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電網建設概況
下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最終經過嚴格的
招標,在眾多的投標單位中選定了上海四通摩天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四通摩天的前身是上海摩天辦公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的GIS部,后來分離出來與四通集團合資成為現在的四通摩天。公司匯集了大批GIS開發設計的專業人才,很多人來自行業內知名學府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該公司總工程師吳琳就是其中一個。1996年她拿到了武測GIS專業碩士學位后就來到四通摩天,一直參與滬西供電所的項目。
據吳琳介紹,項目組成員從接手項目到弄清需求花了不少時間,因為供電所各部門的員工大部分對計算機系統很陌生,根本提不出準確的需求。好在滬西供電所計算機專職人員及時充當了"翻譯"的角色,將供電所的需求用技術語言告知項目組,同時將項目組的技術方案以淺顯的語言傳達給所里的同事,使開發人員和應用人員完成了基本溝通。
滬西供電所供電區域面積達50.24平方公里,供電區域居住人口達150萬,其業務范圍的大量信息都屬于空間信息的范疇,需要尋找空間信息的管理技術,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分析和決策。傳統的數據庫技術只能解決二維表數據的處理,傳統的CAD技術只能解決純圖形的處理,而GIS技術正是結合CAD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長處,使二者發生有機關聯,同時加上拓撲結構和強大的分析模型,使之成為具有拓撲結構和分析功能的空間數據庫系統。這種業務需求正是需
要利用GIS的技術來處理,使供電系統大量的輸配電線路和變配電站直觀地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并通過與圖形關聯的屬性數據庫進行圖數雙向檢索、拓撲網絡分析和大量決策分析處理。基于上述考慮,四通摩天采用世界知名的GIS軟件--ESRI公司的ARCINFO和MAPOBJECT作為系統的開發平臺。
(2) 數據準確入庫傷透腦筋
項目正式啟動后,市電力局的撥款全部用于購買UNIX工作站、ORACLE數據庫和ARCINFO軟件。供電所又從辦公費用和福利基金中擠出一部分給所里添臵了幾十臺PC。
硬件設施基本到位,項目也在分頭進行中,項目組那邊加緊開發系統,滬西供電所計算機室這邊組織人員采集和錄入數據。由于滬西供電所擔負著上海市長寧區全部、靜安區大部分以及黃浦區、普陀區、徐匯區和閔行區部分區域的工農業生產、市政及人民生活的供電任務。要完全準確反映各個城區街道的電網信息數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仲曉軍說,"這套系統最重要的就是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必須要即時更新。不把數據做好做準確,這套系統兩個星期就報廢了。電網上的任何設備對我們來說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設備是不是有電、能做什么,電閘是不是合上、狀態怎么樣、加了一些什么保護措施,如果信息不準確的話,調度發錯一個指令,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剛一開始,項目組只是選取了滬西供電所五分之一轄區;為此,四通摩天專門開發了圖形編輯工具,簡化了圖形;如果說圖形數據錄入還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使上一把&;電力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數據必須準確、及時、安;照理說,40剛出頭的滬西供電所計算機專員仲曉軍無;(3)"狼外婆"仲曉軍通過電;四通摩天的項目經理李國勇說:"仲曉軍大;一旁的仲曉
剛一開始,項目組只是選取了滬西供電所五分之一轄區作試點。可就是這五分之一,也讓滬西供電所計算機人員承受了巨大壓力。仲曉軍回憶道:"起初,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比如畫一個變電站的電路圖,要標明站內、站外的連接和站內的設備結構,而且要建立它們的拓撲結構,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我們選擇一個區域做試點的原因之一。我們曾將模擬圖編輯方式改動了三次。第一次,單從一個站的情況來說還可以,可與其他站建立拓撲關聯后,就會發現一些問題,于是就開始了第二遍,仔細想想其實還有欠缺,只好再改第三遍。這樣的經歷蠻痛苦的,一次次推翻重來,雖說只有五分之一,也要有100多個站啊!當時所里還專門請了一批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用CAD制圖,可是用下來發現差錯不少,只好自己再重畫。
為此,四通摩天專門開發了圖形編輯工具,簡化了圖形數據錄入的操作方法,完成一幅圖由原來的1小時左右縮短為10來分鐘。
如果說圖形數據錄入還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使上一把"巧勁",那么線路設備屬性數據的完整輸入只能實打實。仲曉

責任編輯:大云網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