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智能” 特種機器人給變電站裝上“千里眼”
電力安全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從電廠到用戶,電力要經歷升壓變電站、高壓輸電線路、降壓變電站、低壓配電線路四重階段,且大部分輸變電系統都暴露在露天野外中,如何電力安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
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傳統的電力安全巡檢逐步被特種機器人替代。由重慶一家公司研發生產的智能巡檢機器人,自去年底應用于電力巡檢中,正給電力安全帶來更強大的保障。
智能電網加速 巡檢機器人成藍海
不到一人高的白色小人“坐”在小車里,左右各兩個“大眼睛”,搭載紅外、可見光攝像頭,它們防水抗凍,能自主規劃路徑或按地圖前進,間隔幾米就能讀表記錄,具有圖像識別、深度學習、數據分析比對、實時預警等多項功能,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領域,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
這款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公司是重慶西電普華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其總經理彭松璧告訴上記者,智能巡檢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安防巡檢機器人,由于近幾年智能電網在我國發展神速,作為智能電網運維的關鍵一環——智能巡檢機器人,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2015年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智能電網開始迅速發展。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發展規劃要求,2016-2020年期間要實現新建變電站智能化率100%,新建智能變電站約8000座,原有樞紐及中心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率100%。在配電網領域,根據國家能源局2015年發布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2015年至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在2017年應達到50%,2020年達到90%。
智能電網建設的規劃極大地推動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同時,巡檢機器人的使用也升級革新電力行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檢測準確度,促使電網更智能化。
人工智能加持 變電站有了“千里眼”
眾所周知,電力系統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它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的事故都可能帶來連鎖反應,甚至造成全網崩潰的災難性事故。而變電站,則是連接主干網和配電網的關鍵節點,它的正常運行關系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安全。
為了保證電力安全,電網運行部門會對變電站內的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定期巡檢、維修維護。但目前巡檢大部分工作仍采用傳統的人工沿線行走、登塔等方式,通過望遠鏡、照相機或攝像機等對線路隱患進行巡查。
“人力成本高、巡檢環境危險、惡劣,質量難于保證、巡檢管理困難等,有些變電站位于原始森林或無人區線路,人工巡檢很難抵達。”彭松璧說,中國變電站多,且一些分布在環境惡劣的區域,人力巡檢、值守成本高,存在安全隱患,所需時間長,而智能巡檢機器人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據他介紹,在無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能夠代替人力對室外高壓設備進行巡檢。它可以自動設點、定點,完成任務,可自動識別記錄儀表數據,并實時記錄。它擁有紅外攝像頭和可見光攝像頭,不僅能將設備運行狀態盡收眼底,準確地讀取電壓表、電流表以及變壓器溫度、數據,還能通過紅外攝像頭敏銳地檢測到發熱點,及時發現異常狀況,自動報警或進行預先設置好的故障處理。它運行靈活自由,可升降,真正起到減員增效的作用,能夠把變電站人工巡檢的效率提高4倍以上,承擔3個人以上的工作內容。
簡而言之,就是巡檢機機器人能夠實現全線路覆蓋的智能化自主巡檢,一次性進行多種巡檢作業,收集海量數據,大幅改善巡檢質量。電力巡檢人員不再親自巡檢,坐在辦公室也能接收到設備的一切數據,通過機器人將變電站的所有狀況盡收眼底,仿佛擁有了“千里眼”。
掌握核心技術 巡檢機器人擴展應用場景
由于電網巡檢競爭大,有上市企業涉足,也有不少中小企業,作為僅成立兩年多的中小企業,西電普華的資金還不足以快速打開市場。彭松璧向記者透露,現在只有以自有四大核心技術為基礎,不斷創新、研發適用于多領域的產品,從大企業未涉足的領域入手。
而他口中四大核心技術即定位、識別、通訊、綜合管理智能系統。“定位系統能夠達到重復定位精度1厘米以內,圖像識別能夠在80米外準確讀取儀表數據,無線通信即使在干擾很大的情況也能在半徑1公里內實現雙向接收,綜合管理智能系統能把所有搜集的數據實時成圖,并快速分析。”
依靠這自有的四大核心技術,西電普華的電網巡檢機器人比市面上其他品牌便宜10%,并根據環境,提供巡檢機器人的針對性開發。“鐵路領域應用,就增加圖像識別的功能,讓機器人不僅識別數據,還能場景分析、實景分析,隧道應用也同樣加強識別系統功能。”
今年,他們還推出一款針對于城市管廊的巡航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像一個懸掛式攝像頭,能360度無死角監測城市管網,利用紅外攝像頭及時發現城市管道異?,F象,實時報告后臺,通知檢修。
縱深:技術研發人才難覓 需打造產業鏈
從沿海來到內陸的西電普華,在研發中又遇到了新難題,他們感覺到重慶機器人方面的研發人員不好找。彭松璧說:“這個領域重技術,要求門檻高,沿海相較于重慶,人才沉淀久,重慶這幾年機器人產業才發展,還存人才缺口。”為了找到人才,他們采取聘用有過人工智能領域工作經驗的人,再加以培養,以解決研發人才短缺問題。
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葉云波表示,機器人研發制造需要產業鏈。他舉例,10多年前深圳固高科技就已研發出了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和驅動器,并依靠這一核心技術打造出產業鏈,包括先進裝備、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數據傳輸在內的智能裝備,通過供應鏈管理、工藝數據等助力智能工廠,以及智能終端應用的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中,有人專注產品推廣、落地,滿足不同地區用戶需求,對產品做出改進。有人負責研發升級,不斷吸取新技術,讓機器人更智能。大家各取所長,相互協作,更利于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