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源服務新藍海 電企加速轉入“新業態”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電力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將逐步形成以客戶為中心,以電力交易市場和能源衍生市場為載體,多方交易主體參與,提供多種能源服務的電力產業生態體系。為了適應新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我國的很多電力企業都瞄準了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綜合能源服務會挑戰現有電力企業管理與盈利模式。電企管理模式與產業模式應做出相應調整,要創新電力企業發展模式,推動電力企業的戰略創新、管理創新,從傳統電力企業走向新型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實現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
電網企業可為客戶提供電力供應服務以及能源增值服務。正如有研究人士提出的,可立足以下幾點:
一是以購售電為核心業務,滿足不同客戶的用電需求。售電公司從電力批發市場中購電,包括現貨市場和金融市場交易,然后零售給終端用戶賺取差價。通過合理預測購電需求和市場價格,制定現貨、中長期、期貨、差價合約等多種交易合同組合,優化購電策略和成本,對沖市場風險。細分客戶群體特點及消費規律,為用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和套餐式電價服務,如提供季節性、時段性、定制式電價套餐等,通過豐富的價格套餐滿足客戶需求。
二是積極拓展增值服務,提供各種組合套餐。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各種增值服務,例如,提供蓄熱受托、能效管理、用能診斷、設備維護、整體供電方案等多元化服務,以及搭建多種生活產品交易平臺,實現電力、自來水、燃氣、熱力的批發和零售,提供從電力、天然氣到可再生能源供應等一系列的綜合解決方案等。
三是利用能源互聯網,廣泛運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售電業務上游承載發電、輸配電、分布式等供給端,下游承接工商業、居民、園區等多維度客戶,未來,企業將是電力大數據資源的管理者與利用者。基于這些海量數據,利用云平臺充分了解用戶形式多樣的能源訴求,有針對性地為用戶定制創新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實現不同用戶的節能減排和電能成本降低。也可進一步延伸拓展金融衍生業務,滿足用戶在電力使用過程中相關的金融服務需求。未來電網企業與售電公司比拼的不僅僅是售電,更應該比拼全方位、綜合性的能源服務。
經過上一輪的電改,發電企業本身已經是競爭性行業了,發電是競爭性業務,在新形勢下,發電企業角色轉變就是由發電商轉變為綜合能源供應商。業內人士表示,若干年之后發電企業的概念應該是弱化了,更多的應是綜合能源服務商,“發電企業”可能會成為歷史。發電企業的經營定位和經營模式將發生重大改變。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體系是發電集團迎接能源革命、適應電力體制改革、向綜合能源企業轉型的重大舉措,是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十三五”末綜合能源服務業產值有望超過8萬億
關于綜合能源服務,目前尚無統一定義。代表性的觀點認為,綜合能源服務有兩層含義:
一是綜合能源,涵蓋多種能源,包括電力、燃氣和冷熱等
二是綜合服務,包括工程服務、投資服務和運營服務
綜合能源服務潛在需求和節能減排貢獻潛力巨大。據相關資料測算,到“十三五”末,國內綜合能源服務相關產業有望超過8萬億產值規模。
綜合能源服務最早興起于國外,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在歐、美、日已成為能源電力企業的主流商業模式,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其產業模式是基于能源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平臺,與用戶進行友好互動,為用戶提供以多種能源為支撐的,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式的用能服務。
與我國電力企業相比,綜合能源服務有著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產業業態和服務方式。從商業模式看,綜合能源服務的盈利不但來自于能源產品供應,還更主要地來自于能源增值服務的價值與創新。而我國電力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以銷售電能產品為核心,盈利來自于產品買賣。
從產業業態看,綜合能源服務集合電力、燃氣、燃油、冷熱等多能源品類,并基于數據平臺統籌調度,實現能源的靈活高效和服務價值延伸。而我國的電力產業更傾向于單一能源品類的大規模高參數遠距離發展。
從服務方式看,綜合能源服務是互動式的服務,供能側與用能側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分析平臺智能交互,供能側基于數據分析為用戶量身設計用能方案,同時響應用戶側各種用能訴求。而我國電力企業基本是沿發-輸-配-售方向單線程配置服務,用戶僅被動接受電能服務。
可見,若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對我國電力企業來說意味著顛覆性的轉變。但即便如此,也早有踐行者,2010年南方電網旗下成立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今年2月又成立了廣東電網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節能服務公司成立于2012年,定位就是綜合能源服務。國家電網公司已開展的綜合能源服務包括節能和電能替代改造、電力需求響應、智慧車聯網、風光儲一體化、電動汽車充電樁服務、能效監測與診斷等。除此之外,新奧泛能網、協鑫分布式微能源網、遠景能源、阿里云新能源等民營企業在園區綜合能源服務中嶄露頭角。以及已經進軍售電業務的中石油,也意欲開拓綜合能源服務。
部分電力企業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情況
當前能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在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由合同能源管理向綜合能源管理轉變。綜合能源管理就是結合冷、熱、電、氣等不同能源形式,充分利用現代分布式供能和可控負載的柔性特征,融入IT+自動化+節能環保技術,增加清潔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達到源網荷綜合優化,從而更好地實現環保、經濟、能效等綜合效益。
綜合能源管理運營系統采用云計算、物聯網、IT等技術,從業務和技術角度,全面整合、共享、開發和利用能源信息資源,建立區域性的全面化、精細化、信息化能源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平臺項目的建設,提高能源信息監測和管理水平。支持多能協同與多元互動的綜合能量管理系統,通過挖掘源網荷儲可調控能力,探索多方共贏的運營模式。許多公司希望介入綜合能源管理系統,但常由于資本不足或無力籌集而沒能發展,綜合能源管理的投融資渠道和資本結構需要多元化策略。
國家電網:
2012年12月,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定位即是綜合能源服務商,現有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服務、電能替代、國際能源開發四大板塊業務。今年10月22日,國家電網公司內部下發了《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在各省公司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意見》,明確將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主營業務,將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培育新的市場業態,從賣電向賣服務轉身,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南方電網: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掛牌成立,“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能源綜合服務商”的公司,目前主營“節能服務、能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分布式能源、電動車充換電”等業務。與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不同,2017年2月13日,負責電力供應的廣東電網在廣州正式成立了一家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標志著廣東電網由傳統電網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公司增加了綜合能源、增量配網建設與投資、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投資與運營、市場化售電、能效服務等六個新興業務經營模塊。廣東電網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珠海金灣東增量配網試點項目、順德西部工業園為切入點,拓展分布式能源、多能聯供、水氣電熱多表集抄等園區綜合能源服務。這兩家公司的成立,可以說是南方電網努力向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轉型的最好例子。
大唐集團:
大唐集團的目標是通過2~3年時間構建適應市場、統一協調、機制靈活、決策高效、體系完整的營銷體系,建立“總部宏觀指導、省級公司經營決策,基層發售電公司組織實施”的營銷管理管控體制。目前大唐集團已經成立了17家區域性的營銷公司和三家區域的售電公司,開始向綜合能源服務企業挺進。
國家電投:
國家電投擁有各類電源,可以將各種新能源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除了能將各種能源進行打包外,國家電投還擁有國家核電設計院和山東電力設計院兩大甲級設計單位,可以為用戶提供包括可研調查在內的頂層設計和技術研發服務。此外,國家電投擁有的專業施工團隊可以為用戶做EPC工程總包服務,提供專業全面的能源服務。
國家電投提出“綜合智慧能源服務”模式。國家電投提供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針對新建樓宇、園區的電、水、氣、熱、冷等不同的管道,將不同能源進行有機的合成,使其協同發展。在能源生產端,可以實現風電、光伏等不同能源的協同利用;在能源消費端,為用戶提供訂單式的能源需求表,里面可以為用戶提供不同時間、不同能源品種的使用成本,用戶可以根據該表來合理安排使用能源;通過這種生產和消費的互動,從而達到能源需求平穩、效率提高、能源成本下降,最終實現生產者、消費者和社會效益等多贏的局面。國家電投正在大力推動綜合智慧能源這方面的發展。
國華電力公司:
神華集團提出“1245”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探索由傳統能源提供者向綜合清潔能源生產專家、綜合能源配置專家和綜合能源使用專家轉變,積極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模化、節能環保產業化”。
其中,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國華電力積極探索貼近需求側的綜合能源供應商業模式,為用戶提供“以分布式能源為主導,多能互補、能源互聯網的綜合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構建“源、網、荷、儲、控”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綜合能源系統。國華電力擬以功能區為單元,運用分布式能源技術,提供多能互補、“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的綜合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橫向“電、熱、冷、氣、水”能源多品種之間的互聯互通、協同供應,縱向“源—網—荷—儲—控”能源多供應環節之間的協調發展、集成互補,建成能源與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生態化綜合能源系統。其中,“源”是指煤炭、天然氣、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各種一次能源以及電力等二次能源;“網”涵蓋電網、氣網、熱網、冷網等能源傳輸網。
華能重慶分公司:
華能重慶分公司下轄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華能重慶兩江燃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華能重慶清潔能源分公司等多家發電企業,裝機總容量357.46萬千瓦,約占重慶市統調火電裝機總量的30.42%,發電模式也從初期的單一燃煤發電發展為燃煤、燃氣、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發電模式,電源結構日趨合理,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為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2015年3月,國家啟動了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同年11月,重慶市正式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首批售電側改革試點區域。華能積極響應號召,順應改革潮流,于2016年8月5日全資成立華能重慶能源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能源銷售公司與華能在渝發電企業資源整合,并依托華能在能源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的人才隊伍,在全市范圍多個工業園區開展能源銷售及增值服務、配網建設、分布式能源等業務,為用戶提供了安全可靠和極具價格優勢的電、熱、水、冷等綜合能源服務。
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成立于2001年。公司致力于智能配電網、智能微電網生態運營,業務領域涉及配網建設、新能源投資開發、智能裝備制造、末端能源管理,技術領域涵蓋多能互補智能微網、汽車儲能充電樁、能源集控運營等領域。2017年是國電遠鵬飛速發展的一年:整合了資本及技術資源,響應國家政策,建設風光儲一體的儲能電站,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在發電側、用電側、售電業務,分布式屋頂、智能微電網及區域配電網市場、資本與金融、技術創新及管理、運營品牌等方面優勢,目前已先后與華為、珠海銀隆、華夏幸福、紅星美凱龍、德龍鋼鐵等戰略伙伴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分布式能源末端能源管理等節能項目。
如果說早年開展的綜合能源服務只是實踐性質,其業務模式還不完善,服務理念尚未完全樹立,與綜合能源服務的內涵仍有偏差的話,那么新電改后,尤其是在此次國家電網公司的示范效應后,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可能會成為能源電力企業的共同選擇。
電力體制改革是令綜合能源服務覺醒的源動力,電力體制改革“管住中間”使電網企業從賺取購銷差價轉變為收取政府核定的過網費,盈利模式的重大改變倒逼其開拓新興業務,加速從提供產品轉變為提供服務。而本輪以市場化為主導的改革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目前,售電側成立近3000家售電公司,增量配電業務已開展第二批試點,這些企業都是潛在的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而國家對于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儲能產業、“互聯網+”智慧能源等的大力支持,為開啟綜合能源服務打通了政策通道。
除此以外,能源技術的革新為綜合能源服務搭建了技術準備平臺。近幾年我國能源技術日新月異,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云計算、智慧能源等新技術概念層出不窮。技術創新使構建以綜合能源為基礎,實現智慧應用的新型能源消費市場成為可能。
毋庸置疑,綜合能源服務正在帶來能源電力行業的產業發展新契機。但是,綜合能源服務的內涵在于“服務”,不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則又可能走上規模主導的老路。近幾年,已鮮少提及“重發、輕供、不管用”,是因為發電與電網產業都經歷了跨越式發展。但在用電側,雖然供電可靠性獲大幅提高,但用戶所接受的服務也僅此而已,實際上用戶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既沒有選擇權也沒有話語權。相對于上規模炒概念,技術創新難,樹立以服務為核心的價值理念更難。因此,要避免在大家熱捧新事物時一擁而上,顛倒了速度規模與服務創新的重要性排序,圈占資源則又造成新的投資浪費。
轉型綜合能源服務還面臨一些不確定風險。當前,我國分布式能源剛剛興起,存在著技術、經濟、體制機制等各方面的問題。而能源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一些技術僅停留在概念上,轉化應用尚待時日。還有能源價格機制的建立,售電、配電資格的放開程度等,都是綜合能源服務后期將要面對的難題。
電力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是大勢所趨,但一定要將“綜合服務”作為落腳點與核心,轉型才能得其精髓,否則,駛入這片新藍海也不見得會一帆風順。(綜合整理自能源研究俱樂部、《電力決策與輿情參考》)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