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擁抱多個場景:VR、8K視頻、智能電網、無人駕駛等將爆發
一項技術成熟與否的最佳試金石,非展會莫屬。對此前的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均是如此,從早期概念PPT的炒作,到現在的應用場景落地,都昭示著接地氣才是檢驗技術的最好標準。再看5G,眾多關于5G手機面世的消息也正是從個人應用方面加速成熟。
在上周剛剛落幕的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于上,在VR、8K視頻、網游、智能電網、無人駕駛和萬物互聯場景中不斷加快測試。未來的智慧城市中,隨手可觸及智能采集數據的終端,無人駕駛的新能源汽車不僅能自由穿梭,而且還能最便捷找到充電樁,無需擔心半路拋錨。
VR、8K之外還有網絡安全
就像5G智能手機即將面世一樣,個人消費永遠是驅動技術發展和市場拓展的最大動力。
對5G來說,手游、AR、VR、直播等業務將受到極大推動。
比如,中國移動、騰訊與華為日前就聯合宣布完成基于5G 增強帶寬穩定時延網絡切片的AR游戲實驗驗證。本次5G切片實驗驗證項目在第一階段成功完成了終端、網絡以及AR游戲平臺的對接,驗證了端側單切片加速、端側與網絡側切片協同加速的效果,并且測試了切片管理功能。
中國電信也介紹中表示,5G時代可以滿足8K視頻的在線播放,例如演示的視頻其碼率為140Mbps,5G可以十分容易滿足這個需求。同時中國電信還稱除了8K視頻外,5G通信可以給大家帶來實時高清VR視頻和游戲。
無獨有偶,中國聯通也在大會期間聯合騰訊、華為、INTEL重磅發布業界首個基于MEC邊緣云的VR全景直播、Cloud游戲、自定義CDN分發三項5G創新業務,并宣布在廣東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 Edge-Cloud測試床”,加速戰略布局和應用落地。
此次聯合的亮點是增加了5G創新業務,基于邊緣云之后,數據無需多次上傳到云端、無需來回奔波,諸多數據在終端一側附近就可處理,減少云計算部署成本,也提高處理速度。
另一亮點則是邊緣CDN自定義分發。據了解,在“客戶端請求后”、 “回源請求后”、“回源響應后”、“客戶端響應后”這四個時機,可以調用用戶部署的無服務器函數,完成定制需求。例如,在CDN安全防護場景部署流量識別函數,能夠進行智能識別惡意請求。
端到端管理提升智能電網效率
個人消費需求是5G落地最快場景之一,而5G的價值絕非僅僅如此,對于業務和行業來說同樣有所裨益。在新能源產業逐漸受到利好之后,電力供應的智慧水平亟待提高,智能電網建設迫在眉睫。
為此,中國電信北京院、華為和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聯合演示了業界首個基于5G網絡切片的智能電網業務,從端到端SLA保障、業務隔離性和運營獨立性等視角展示了5G網絡切片對智能配電網站所管控效率的全面提升。
結合5G網絡切片關鍵技術研究與分析,提供了適合電力行業的基于端、管、云、安全4大領域的智能電網端到端網絡切片解決方案。
5G可以更好地滿足電網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需求,實現差異化服務保障,進一步提升電網企業對自身業務的自主可控能力,促進未來智能電網取得更大的技術突破。
5G切片提高無人駕駛靈活性
在智慧城市中,5G最大需求量的場景之一——無人駕駛中,也在此次大會上受到關注。比如,百度與中國聯通共同發起“5G+AI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共同致力于5G、車聯網、AI等方面的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研究面向百度、中國聯通以及第三方的創新業務產品。
此次成立該實驗室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和運營商的跨界聯合,與此前騰訊與華為等的聯合類似,也是基于雙方已有業務基礎。百度Apollo在雄安等多個城市落地測試,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平臺上積累一定經驗。而運營商則在通信和傳輸上更為擅長,特別是無人駕駛對公路的改造和“網聯”的需求,都將需要5G的高速傳輸。
在其中,關于5G網絡切片的研發成為關鍵,在此前的智能電網和個人消費中的應用也是如此。
為此,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與諾基亞貝爾聯合進行研發,以諾基亞貝爾商用產品為基礎,形成了一整套從RAN到云端的跨域端到端網絡切片解決方案。這一方案不僅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特性賦予切片可靠的性能、靈活的調度算法及差異化的KPI,同時能夠與運營商的管理與網絡編排(MANO)系統協同工作,以實現靈動的網絡切片操作,從而為無人駕駛提供更靈活的切片處理服務,更加適應復雜路況和數據融合處理的高要求。
對于無人駕駛所需的5G網絡,僅有聯通一家遠遠不夠,因此,中國移動更是也宣布成立全國集中的新“車聯網公司”——中移智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中移智行OSCAR平臺,此平臺以運營服務為核心,希望為用戶提供本地化的部署服務和運維服務,利用5G網絡的高速傳輸,為用戶提供車輛管理、平臺設備管理、連接管理等一系列服務。
在5G的應用場景中,除了之前提到的行業需求和個人消費升級領域之外,對更宏觀的萬物互聯也有很大助力。比如,智慧路燈中設想的將路燈作為采集環境質量終端,而后匯總數據形成公共服務平臺,以千千萬萬路燈的互聯實現環境數據實時感知。數據采集后的高速傳輸、實時更新和后臺數據庫的處理,都需要5G高速網絡的輔助。
其他方面,新能源充電樁的智能互聯上也可用到5G的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普及之后,充電樁的合理分配成為商用推廣的難點,而5G使得每個充電樁的使用情況、運維情況全部聯網,實時更新數據,充電樁的分布和運維將更加人性化、高效率。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