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落地 商業模式仍需探索
隨著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落地,大力發展能源互聯網的政策旗幟鮮明,面對萬億級市場的巨大想象空間,智慧能源企業如火如荼地著手布局分享紅利,玩家也越來越多,能源互聯網或將成為未來能源創新創業的一片沃土。
然而,能源互聯網的成長環境不容樂觀,政策雖然利好,但能源局的文件目前尚無具體、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抓手。此外,由于其引入社會資本,催生出新的模式,觸及了傳統企業利益,能源壟斷和保守的力量強勁,導致能源互聯網的創新力被遏制。
能源互聯網首批示范項目在艱難“破冰”的路上陸續大刀闊斧地步入實操階段,開始摸索路子,理順思路,從政策層面到落地實施,有了實體工程的運作才能逐步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由點及面地營造可實施的環境,價值也將破土而出。
據《能源》雜志記者了解,55個試點示范項目種類繁多,業界的劃分標準不一,少可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綜合性的示范項目,這類項目是具備互聯網形態的能源系統,因投資巨大,對政策扶持、簡化核準程序有較高的期待;第二類為具備互聯網形態的能源服務,這一類項目往往有多種商業模式,希冀政策給予公平的市場環境。多則可劃分為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類、園區綜合類、跨地區多能協同類、基于電動汽車類、能源大數據與第三方服務示范等9類。
無論如何界定,不同的試點項目都有自己的運營經。8月28日,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壯志向《能源》雜志記者描述了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架構。
方壯志認為,對于能源云平臺而言,核心是大數據和基于數據的商業模式的開拓。“很多商業模式和我們的交易,其中有很多的創新機會,目前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所以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先建資源,包括發電、儲能、能效,然后我們要不斷的搭建子系統,隨著政策面和商業模式面的不斷成熟,我們的系統才可以不斷發掘出更深層次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基于此,林洋在其智慧低碳園區項目中嘗試“1+N+T” 的創新模式,“1”即是打造1個園區智慧能源平臺,再依托于這個平臺,同時建設N個子系統,包括5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3個CCH鋪熱電聯產的項目和一個余熱項目、20兆瓦的用戶儲能、100家的能效管理以及連云港開發區和連云港市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規劃,最終支持的是靈活的能源和碳交易T。
對于今后的打算,方壯志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對于園區而言,可能不會去做過多的項目,林洋目前聚焦于啟東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增量配網及微網示范項目,同時也在運作3到5個園區項目,“最重要的還是把各個子系統做精、做好。”
作為園區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項目,內蒙古孟席高新技術工業園區試點則將重心集中于光伏發電、尾氣利用、增量配電網、平臺系統建設四個項目上,采取分組完成、分步實施、先易后難、重點突破的原則推進,據了解,相關規劃方案已經報到自治區能源局,等待評審和核準。
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管理會副主任尚秀珍在2017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上透露,該示范的目標為充分利用散排的6億立方米的煤氣,實施燃起尾氣發電、消納園區的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實現集中供熱,改善居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以及將占地約400公頃的工礦廢棄地和電場的回渣廠轉化為集中式光伏發電的場所。
工業園區能源互聯網項目解決的最大的問題,第一個是低碳,第二個是節能,需從經濟性和環保性兩個維度解決園區的兩個痛點。內蒙古孟席高新技術工業園區示范項目將減少標煤的消耗36.9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6.7萬噸,節約水資源109萬噸,“這對西部缺水地區來講是非常大的量,可以騰出一個大的項目的水的用量。”尚秀珍表示。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