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智慧城市的智能電網服務接口設計
進入21世紀以來,智慧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而成為重要發展趨勢。據統計,國內外的平均城市化率早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了50%,截至2014年2 月,國內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都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城市的發展離不開

圖1 智慧城市應急搶險互動業務
該業務的特點在于:政府應急平臺發現異常后,能夠第一時間綜合城市各個部門的監視信息,全面評估具體情況;然后在綜合各部門應急預案的情況下給出總體預案;應急處置過程中,各個部門借助重構后的業務平臺,及時交換信息,協同完成任務。圖1中主要強調的是城市各部門在應急搶險中的協同配合,并不包含完整的預防、準備、響應、恢復等應急管理體系。城市中各個行業、部門內部的應急平臺仍然是必須的。避免電力設備損壞、電網停電、電力原因造成人員傷亡,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等,仍然是電力系統內部應急搶險需要解決的問題,但通過本業務設計有可能從城市中其他部門得到更多幫助。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網安全監測和評估能力、可靠性、故障后恢復能力以及電力應急處置能力的提高,對于智慧城市整體硬件搶險能力都是有力的支撐。
5結語
智能電網對外服務接口的設計和規范化對于智慧城市中各業務系統的充分互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都已有相關標準機構著力于智能電網用戶側接口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并形成了部分相關成果。但對于當前智慧城市的迅猛發展,接口的制定在量和質方面都還遠遠不夠。本文基于規范化分解的方法對智能電網對外服務接口進行了初步分析,并基于該思想對智慧城市中的應急搶險互動業務進行了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設計。可以看到,未來智慧城市對于智能電網接口的需要將會更加全面和深入,并且這種接口設計除了電力企業自身的需求,還要滿足城市中其他部門和最終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作者簡介
高志遠(1972—),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電網、廠站自動化系統。
曹陽(1978—),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電網、智能調度。
黃海峰(1969—),男,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電力自動化系統檢測。
嚴春華(1983—),女,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電網,需求響應。
鄢蜜昉(1987—),女,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電網,需求響應。
原標題:支撐智慧城市的智能電網服務接口設計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