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電網2.0
智能電網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基礎之上,旨在利用先進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設備技術、先進控制方法,以及先進決策支持系統技術,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運行。
它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逐步演變,是一場徹底的變革,是現有技術和新技術協同發展的產物,除了網絡和智能電表外還飽含了更廣泛的范圍。
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全面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和互動性,堅強是基礎, 智能是關鍵。[7]
意義
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具備強大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我國智能電網建成后,將實現大水電、大煤電、大核電、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區域、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高效率輸送,區域間電力交換能力明顯提升。
(2)具備更高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電網的安全穩定性和供電可靠性將大幅提升,電網各級防線之間緊密協調,具備抵御突發性事件和嚴重故障的能力,能夠有效避免大范圍連鎖故障的發生,顯著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損失。
(3)適應并促進清潔能源發展。電網將具備風電機組功率預測和動態建模、低電壓穿越和有功無功控制以及常規機組快速調節等控制機制,結合大容量儲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清潔能源并網的運行控制能力將顯著提升,使清潔能源成為更加經濟、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給方式。
(4)實現高度智能化的電網調度。全面建成橫向集成、縱向貫通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實現電網在線智能分析、預警和決策,以及各類新型發輸電技術設備的高效調控和交直流混合電網的精益化控制。
(5)滿足電動汽車等新型電力用戶的服務要求。將形成完善的電動汽車充放電配套基礎設施網,滿足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需要,適應用戶需求,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的高效互動。
(6)實現電網資產高效利用和全壽命周期管理。可實現電網設施全壽命周期內的統籌管理。通過智能電網調度和需求側管理,電網資產利用小時數大幅提升,電網資產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7)實現電力用戶與電網之間的便捷互動。將形成智能用電互動平臺,完善需求側管理,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同時,電網可綜合利用分布式電源、智能電能表、分時電價政策以及電動汽車充放電機制,有效平衡電網負荷,降低負荷峰谷差,減少電網及電源建設成本。
(8)實現電網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將形成覆蓋電網各個環節的通信網絡體系,實現電網數據管理、信息運行維護綜合監管、電網空間信息服務以及生產和調度應用集成等功能,全面實現電網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益化。
(9)發揮電網基礎設施的增值服務潛力。在提供電力的同時,服務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為用戶提供社區廣告、網絡電視、語音等集成服務,為供水、熱力、燃氣等行業的信息化、互動化提供平臺支持,拓展及提升電網基礎設施增值服務的范圍和能力,有力推動智能城市的發展。
(10)促進電網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工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大、產業鏈長等特點。建設智能電網,有利于促進裝備制造和通信信息等行業的技術升級,為我國占領世界電力裝備制造領域的制高點奠定基礎。
##########NextPage[title=P2]##########
促進作用
智能電網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智能電網建設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1)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2)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多種能源形式的互補,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穩定。
(3)有效提高能源輸送和使用效率,增強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4)推動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促進裝備制造和信息通信等行業的技術升級,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5)實現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革新電力服務的傳統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互動電網既是下一代全球電網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國電網現代化的核心實際上,互動電網的本質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動經濟。從技術上講,。互動電網應是最先進的通訊、IT、能源、新材料、傳感器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