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助力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建設智能電網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子公司,負責天津市電網規劃、建設和運營,轄區供電面積1.19萬平方公里,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500萬。
近年來,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堅持以卓越運營為主線,以創新發展為動力,持續建設以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智能電網。然而,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不斷深化,在應急搶修、配網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以及充電樁管理等最后一公里建設時,遇到一些傳統方式難以解決的困難:
光纜不易敷設,建設成本高,容易被破壞
老城區改造困難,尤其是交通要道,古建筑區,不允許施工;而農村,郊區鋪設性價比低;同時已鋪設的光纜易受到外力破壞導致通信中斷。
公網GPRS承載電力業務安全性不夠,可靠性差
基于運營商的GPRS公共網絡,沒有專用無線通信資源,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均不足;同時公網GPRS技術屬于2G通訊技術,面臨設備更新換代,且時延較大,性能難以承載"三遙"。
用電信息采集頻率不夠
當前電表信息采集系統,采用兩級采集方式,電表信息需要通過集中器進行中轉,通信環節多;同時采用串行執行,線路的干擾和通信速率低,實際電表采集頻率比較低,一般只能用來采集日凍結數據,難以滿足"全費控"精細化運營以及進行低壓供電可靠性分析的要求。
為更好推進智能電網的建設,解決配用電業務承載網絡最后一公里覆蓋難題,滿足配電自動化,智能抄表,在線監控,視頻監控,以及指揮調度,移動作業等場景的數據、視頻傳輸的要求。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選擇了華為eLTE無線解決方案。
華為eLTE智能無線專網解決方案是基于4.5G通信技術,融合授權頻段eLTE-L(1.8GHzTDD)、免授權頻段eLTE-IoT(470MHz)和eLTE-U(5.8GHz)三種無線接入技術,突破電力專網建設頻率受限的瓶頸,提供電信級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站式解決配電自動化、智能抄表、配網線路故障檢測、視頻監控、移動作業等終端的綜合接入問題。該解決方案具備以下特性:
高安全、高可靠的無線網絡連接
eLTE全面繼承了LTE雙向多級鑒權、端到端256位加密和完整性保護機制,終端芯片專用加密內核存儲用戶秘鑰,雙向鑒權機制保障用戶接入安全,傳輸網IPSec加密,并可對接第三方鑒權系統。
通過先進算法和創新技術,如eLTE-L采用多天線技術、PowerBoosting技術,eLT-IoT采用的上行跳頻、FEC、SlotALOHA技術,以及eLTE-U的FAIC、IRC技術,極大的提升無線覆蓋范圍與抗干擾能力,提供可靠性的無線連接。
扁平化AMI組網結構,易部署、易維護
基于eLTE-IoT的AMI系統組網架構,實行一跳到表遠程直抄,不需要經過集中器中轉。eLTE-IoT技術覆蓋范圍廣,對于典型的弱覆蓋場景,如地下、豎井,樓道深處等,還可提供D2D通信方式解決室內補盲,實現遠程抄表"全覆蓋"。
電表內置eLTE-IoT的通信模塊,免配置,上電即可使用,降低建網成本和運維難度。
豐富、開發的無線終端,健康生態
提供室內、室外小型化終端,可內置于電力終端柜中,即插即用,無需設備改造便可直接對接電力設備;
同時為便于基于無線專網在電力行業進行應用創新,構筑端到端的健康生態,華為提供了開放網絡終端通信模組,助力行業業務的創新和擴展。
華為助力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建設智能電網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試點建設4.5G的eLTE無線專網,將集中器回傳通道轉移至無線專網,進一步提升了數據的安全性;同時開展了基于eLTE-IoT技術的電表直抄試點驗證,這是國內首個基于eLTE無線專網和eLTE-IoT的AMI系統架構,實現了每15分鐘上報一次三相電表數據,長期測試上報成功率高達99.85%。
基于華為eLTE無線專網,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面向運檢、營銷、物資、基建、能源互聯網的五大領域,開展用電信息采集,充電樁在線檢測,配電環境和安防監測等,總計十四項創新應用,對實際業務的提升作用顯著。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華為的eTLE無線專網解決方案很好的滿足了項目需求,未來還將在智能變電站、智慧電力園區、電力傳輸線檢測領域進行更廣泛的應用。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