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儲能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戰(zhàn)略
三、上海基礎(包括優(yōu)勢單位等)
3.1 上海市智能電網的發(fā)展中儲能的應用場景
上海市的社會經濟地位決定了上海電網是一個對可靠性和電能質量要求極高的電網。隨著城市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yè)的比重增加,峰谷差不斷加大,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負荷峰谷差大的用戶數量不斷增加。
在用戶負荷側接入電池儲能電站,在節(jié)省容量投資的同時,確保電能質量、提高用電可靠性。實行峰谷電價的情況下,負荷高峰時,用戶利用電池儲能系統減少高價電的購買量,負荷低谷時利用電池儲能系統在電價低時多購電。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可以減少購電費用。將電池儲能電站直接接入城市配網,對電網而言,相當于改善了負荷特性,實現電力系統的負荷水平控制;減少了系統備用容量的需求,減少了系統中的調峰調頻機組的需求,減輕了高峰負荷時輸電網的潮流,減少了系統輸電網絡的損耗及輸電網的設備投資,提高輸配電設備的利用率。
在電源側安裝電池儲能系統,可以在低谷負荷情況下啟動儲能裝置,保持低谷負荷時候的電力平衡,使火電機組運行在比較經濟的出力區(qū)間,提高了低谷負荷時的機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耗,減少煤炭燃燒對環(huán)境的污染,在相同發(fā)電量的情況下可以促進其增效減排,提高了發(fā)電廠的經濟效益,也符合國家的能源政策。
在配電端接入儲能系統控制,則可以在電源端供電和用戶端用電不均衡時合理分配電力,在兩端電力發(fā)生較大變化時提供額外電力消納和供應,防止用電緊張或供電冗余。提高了電力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電力浪費,客觀上提升了電力價值,降低了電力成本。
3.2 上海市已進行、正實施的儲能項目、技術與工程
從2006~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科委和國家科技部分別下達經費共計4910萬元,支持上海電網儲能技術研究建設項目。到2011年初,該項目已完成總額定容量410kW/1300kWh電池儲能系統的建設,分布在上海漕溪變電站、前衛(wèi)變電站和白銀變電站。其中,漕溪站建成鎳氫電池(6組,額定容量為100kW/200kWh)、鋰電池(3組,額定容量為100kW/200kWh)和鐵電池(2組,額定容量為100kW/80kWh)儲能系統;前衛(wèi)站建成全釩液流(額定容量為10kW/20kWh)儲能系統;白銀站建成鈉硫電池(18組,額定容量為100kW/800kWh)儲能系統。
上海硅酸鹽所與上海電氣、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面向新能源、智能電網的戰(zhàn)略需求,按照“產研用”模式推進的儲能技術產業(yè)化項目,模塊產品于2014年9月通過第三方檢測和廠內驗收,開展電站工程應用示范。電站總體儲能容量為1.2MWh,采用戶外堆倉設計,為我國首個鈉硫儲能電站工程化應用示范項目。
國網上海電力和電力研究院為上海市迪士尼設計光伏儲能系統,與站用電負荷組成一個微網系統,光伏發(fā)電系統19.6kW,交流充電樁3×7kW,一套30kW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滿足在并網和孤島情況下系統運轉正常,并加入了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等智能電網元素。
虹橋商務區(qū)新能源接入以太陽能光伏為代表方式,智能電網中的儲能系統建設在110kV博世地下變電站內,儲能電池類型為鈉硫電池,系統容量總共為1MW×8h。儲能系統接入博世站的必要設備包括:儲能電池4組(每組容量為250kW),PCS屏4面,箱式變壓器一臺(容量為1250kVA)及其相應二次設備。
今年在崇明東灘投入試運行的儲能系統,由四套500千瓦時電池系統、四臺變流器、兩臺變壓器、一套聯合監(jiān)控系統及其配套設施組成。該系統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總容量2兆瓦,5小時周期內可儲存約1萬千瓦時電能。目前崇明本島共有5個風力發(fā)電項目,合計裝機容量為175兆瓦,占本島日均用電負荷(163兆瓦)的107.36%。
3.3 上海市進行儲能項目實施的優(yōu)勢單位
上海電力/上海電科院(電網端)
中科院硅酸鹽所(鈉硫)
嘉定汽車城(V2G)
比亞迪上海(鋰離子)
許繼上海(PCS)
上海動力儲能電池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鋰離子、超電容)
上海電氣(液流)
上海電力學院(電池評測)
3.4 相關扶持政策
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一些儲能相關法規(guī)、規(guī)劃和辦法等,并給予資金支持發(fā)展儲能產業(yè)。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第一次提到儲能的發(fā)展,2011年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依托儲能等先進技術,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從2013年底起,國家能源局的《關于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中鼓勵業(yè)界各單位或個人投資建設和經營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財政部發(fā)布了分布式光伏發(fā)電自發(fā)自用電量免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等政策,旨在降低用戶自發(fā)自用成本。分布式發(fā)電相關政策與補貼的陸續(xù)出臺為光儲模式打下了基礎。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11月印發(fā)的《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行動計劃(2014-2020)》中指出,通過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與棄光等問題,作為影響未來能源大格局的前沿技術,儲能在我國已獲得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
上海市政府在發(fā)布的“十二五”電力、新能源、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等一系列規(guī)劃中,明確要求上海的能源發(fā)展、電力發(fā)展必須符合環(huán)境質量要求。“十二五”期間,上海的能源結構將加快調整步伐,并在能源項目布局上著力推進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要能源工程,這為上海增加清潔能源的供應和結構調整創(chuàng)造了良機。此外,隨著土地資源供應趨緊和環(huán)境保護約束增多,電網、管網等設計施工和建設要求不斷提高,能源建設項目實施難度也日益加大。“十二五”期間,上海社會用電總量將穩(wěn)步增長,“十二五”末,上海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37120MW,2015年,上海電網需從市外受電25000MW以上。上海“十二五”電力規(guī)劃明確提出“全面啟動電網建設”。在各級電網協調發(fā)展的基礎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儲能技術和輸電技術改造傳統電網,初步建成與上海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智能電網框架。在這個框架內,上海市政府將建設網架堅強的城市輸配電網,實現各類電源便捷接入與調度,構筑友好、互動的智能用電體系。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