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關于國產(chǎn)芯片和操作系統(tǒng)的往事
據(jù)說朱總理看到十余位院士的聯(lián)名,一時動容。
863計劃,來自1986年3月,4位院士聯(lián)名上書鄧小平總書記。因為時間發(fā)生在是1986年3月,所以簡稱863。從此這就是中國高科技發(fā)展重點計劃。
啟動863是4個院士聯(lián)名。保俞慈聲,有十幾個院士。
我一直記得這件事。
后來賦閑在家,看《圣斗士星矢》,12黃金圣斗士為了打穿嘆息墻的一線光,一起赴義成仁。
十幾個院士簽下自己的名字,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只是想守護一線光。
所以,我不愿意回憶這段往事,因為我們失敗了。
從此我們成了很多人的笑柄。尤其是倪光南院士。
這是10年后,我加入騰訊以后,才學會的一個詞——用戶體驗。
這一仗如果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搞定了總理,沒有搞定用戶體驗。
結果是潰敗如山。
第一個要命的問題,是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 Office、永中、WPS與微軟的文檔格式兼容問題。我們都知道,換了OFFICE打不開歷史文件,打不開別人給你的文件,這是要命的事。
2003年,俞慈聲又搞了啟航計劃。召集中國的所有Office高手、還邀請了韓國的HancomOffice、日本的一太郎技術人員。中日韓三國高手一起破解微軟的文檔格式,以期能讀能存。
效果不好。
除了文檔格式,其他的軟件體驗,用戶各種不爽,那就太多了,大家用腳趾頭想一下就好了。用戶普遍怨聲載道,要求換回Wintel。
就這樣,我們失敗了。
后來,方舟CPU停止開發(fā)。永中破產(chǎn)清算。那幾萬臺政府為了扶持一個產(chǎn)業(yè),而買單的NC,估計早就賣了廢鐵。
幾年后,比爾蓋茨自己公開了Office的文檔格式。
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感覺自己臉被門板夾了。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