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聯網“一帶一路”新引擎
湖北日報訊 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單路口南,一座深色大廈前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標牌并不起眼。 然而,這個首次由中國發起成立的能源國際組織,一年多來已為世界能源治理和互聯互通提供了諸多中國智慧
湖北日報訊 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單路口南,一座深色大廈前“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標牌并不起眼。
然而,這個首次由中國發起成立的能源國際組織,一年多來已為世界能源治理和互聯互通提供了諸多“中國智慧”。在中國倡議推動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加速推進,成為“一帶一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世界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
放眼全球,與已經連接主要國家和重點城市的信息網、交通網相比,當前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明顯滯后。電力生產和傳輸仍然局限在20世紀形成的就地消納的傳統模式,這也成為區域能源不平衡、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難以緩解的重要原因。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講話提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成立。截至2017年4月,該合作組織會員已達到274家,涵蓋五大洲22個國家和地區。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秘書長王益民介紹,所謂“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將各國各地區的能源網“連”在一起,成為協調開發、輸送和使用電力的平臺,其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
事實上,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能將煤、油、水、風、光等各類能源轉化為電能并遠距離傳輸,使資源得到最大范圍的優化配置,而且能利用時區差、季節差、電價差等地區差異,實現不同地區清潔電能的互補互濟,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和經濟性。
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我國已掌握了世界領先的特高壓、智能電網核心技術和裝備,風電、光伏等產能已占全球一半以上,完全具備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先機的實力,應當抓住機遇加快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
“一帶一路”倡議,讓世界目光聚焦中國;攜手共建發展合作平臺,將為各國帶來新機遇。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預測,到2040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8000萬千瓦,將成為全球電力增長最快區域。“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具體行動。從現實情況看,電網互聯互通是最有條件率先取得重大成果和多點突破的領域。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使世界成為一個能源充足、天藍地綠的‘地球村’。”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認為,這將搭建起各國增進政治互信、促進經貿合作、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國際平臺。
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電網企業大力推動下,目前中國已與周邊多個國家規劃形成能源互聯互通方案。
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已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條跨國輸電線路,交易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為解決相關國家缺電、無電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南方電網公司也已有12條交流跨境聯網線路與老撾、緬甸和越南相連,與周邊國家累計交換電量達471.24億千瓦時。
遙遙萬里之外,正在進行招標的沙特-埃及電網聯網工程,就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跨洲電網互聯規劃重要內容。非洲大陸上,總合同約1.2億美元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由國家電網公司實行總包。
將成經濟發展“新引擎”
然而,這個首次由中國發起成立的能源國際組織,一年多來已為世界能源治理和互聯互通提供了諸多“中國智慧”。在中國倡議推動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加速推進,成為“一帶一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世界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
放眼全球,與已經連接主要國家和重點城市的信息網、交通網相比,當前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明顯滯后。電力生產和傳輸仍然局限在20世紀形成的就地消納的傳統模式,這也成為區域能源不平衡、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難以緩解的重要原因。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講話提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成立。截至2017年4月,該合作組織會員已達到274家,涵蓋五大洲22個國家和地區。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秘書長王益民介紹,所謂“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將各國各地區的能源網“連”在一起,成為協調開發、輸送和使用電力的平臺,其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
事實上,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能將煤、油、水、風、光等各類能源轉化為電能并遠距離傳輸,使資源得到最大范圍的優化配置,而且能利用時區差、季節差、電價差等地區差異,實現不同地區清潔電能的互補互濟,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和經濟性。
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我國已掌握了世界領先的特高壓、智能電網核心技術和裝備,風電、光伏等產能已占全球一半以上,完全具備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先機的實力,應當抓住機遇加快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
“一帶一路”倡議,讓世界目光聚焦中國;攜手共建發展合作平臺,將為各國帶來新機遇。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預測,到2040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8000萬千瓦,將成為全球電力增長最快區域。“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具體行動。從現實情況看,電網互聯互通是最有條件率先取得重大成果和多點突破的領域。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使世界成為一個能源充足、天藍地綠的‘地球村’。”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認為,這將搭建起各國增進政治互信、促進經貿合作、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國際平臺。
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電網企業大力推動下,目前中國已與周邊多個國家規劃形成能源互聯互通方案。
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已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條跨國輸電線路,交易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為解決相關國家缺電、無電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南方電網公司也已有12條交流跨境聯網線路與老撾、緬甸和越南相連,與周邊國家累計交換電量達471.24億千瓦時。
遙遙萬里之外,正在進行招標的沙特-埃及電網聯網工程,就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跨洲電網互聯規劃重要內容。非洲大陸上,總合同約1.2億美元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由國家電網公司實行總包。
將成經濟發展“新引擎”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