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微電網現發展新空間
目前,國內外已有的微網技術驗證、示范和商業化項目,充分證明了微網的技術可行性,如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赫爾洪德“分布式發電/儲能及微電網接入控制試點工程”項目、冀北圍場分布式發電/儲能及微電網項目等。隨著新一輪電改方案的逐步落實,售電側市場將放開,再加上國內打造智能微電網新興產業的競爭拉開帷幕,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微電網的發展空間。
那么,究竟什么是微電網呢?簡單來說,微電網是通過控制系統、儲能系統協調平衡多種分布式能源,平時與大電網并聯,富余電力輸入大電網或儲能系統,發電不足時從大電網購入電力或使用存儲的電力,當遇到大電網發生故障時則快速解列,孤網運行,保障主要負荷。當然,在大電網不能覆蓋的偏遠地區或海島組建微電網,其運行方式主要是孤島運行模式。
根據能源發展規劃,我國需要開發大型的煤電、水電、風電等能源基地,需要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以推動電力資源的大范圍優化配置,支撐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分布式能源具有清潔、就地平衡、效率高等優勢,也將是一個發展方向,因此相應的電網發展需求將是兩者兼備。
那么,如何看待對于大電網、大能源基地和分布式能源、微電網之間的關系呢?從長遠看,我國大電網和微電網的發展是并行不悖的,集中式的大規模能源基地的開發、輸送和分布式能源的建設、發展都是需要的,同時,從某種程度上看,分布式能源是大規模能源基地的一個很好的補充。而且,作為大電網的重要補充,微電網在提高供電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解決偏遠地區和海島供電問題等方面,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隨著傳統電網向智能電網升級,必須做好相應的技術儲備,才能全面支撐配電網與微電網間的優化互動。
總的來說,未來我國能源發展中的新能源發電將占較大比例,發電形式將是大型集中式發電和分布式發電相結合,因此,未來電網也將采取骨干電網和地方電網、微電網相結合的模式。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