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下的電網企業信息化體系
2009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宣布正式對外界公布了“堅強智能電網”計劃。智能電網計劃的啟動將帶動電網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客戶服務以及社會能源利用模式的重大變革。信息化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特征,其發展趨勢、建設方向將成為電網企業以及IT業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智能電網的構成
目前,全球對智能電網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各國在智能電網的建設內容方面也各具特色。根據現階段智能電網的建設特征和目標分析來看,智能電網的建設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靈活的分布式電源
智能電網的優勢之一是兼容性,即支持大電源的集中式接入,又能夠接入更多分布式的清潔能源,如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分布式電源的并網運行對配電網的潮流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電網將提供新的保護方案、電壓控制技術和儀表來滿足雙向潮流的需要。集中和分布式能源的同時接入將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提供對電網峰荷電力的支持;同時,當大電網遭到嚴重破壞時,這些分布式電源可自行形成孤島或微網向醫院、交通樞紐和廣播電視等重要用戶提供應急供電。
2、堅強的骨干網架
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全面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電網建設目標。通過一個統一的、共同的平臺對電網進行全面的協調、規劃和運行,以大型能源基地為依托,建設由1000 千伏交流和±800 千伏、±1000 千伏直流構成的特高壓電網,形成電力“高速公路”,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約化開發,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同時,通過高級調度中心建設、大電網運行控制技術和靈活輸電等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研發,來保障在長距離、大負荷輸電的情況下電網的穩定性。
3、高級的配電自動化
與輸電網相比,配電網的靈活性、自動化分析和控制水平還不足。高級配電自動化建設將成為智能電網的重要構成部分。高級的配電自動化將包含系統的監視與控制、配電系統管理功能和與用戶的交互,實現對負荷的管理以及電價實時定價。配網自動化通過與智能電網的其他組成部分的協同運行,既可改善系統監視、無功與電壓管理、降低線損,提高資產使用率,也可輔助優化人員調度和維修作業安排等。
4、可通信的電力設備
在目前的電網設備中,除了部分的二次設備可以實現遠程操作外,大部分的電力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基本上是單向方式,而未來智能電網將會形成一種新的通信和交互機制,實現電網設備間的信息交互,以此為依托可以大幅度提高電網的智能性。利用智能電網的互動性,能夠實現雙向的傳輸數據,實行動態的浮動電價制度,可以利用傳感器對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等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遇到電力供應的高峰期之時,能夠在不同區域間進行及時調度,平衡電力供應缺口,從而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優化管理,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5、實時的電網監測與控制
完善的智能電網需要建立涵蓋從發電、輸電網到配網的電網實時監控系統,能夠通過傳感器實現實時地(秒到毫秒級延遲)全面查看電網狀態,監控電網運行,通過建立電力傳感器系統和更新電力體系的自動控制系統,電網性能信息能夠通過被集成的SCADA 系統,提供自動、接近實時的電網電力控制能力,解決預測、檢測和修復電力系統的安全運營問題。從而可以通過完善的智能電網監控和調度,實現盡早地發現故障,采取正確的措施來快速隔離問題,避免代價高昂的斷電現象,保障電網安全和用電可靠性,實現電網自愈功能。管理系統效率日趨復雜,這也需要集成分散的決策機制,即將智能集成入電網,從而實現電網管理的優化,大幅度減少斷電現象。
6、互動的終端解決方案
智能電網區別于傳統電網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互動”,與最終端的電力消費者能夠雙向互動,獲得最優化的供用電方案將會極大地改變現有的用電行為,提升客戶滿意度。與用戶進行互動的最基本要求是,電網企業能夠實時采集和跟蹤客戶端的用電信息,進行負荷的控制,分析并采取最經濟、穩定的供電方案;同時終端設備能夠將實時電價、電量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