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初步完成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和平臺建立
我們剛好有一批配變退運下來,在一次日常溝通中,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了解到肇慶供電局迎峰度夏的設備需求,而正好他們有一批剛剛退運的配變,于是相應物資馬上調配到肇慶供電局有需要的縣級子公司,在試驗、
“我們剛好有一批配變退運下來”,在一次日常溝通中,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了解到肇慶供電局迎峰度夏的設備需求,而正好他們有一批剛剛退運的配變,于是相應物資馬上調配到肇慶供電局有需要的縣級子公司,在試驗、修整后投入運行。
這次漂亮的資源整合得益于廣東電網公司的區域聯動機制。這個自去年年底推行的溝通合作機制已經運行半年多,初步完成了工作機制和平臺建立。從最初的簽訂協議到今天的軟件、硬件相互交流,該公司以清晰的方向、明確的分工和精確的監督引導,使區域聯動機制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動真格,出成效。
分工明晰 各司其職
去年底,廣東電網公司出臺了《廣東電網公司推動區域聯動創先指導意見》,為各大區域確定了各自的角色。區域聯動延伸了該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就戰略所提出的“五星四區三梯隊”分別作了分工,五星地市供電局充當推進實施主體,三梯隊地市供電局充當提升實施主體,通過聯動加速由標桿局“輸血”向自身“造血”轉變,而直屬中心機構則充當區域聯動當中服務和支持的主體。
廣東電網公司方面,定期召開區域聯動的總體協調會議,建立了“三張表一平臺”的監控機制,每月定期開展區域協調發展情況的監控和分析;借助“基層首創”交流平臺,鼓勵區域內地市供電局加大創先典型實踐的挖掘和提煉推廣。同時,該公司本部相關部門優化完善協調發展度評價模型及創先發展度評價模型,每月定期在創先簡報中以協調發展監控表、區域聯動專欄為載體,開展區域聯動的過程監控與成效分析,指導5個區域的聯動工作有序開展。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廣東電網公司已經組織各區域地市供電局制定完成各區域的聯動實施方案及行動計劃。目前,佛山、東莞、中山、江門和珠海標桿單位已先后啟動了區域聯動工作,簽訂了合作協議,各區域已基本建立了定期的協調和監控機制。
創新形式 不走過場
廣東電網公司通過“三聯動、三融合、三支持”,為聯動機制提供了全包圍式的保障。
所謂三聯動,區域、省市、業務間都要有所作為,實現人才、技術、管理三方面的融合交流,亦即“三融合”。“人才融合是其他環節的基礎”,廣東電網公司企管部戰略科相關負責人于德龍表示,“人才融合”是技術、管理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推動手段,但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與另外兩點分開,以技術支持為例,如果不是通過技術與人才的交流相融合,那區域聯動就只會止步于硬件供應上。
因此,圍繞區域聯動指導意見中提出的“三聯動、三融合、三支持”,各區域通過人才掛職交流、定期召開協調會議,舉辦專業論壇和沙龍等形式,開展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圍繞電網企業主營業務,開展“客服支持、規建支持和運維支持”,聚焦區域內地市供電局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制定有效措施,推動聯動工作取得實效。
據了解,東莞、惠州、汕尾供電局所組成的東一區在提升員工素質方面做了有益嘗試。乘著該公司“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的東風,東一區著手摸索培訓資源的共享。東莞、惠州供電局將發揮板橋培訓基地及龍源培訓基地的優勢,為3個供電局提供培訓便利,并根據3個供電局的培訓評價需求,統籌安排培訓評價計劃,實現培訓資源互補。
“我們正在探索開展三地聯合練兵,同時搭建比武平臺,充分利用培訓基地的場地資源和人才資源,提升區域技能人才水平。”東莞供電局人力資源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摸清差異 對癥下藥
區域聯動涵蓋中心機構和19個地市供電局,覆蓋面如此廣,絕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因此,廣東電網公司堅持差異化管理原則,根據不同片區內地市局的不同特點、基礎狀況、管理水平和存在問題等因素,各區域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在聯動重點、人員交流、績效考核等方面進行分類和差異化管理,推動各區域地市供電局全面發展。
以發展東北區為例,該區包含中山、韶關、梅州、河源供電局,中山供電局實施扁平化管理,而其他3個局的縣級子公司的數量較多。針對這個情況,中山供電局在局層面區域聯動工作基礎上,也開展縣級供電企業區域結對幫扶,將工作細化,把責任分到分局片區。該局挑選了在客服、規劃和運維水平較高的火炬、小欖和三鄉等3個供電分局作為牽頭單位,帶動24個供電分局片區聯動,與其他局19個聯動縣級子公司結對子。根據各自特點,確立了三鄉區域對河源、小欖區域對韶關、火炬區域對梅州的對口關系,在各領域專業部門的指導下,實現資源互補和管理共享的雙贏局面。
今年上半年,河源、梅州、韶關供電局已完成縣級子公司管理分析報告,由中山供電局參與結對的3個分局派出專家,針對以上3局的管理狀況進行診斷,提出改進意見,再分別由3局落實改進措施。再次,通過樹立標桿,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縣級子公司生產、管理水平。
據介紹,接下來,廣東電網公司相關部門及中心機構將加大區域聯動工作的參與力度,充分調動電科院、管科院、培評中心等中心機構的積極性,加大對地市供電局人才、技術、管理的支持力度,實現強強聯合,共同發展。
(許浩然 林佩燕 袁綺雯 胡家玥 方創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