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八大趨勢
中國能源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處于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戰略轉型期。中國能源轉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并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電力系統清潔低碳發展、電網配置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大力提升電氣化水平,構建“以電為中心”的現代能源系統,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提高人民用能質量和體驗、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
展望未來,中國能源轉型的基本路徑是充分挖掘節能潛力、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推動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建立與能源供需格局相適應的高效油氣和電力輸配網絡。
國網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根據兩類情景,其一是各類轉型措施實施力度相對平衡的常規轉型情景,其二是電氣化水平更快提升的電氣化加速情景,對能源轉型的未來作了研判。基于自主開發能源需求預測模型、多區域電力源網荷儲協調規劃模型和生產模擬模型,判斷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會呈現八大趨勢。
能源需求增速放緩,總量將較快進入平臺期
中國終端能源需求即將進入增長飽和階段,2035~2040年前后達到峰值后緩慢下降。一次能源需求2020~2025年進入增長飽和階段,約在2030年后進入平臺期,總量穩定在56億~58億噸標準煤,其中化石能源需求在2025年前后達到峰值41億~43億噸標準煤。如果按照電熱當量法計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則一次能源需求將在2030~2035年達到峰值,峰值降至47億~50億噸標準煤。
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人均用能水平維持低位
在經濟結構調整、用能技術進步和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隨著節能技術的逐步推廣應用,我國基于用能技術的節能潛力釋放趨緩,基于用能結構升級的節能潛力貢獻持續提升。2030年和2050年單位GDP能耗分別降至2015年水平的50%~53%和24%~27%左右。人均能源需求緩慢增長,2040年以后基本穩定在4.0~4.2噸標準煤。
油氣需求增長平穩,能源安全整體可控
石油需求在2030~2035年達峰,峰值為6.7億~7.0億噸,2040年以后出現較明顯下降,2050年需求降至5.5億~6.6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在2035年前后達峰,峰值約70%。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常規轉型情景下,2050年需求增至8900億立方米;電氣化加速情景下,天然氣需求在2040年左右達峰,峰值約7000億立方米,2050年需求降至6500億立方米左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在2040~2045年前后達峰,峰值約50%~60%。從一次能源自給率來看,能源自給能力整體保持在80%上下,電氣化加速情景下的能源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電能成為能源供應和消費主體
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持續提升,2030年提高至30%左右,2050年增至35%~46%。建筑部門是電氣化水平和提升潛力最高的部門,電氣化水平從2015年的29%提高到2050年的46%~66%。工業部門電氣化水平從2015年的23%提高到2050年的42%~49%。隨著終端電氣化水平的提高,發電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也持續上升,常規轉型情景下在2035年超過50%,電氣化加速情景下在2025年即超過50%,并在2050年達到69%左右。
能源燃燒碳排放提前達峰,碳強度下降目標超額實現
能源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即將進入平臺期,2020~2025年達到峰值,峰值水平約為101億~105億噸,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2020年、203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50%以上、70%以上,均可超額實現自主減排目標。2050年碳排放強度將比2005年下降90%以上,使我國在GDP總量增長超過10倍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2005年水平大致相當甚至更低。我國從碳排放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定增長階段,為碳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放權交易等應對氣候變化措施提供了更加成熟的客觀條件。
能源需求增長動力轉換,用能部門結構朝著均衡方向變化
工業用能需求在2025年前達到峰值后穩步下降,交通和建筑部門用能持續增長,能源需求增長動力從工業部門轉移到建筑和交通部門,工業、建筑、交通部門的終端用能占比從目前的6-2-1格局演變成4-3-3格局。鋼鐵、建材、化工、有色金屬等高耗能行業占工業用能比重由65%逐步降至2050年的47%左右。
能源結構加速優化升級,清潔化水平顯著提升
煤炭終端需求逐步被替代,2030年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將降至20%左右,2050年降至10%以下。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油品增長相對緩慢,2050年油氣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提升至40%上下。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持續上升,在2030年前超過煤炭成為最主要的終端用能品種。一次能源結構持續朝著清潔低碳方向調整,非化石能源在2035~2040年前后成為第一大能源品種,2050年占一次能源需求總量的比重達到46%~58%。
煤炭需求已進入下降通道,清潔高效利用勢在必行
煤炭需求已進入下降通道,峰值出現在2013年,峰值消費量28億噸標準煤。常規轉型情景下,煤炭需求在經歷峰值平臺期后較快下降,2030年降至24.4億噸標準煤,2050年降至10.0億噸標準煤。電氣化加速情景下,煤炭需求下降速度更快,2030年需求降至22.6億噸標準煤,2050年降至7.2億噸標準煤。隨著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步伐加快,終端散煤利用逐步轉為發電供熱集中利用,終端煤炭需求和污染物排放將大幅下降。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