和熟練地操控無人機,仍然要更多地培訓和應用。
據了解,今年年底,海南電網全年應用直升機巡線不少于1200公里、無人機巡線不少于1500公里,海口、儋州、三亞、瓊海、。文昌、萬寧供電局完成無人機平均作業量不少于60架次/(年。架),操作手作業量不少于20架次/(年。人),使直升機、無人機巡檢業務基本成熟。多旋翼無人機將逐漸成為輸電線路班組必備的工器具,配合人工巡檢開展線路故障查找、通道巡查、飄掛物處理等工作,提高巡檢效率;預計在明年,將用直升機開展線路日常定期巡視,同時開展帶電作業、三維激光掃描、災情普查、應急搶險、人員物資運輸等工作。
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海南電網有更迫切的動力和壓力普及“機巡+人巡”協同巡檢,不斷提升其科學性和有效性,讓精益管理融入到線路維護中,提高線路維護水平。
原標題:海南電網無人機巡檢常態化 快速查詢線路故障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