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智能電網 引來資本圍城
如果將中國經濟比作一畝三分地,我們或許就會看到中國的部分產業、企業一直都在重復著這樣的路徑:今年的“黃瓜”供不應求→都去種“黃瓜”→次年“黃瓜”大豐收→低價競爭。
從曾經家喻戶曉的DVD產業的瘋狂營銷、到如今的風電、智能電網的跑馬圈地,中國企業為何總是“一窩蜂”?
國際金融危機尚未遠去,誰能成為下一波經濟增長的制高點?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大趨勢下,智能電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個利好因素的影響下,這個“概念香餑餑”也愈來愈具體化。
從做搜索的谷歌到做軍工的航天科工再到做藥業的華立,一夜間,智能電網受到了來自資本市場的瘋狂追逐。
在誘人的巨大利益驅動下,眾多上市公司也隨即聞風而動(詳情見表)。
如果說一系列老牌電力設備名企和外資巨頭的進入是意料之中的話,那么此次華立藥業[7.93 -2.34%]的“詭異”轉身則讓無數業內人士大跌眼鏡。最近,華立藥業宣布,出售旗下醫藥類企業,集中資源涉足智能電網的技術和裝備產業。隔行如隔山,一家藥業的知名企業殺入這個行業,智能電網的誘惑不可謂不大。
而緊接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深圳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宣布將收購兩家民營高端電表生產企業,并宣稱,將以整合后的公司平臺參與國家智能電網電表設備集中采購的競標。
據航天科工提供的資料,正在規劃中的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將觸發巨大的市場潛力,預計未來三年的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其中,以高端電表為主的高級計量體系的投資占比最大,約占30%(3000億元)。
航天科工總經理謝偉良對記者表示,在完成這次整合以后,航天科工將以集團的名義與國家電網公司進行所謂“國家隊之間的對話”,尋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提前介入智能電網建設中包括高級計量體系在內的相關設備的研究,并爭取成為主要的設備供應商。
在謝偉良看來,未來在智能電網的電表采購中或將形成壟斷競爭的格局。
而與航天科工的樂觀情緒不同,考慮到從今年開始,包括電表采購在內的電力設備采購,將由之前各省網公司分別采購,逐步過渡到由國家電網集中采購,這使得很多實力較弱的民營電表生產企業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我國電表生產企業一直處于小而散的格局,大大小小的企業大概有600家,且近年來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
本次被收購的兩家民營企業分別是深圳市泰瑞捷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瑞捷)和西安亮麗儀器儀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亮麗)。
泰瑞捷是深圳市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高端電能表OEM供應商,在智能電網計量領域有多項專利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資產8000萬元,利潤2000萬元。西安亮麗則是我國西北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表計企業。
泰瑞捷公司董事長趙漢昌稱,泰瑞捷與航天科工的合作在外界看來,說得好聽是合資,說得差點就是被收購,而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正是考慮到,隨著國家智能電網的建設,高端電表的市場空間迅速增加,但是,隨著電力設備采購從原來分散采購變為國家電網公司集中采購,像泰瑞捷這樣的民營企業憑一己之力或將很難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西安亮麗總經理孫曉彤則表示,“在新的市場變化下,如果不找一個實力很強的合作伙伴,很難在今后的市場上獲得一定份額”。
而等待航天科工的或許并非全是樂觀。
畢竟,目前以華立集團、寧波三星、林洋電子、長沙威勝等為代表的傳統電表生產支柱企業,縱然是在集中采購的情況下,競爭力亦不可小視;同時,國家電網公司會否也選擇通過整合其他電表生產企業進行競標也未可知。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就通過其下屬企業平臺分別收購了輸變電設備領域頗具實力的許繼集團和平高集團,盡管這一收購遭遇了行業協會的反對——行業協會提出的重要反對意見是,這與國家之前出臺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國家電網將逐步實行主輔分離的改革方向相背離。
按照國家之前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電網企業要逐步將下屬的包括電力設備生產在內的一些輔業分離出去。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為了能夠將智能電網建設中占據了較高投資份額的高級計量設備的市場納入囊中,國家電網公司是不是采用同樣方式,通過對其他電表生產企業的收購整合,至少是對現有的省網公司下屬的一些電表生產企業進行整合,進而參與到智能電網電表設備的競標中,亦值得觀察。
在智能電網規劃出臺之前,角逐的號角其實已經吹響。在眾巨頭圖謀這塊萬億元“大蛋糕”之時,更具野心的“大佬”則是地方政府。5月,上海、江蘇等地紛紛高調公布本地的智能電網計劃,這一切,發生在中國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尚未正式公布之前。
GDP增長“荷爾蒙”
中科院首席能源專家武建東表示,預計在未來5年,智能電網的建設每年拉動GDP一個百分點,電網還可能開展寬帶、電視、通訊等業務,這將是一個比3G業務更大的產業空間。
作為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歐美多國曾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時,公布本國的智能電網計劃。而國家電網也在去年7月確定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和總體投資。
2009~2011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重點完成堅強智能電網的整體規劃,開展關鍵性、基礎性、共用性技術研究,進行技術和應用試點;2012~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2016~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與發展規劃相應,投資計劃也確定了,即到2020年智能電網總投資規模接近4萬億元。具體為今、明兩年的投資約5500億元,其中特高壓電網投資830億元;全面建設階段投資約2萬億元,其中特高壓電網投資3000億元;基本建成階段投資1.7萬億元,其中特高壓投資2500億元。
盡管智能電網仍處于“概念”階段,但殘酷的市場競爭其實已經啟幕,而智能電表市場則是多方爭取的第一匹“獵物”。
武建東在其發表的《中國智能互動電網發展戰略報告》中預計,從2009年起,智能電表擁有3000萬~5000萬臺的需求,預計在未來5年達到2.4億臺智能電表。
電表行業的重組序幕已經拉開。2月,國資委批復國家電網公司對國內電氣設備龍頭企業許繼集團和平高集團的收購。而在此之前,航天科工也收購電表生產企業泰瑞捷。通信巨頭華為正意欲以入股航天泰瑞捷的方式曲線進入智能電表市場。“我們正在和很多企業談,目前還只是意向。”華為企業發展部投資副總監張宜告訴記者。
地方政府“搶跑”
相比高調進入智能電網市場的企業,地方政府一點都不含蓄。5月12日,上海下發了《上海推進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這是我國首個地方版智能電網發展方案。
根據方案,上海鎖定5個重點發展方向,分別為新能源接入與控制、電力電子應用及核心器件;智能變電站系統及智能設備;電力儲能;智能配電網與智能用戶端;高溫超導等。其總體目標是在國內率先建成智能電網三大基地,即智能電網功能示范應用基地、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基地、電網核心設備產業基地。
根據方案,到2012年,上海將力爭培育3~5家智能電網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有競爭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
而在此之前,江蘇公布了《江蘇省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綱要(2009~2012年)》,明確了堅持以智能電網建設帶動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以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促進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思路,以及2012年、2015年智能電網產業總產值分別突破1500億元、3000億元的目標。在地市一級政府里,5月7日,浙江省溫州市電氣產業發展新規劃出臺,該市計劃兩年時間建成“國際電氣城”,產值達千億元。此前,河南省平頂山市公布了建設“中原電氣城”的藍圖。江蘇省揚中市也提出了打造“千億級智能電網產業基地”的具體目標。
記者采訪一位電力行業的專業人士時,他憂慮地表示,目前對智能電網的概念,尤其是標準,尚非常模糊,地方政府的行為顯得草率。
技術標準“臨盆”
在5月19日的航天科工智能電網重大項目論證評審會上,記者見到了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研究的總負責人白曉民。白曉民說,智能電網各部門正在積極推進標準建設,部分已經成為企業標準,有望在2010年全部完成。
此前白曾向外界透露,中國目前已全面啟動智能電網試點工程,國家電網第二批試點的16個項目正在開展之中,且將增加新的項目內容。
最早在2000年,清華大學盧強院士提出了數字電力系統的概念;2003年,中國電力科學院的周孝信院士提出,采用分布式計算來對整個電網實時仿真。
不過,時至今日,智能電網的確切定義以及電網智能化程度的衡量方法,目前尚無標準。而各國對未來智能電網的愿景也各有側重。美國智能電網的概念旨在建立一個集成先進的通信、計算、電子技術的安全、自愈的電網,滿足未來的電力需求。歐洲對智能電網的概念定義主要關注于分布式能源系統和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大規模利用。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提出新能源戰略后,也把智能電網的清潔放到了首位。
近日,國家電網華東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帥軍慶說,中國發展智能電網的特點與歐、美又有不同。其獨特挑戰是保障特大規模、特高電壓等級、特大輸電能力輸電網的“清潔、安全、自愈、經濟、互動”運行。白曉民呼吁,雖然國家電網內部有工作組,但國家層面還沒有標準化工作的組織,希望能盡快組成聯合用戶、電力公司、廠商構成的工作組協調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