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研發成果為智能電網的信息化建設打開一扇窗 實現升級改造
信息化技術的進步,為許多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改變,智能電網的建設就是其中之一。沈陽速維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聞榮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智能電網建設領域,研發出一系列先進的軟件系統和技術產品,推動了我國電力行業的技術發展。
作為智能電網信息化領域的技術專家,聞榮對云計算、人工神經網絡、物聯網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并根據這些技術的特點,將電力行業中的基礎技術與之進行深度融合。云計算具有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的特性,利用云計算技術可將電網系統內龐大的計算分析處理程序自動拆分成無數個較小的單元子程序來同步進行,增加了計算速度,提高了電網運行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具有復制總結經驗數據的能力,當電網發生事故時可以自動根據以往經驗及時做出相應的事故處理預案,以提高事故處理的速度及準確率,有效改善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物聯網技術可以對智能電網在用電量、環境狀態以及設備狀態方面進行信息采集和統計,幫助實現電力設備監測和檢修一體化,實現電力系統外部信息實時監控及預警和電力系統資產的監測管理,為智能電網下的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的服務。
由于在信息化技術方面的豐富經驗和深度探索,聞榮近年來研發出多項先進的用于智能電網建設的軟件系統和技術。她研發出的智能電網遠程監控系統、電網設備綜合狀態云監測系統、電網信息采集終端軟件、電網檢測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配電網故障診斷排查系統、電網動態云調度控制系統等成果均處于國內領先技術水平,并在多能源協同供電的智能電網系統、智能電網監控系統等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聞榮研發的智能電網監控系統是其眾多創新技術當中的一個代表,這一系統充分發揮了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從多方面改善了監控系統的功能。該系統是由變電設備監控器、發電設備監控器、輸電設備監控器、用電設備監控器和智能電網監控中心組成,形成智能電網監控中心中的中央監控器與其它設備一對多的雙向無線通信模式,實現同時對發電、變電、輸電、用電設備信息進行整體監控的功能。此外,當任何設備出現異常時,該系統還可進行智能報警,同時發送報警信息給持有移動監控終端的工作人員,更加安全可靠。系統具有結構簡單、覆蓋范圍廣、智能化、人性化、實時性好等優點,便于用戶進行實時的電網運行狀態監控、電網故障預警維護、電網分配調度,解決了傳統電網系統信息處理時效性差、電網運維效率低、電網調度滯后等問題,有效保證了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聞榮的研發成果,可以說為我國智能電網的信息化建設打開了一扇窗,許多電力企業在應用了聞榮的軟件系統、先進技術及智能電網管理平臺后,企業的電網運行和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與提升,收獲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他們認為,聞榮的研發成果為公司整個電網運行控制和管理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通過這些軟件系統、技術與管理平臺,公司實現了電網實時信息與管理信息的單向交互,業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設備狀態數據的分析,對設備資產實施全生命周期跟蹤管理,并對設備進行有效地評估和風險控制,最大程度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實現了公司電網的經濟運行。同時,聞榮的研發成果也受到了行業內專家與同行的推崇,為行業內其他技術人員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并起到了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行業內資深專家對聞榮的研發成果給予了高度贊譽,他們認為這些研發成果代表了新一代電網業務功能的開發和應用創新,可以覆蓋電網企業業務流、電能流的各個環節,形成跨部門、跨系統、跨應用的業務協同環境,實現了各項業務的信息集成。隨著研發的深入與應用的不斷擴展,這些技術與軟件必將在智能電網系統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以下為記者采訪內容:
記者:聞總您好!您是我國智能電網信息化建設領域中出色的技術專家,在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績,請您介紹下您的研發成果。
聞榮:信息化技術是智能電網的關鍵技術之一,而其中的云技術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對智能電網技術的提升具有巨大影響。近年來,我重點將云技術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有效應用到智能電網信息化建設當中,并研發出一系列的軟件系統和先進技術。特別是在智能電網監測控制技術方面,先后研發出智能電網遠程監控系統、電網設備綜合狀態云監測系統、動態云調度控制系統、動態分布式電網控制系統等。這些先進的技術與軟件可以實現對整個電網運行狀態的全面實時掌握,大幅度提高了電力信息在傳輸和應用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水平,同時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電網傳輸效率,進而提升了電力服務水平,實現了安全技術防御體系的統一化、智能化、標準化建設。此外,我研發的智能電網信息采集終端軟件、智能電網檢測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以及智能配電網故障診斷排查系統等均處于行業領先技術水平,這些技術可促進智能電網高速、雙向、實時、集成通信系統的建立,提高電網的管控能力。
記者:據了解,由于您在技術研發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在行業內贏得了專家和同行企業的一致好評和贊譽,并被多個行業團體邀請擔任重要職務,以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聞榮:在研發管理之余,我也在多個知名的行業協會和專業團體擔任一些職務,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行業的發展盡些綿薄之力。
我一直希望可以通過活動增加行業內的技術交流,因此我在任職期間,組織了多次大型的行業技術交流研討活動,以此來引導和推動智能電網行業技術的發展。在2017年4月,我組織策劃了“首屆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及智能電網建設高峰論壇”,受到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與支持,并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響和效果。此次論壇圍繞新形勢下云技術在智能電網上的應用方式與前景這一主題,主要討論了如何將云計算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高度融合,利用云平臺來更好的發展智能電網信息化技術。通過行業內技術人員對智能電網信息化技術的共同探討、知名專家的言傳身教,使我們更加了解了目前智能電網信息化技術的現狀、發展、機遇與挑戰,也明確了下一步的技術研發創新方向和發展目標。此次論壇圍繞行業政策、投資狀況、最新的市場動態、更豐富的前沿技術等業內最關心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成為了行業內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同時,在論壇舉辦期間,一些IT技術企業與電力企業進行更加深入的交往,打造出強強聯合、資本技術共同投入、開發創新新技術的良好機會。
記者:除了組織行業活動來增加行業技術交流,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外,您還無私的將您的研發成果分享給行業內更多的人,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聞榮:雖然我在技術研發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但我一直認為,只有行業技術的整體進步,才是真正的進步,這也是我們所有技術人員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因此,我很高興可以把我在研發創新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與同行們進行分享,希望我的研發經歷和技術重點可以幫助其他人解決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少走一些彎路,并可以利用我的技術成果獲得更高的技術成就,以此來加快智能電網的信息化技術發展速度。同時,我也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希望將我所掌握的技術傳達給更多人,讓他們可以更快的成長起來,使我們的事業后繼有人,在未來持續高速向前發展。(綜合整理自中國網、新浪河北)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