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建設再獲突破
專業融合的一體化巡視技術,有效消除了變電站作業現場監護盲區,提高了設備運行效能,保證了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六是提出變電站接入分布式能源柔性接入的保護控制方法,首次實現基于網絡的孤島保護和微網技術,通過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網絡和TD-LTE無線寬帶專網,實現分布式能源的站域及廣域接入,有效提高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團結協作刻苦攻關
靠自身力量首吃螃蟹
據了解,我國電力行業以往進行的技術攻關項目,按慣例都是聘請科研院所的專家來主攻的,行業內的技術人員只負責提供相關問題和數據參數等輔助工作。但據鄒國惠介紹,這次“220千伏琴韻變電站智能運行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的所有技術攻關,都是由珠海供電局內部的技術人員完成的。
鄒國惠表示,他們這次能首“吃螃蟹”,首先是與企業對智能電網技術的重視分不開。若非如此,這樣一個涉及很多專業和跨部門的技術攻關團隊根本就無法組成。
鄒國惠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團隊集中了局里各專業的數十名優秀技術人員,既有資深的工程師,也有八零后的后起之秀。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按高標準要求自己,勇于挑戰國際水平,實現自身價值’。所以我們才能在沒有一分錢專項經費的情況下,大家憑著一股對事業和理想的共同追求,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利用業余時間加班加點完成了技術攻關。”
珠海電力設計院的工程師孫玉彤是參與技術攻關的核心人員之一。他告訴記者,“正是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目標明確,想法單純,沒有走彎路。下班后大家經常聚集在一起討論技術問題,然后回去分頭攻關,通宵加班是常有的事情。”
核心攻關團隊里的仇煒和潘帆都是八零后,一個壯實,一個稍顯單薄,但都是敢啃硬骨頭的主,他們在軟件攻關方面出力不少。
鄒國惠表示,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他們這個團隊還將繼續努力攻關,希望為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