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整合談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思路與前景
隨著電力系統調度運行和生產管理自動化水平的提高,調度中心目前已有或即將投運很多系統,如:調度自動化系統、電能量計量系統、水調自動化
系統、調度生產管理系統、電力市場支持系統、廣域相量測量系統(電網動態監控系統)、容災備用調度計算機應用系統等等。這些系統之間存在著不同緊密程度的耦合關系,需要互聯互通,進行信息交換和互操作,如:電力市場交易系統需要獲取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模型數據和電能量計量系統中的電量數據;調度生產管理系統也需要EMS的部分電網模型和實時數據;廣域相量測量系統需要EMS系統提供的網絡模型等。調度中心中上述各系統往往來自不同的廠家,采用不同的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傳統做法是各系統之間偶爾一對一通過專用協議交換少量數據,信息共享困難,實施和維護非常麻煩,更談不上綜合利用信息。此外,隨著電力市場的發展,為了保證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用傳統方法分析電力系統中大量的數據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要發現電力系統更深層次的規律。
同時,調度機構是電網生產運行的指揮中心,采集和積累了大量的電力系統運行、生產管理以及電力市場運營等方面的相關信息。因此,有必要對調度中心的各應用系統的數據進行整合,整合的目標是要實現調度各應用系統數據和資源共享,為電網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提供統一完善的電網運行數據,并為數據挖掘、輔助決策奠定基礎。
本文將針對目前數據整合的現狀,闡述了數據整合與公共信息平臺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系統地探討目前的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思路,最后就公共信息平臺的現狀進行介紹。
2.數據整合與公共信息平臺
調度系統數據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相關數據、設備命名和數據交換、應用功能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理順和解決調度系統現有各應用系統在系統結構、數據流向、數據應用等方面的存在問題,實現調度系統數據資源的充分共享,提高調度系統的工作效率和現代化管理水平。
公共信息作為數據匯集的中心,承擔著將各應用系統的數據進行抽取、加工、沉淀、查詢、發布和展示的任務,是數據整合功能的具體實現者。
公共信息平臺分為內平臺和外平臺。內平臺是生產控制大區的“生產控制數據平臺”,用于實現對安全I、II區的系統數據進行整合;外平臺是調度生產管理系統的“調度生產數據平臺”,用于將安全III區的系統數據和內平臺的數據進行整合。通過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橫向可以為電網公司的綜合信息平臺提供電網在線數據,縱向可實現調度系統的數據整合,提高電網公司的信息化應用水平。
從公共信息平臺的實現功能分析,內平臺和外平臺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2.1 公共信息平臺內平臺主要功能
內平臺主要面向生產控制應用系統,以為其數據的交換和共享為主要目標,所有應用的數據通過整合,形成公共信息平臺數據,并為各應用系統所共享。
內平臺的主要功能是數據的整合。表現在:
1、電網靜態模型數據整合。電網模型是系統運行的核心,電網模型的維護均在 EMS系統中進行,公共信息平臺最主要工作是獲取EMS的電網模型,并采用標準化CIM的方式提供給各應用系統使用。
2、圖形數據匯集。廠站圖、潮流圖等都存在EMS系統中,公共信息平臺必須將此類圖形導入,并采用標準的SVG格式,提供給各應用系統使用。
3、斷面數據匯集。大量的應用系統需要EMS系統提供各類數據,例如:狀態估計斷面、SCADA斷面,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更高層次的應用分析。公共信息平臺需要將此類數據從EMS系統中獲得,并通過標準化CIS的方式提供給第三方系統使用。
4、歷史數據的匯集。各類應用都有大量的歷史數據,公共信息平臺處理的核心是數據,故也保留各類系統的歷史數據,并將其整合,集中提供給第三方系統用于統計分析和展示。例如:將EMS、電量和水調的各類數據集中存儲,并統一提供給應用系統使用。
2.2 公共信息平臺外平臺主要功能
外平臺匯集了來自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