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中大規模儲能技術研究
5.總結
大規模儲能技術對現階段電網的影響是變革性的,電力系統發、輸、變、配、用各個環節都將受益于相關技術的進步。智能電網建設將會促進儲能技術的發展,相關科技日新月異是可以預見的。結合儲能技術發展遇到的問題,在此提出促進儲能技術發展的建議:
1)合理規劃,優先在電網關鍵節點建設儲能設施。大規模儲能建設投資高,為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應優先在窩電嚴重區域、頻繁缺電區域及樞紐變電站配置儲能系統。
2)積極推動儲能技術標注體系的建立。國家應加速出臺有關新能源及儲能設施建設的標準體系和相關規章制度,企業及科研機構也要積極參與建立儲能標準,搶占產業發展主導權。
3)建設示范工程,加速成熟儲能技術產業化。技術欠成熟儲能技術,如超導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安排儲能示范項目,為未來大規模應用積累技術數據和運行經驗;技術成熟技術,如抽水蓄能、電池儲能、超級電容器儲能等,加速實現產業化,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
4)加速儲能價格機制的建立。政府和電網公司應分別從政策和技術層面,加快出臺峰谷電價、儲能電價,使的儲能設施建設能盡快收回投資,增進企業發展儲能技術的積極性。
5)培養家庭及工商業避峰用電的習慣和意識。私人電動汽車晚上充電、高耗能企業夜間生產等活動習慣,將使得儲能概念深入人心,同時促進了低碳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A.C.Ferreira, L.M.Souza and E.H.Watanabe.Improving power quality with a variable speed synonous condense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Machines and Drives,4-7 June 2002: 456-460.
[2]鄂寶民, 黃旭, 龐立軍等.先進儲能技術在環渤海風電發展中的應用前景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5分會場-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 天津, 2011.
[3]T.F.Garrity.Getting smart.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2008, 6(2): 38-45.
[4]駱妮, 李建林.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研究進展[J].電網與清潔能源, 2012, 28(2): 71-78.
[5]D.J.Swider.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in an electricity system with significant wind power gene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007, 22(1): 95-102.
[6]S.S.Lee, Y.M.Kim, J.K.Park, et al.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units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DSM in Korea.Seoul: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24-28 June 2007: 1-6.
[7]魏增福, 鄭金.應用于智能電網的儲能技術[J].廣東電力,2010, 23(11): 22-27.
[8]管俊, 高賜威.儲能技術在抑制風電場功率波動方面的研究綜述[J].電網與清潔能源, 2011, 27(4): 48-53.
[9]張雪莉, 李建寧, 李贏.儲能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建筑電氣電器應用, 2012, 6(2): 50-57.
[10]胡春雨, 陳強, 李武峰等.大容量電池儲能技術在風電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5分會場——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 天津, 2011.
[11]王文亮, 秦明, 劉衛.大規模儲能技術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研究[A].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C], 福州, 2010.
[12]孔令怡, 廖麗瑩.電池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電氣開關, 2008, 5: 61-64.
[13]程路, 白建華, 賈德香等.國外風電并網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外能源, 2011, 16(6): 30-33.
[14]劉怡, 陸志剛, 雷金勇等.電池儲能系統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5分會場——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 天津, 2011.
[15]俞振華.大容量儲能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09, 7: 26-28.
[16]張翼.電力儲能技術發展和應用[J].江蘇電機工程, 2012,31(4): 81-84.
[17]樊冬梅, 雷金勇, 甘德強.超導儲能裝置在提高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中的應用[J].電網技術, 2008, 32(18): 82-86.
[18]羅承先.世界促進風電產業發展最新動向[J].中外能源,2012, 17(5): 32-39.
[19]紀尚昆.超導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J].廣西電業, 2010,1: 115-117.
[20]石新春, 張玉平, 陳雷.一種基于超級電容器儲能的光伏控制器的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 2008, 31(21): 133-136.
[21]梁振峰, 楊曉萍, 張娉.分布式發電技術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西北水電, 2006, 1: 51-53.
[22]H.A.Mohd, M.Toshiaki and T.Junji.Stabilization of power system including nd generator by fuzzy logic-control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Knal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Drives Sys-tems, 2005: 1611-1616.
[23]于大洋, 宋曙光, 張波等.區域電網滇東汽車充電與風電協同調度的分析[J].電力系統自動化, 2011, 35(14): 24-29.
[24]Energy Storage Association.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2008.
[25]張華民, 周漢濤, 趙平等.儲能技術的研究開發現狀及展望[J].能源工程, 2005, 3: 1-5.
[26]M.G.Molina, P.E.Mcrcado.Contro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DSTATCOM with energy storage for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Caracas: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15-18 August 2006:1-7.
[27]A.Taguchi, T.Imayoshi, T.Nagafuchi, et al.A study of SMES control logic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2007, 17(2): 2343-2346.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