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能源互聯網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未來發展關鍵支撐技術
2017城市能源互聯網發展(北京)論壇暨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與合作研討會于2017年12月1日在北京裕龍國際酒店一層宴會廳舉辦。主題報告環節主持人:中關村能源互聯網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 王百升主題報告演講者:
2017城市能源互聯網發展(北京)論壇暨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與合作研討會于2017年12月1日在北京裕龍國際酒店一層宴會廳舉辦。
主題報告環節主持人:中關村能源互聯網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 王百升
主題報告演講者: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曾鳴
演講主題:能源互聯網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未來發展關鍵支撐技術
下面為您帶來曾鳴主任的精彩演講

曾鳴:
給大家準備的題目,能源互聯網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未來發展需要哪些關鍵的技術來支撐,及能源互聯網的政策導向。
我再回顧一下,我想講一下能源互聯網對分布式能源發展支撐作用到底怎么表現,我們現在最關心還是分布式,能源互聯網是集中式、分布式有機結合,周院士說了其中的一個特點,但是到底怎么來支撐分布式,分布式未來發展有哪些關鍵技術。
政策導向,最主要是綱領性文件,200號。除了7月份有200號文,《關于組織實施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的通知》,還有《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關于200號文,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跨地區都有。創新示范試點,一個是電動汽車、靈活性資源,智慧用能。綠色能源和行業融合的創新互聯網的試點示范。
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實施意見。主要任務就是有兩個,做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系統。
第二個任務,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青海,2018年年底肯定要完工,好幾千人的項目,原來國家電網公司沒安排,魯能作為業主拿到這個項目,這是集中的。其中這部分里頭有一個專門的商業模式。張北有一個20萬,這邊有一個70萬,70萬再沒商業模式,2019年不好運行,商業模式特別重要,國家電網一直在強調。
關于多能互補,一個是集中式一個是分布,我們今天主要討論是分布。
關于建設的目標,文件上都有,到2020年要怎么建設,已有的是怎么回事,在文件里都已經明確了。
下面我就專門重點講講能源互聯網對分布式能源發展支撐作用。
第一,能源互聯網,我認為是提高分布式能源智能化、靈活 化的有效途徑。要想讓它有智能化、靈活化還真得靠能源互聯網。具體說,分布式電站建設從最初的選址到建設后整個運行監控,開始選址、規劃、建設一直到運行監控全過程,我們覺得利用能源互聯網工具得出最優設計和最優方案。具體說在建設之前,通過數據統計來評估建站地區的光照、氣侯等條件,為提出最優的建設方案提供依據,節省建設成本,這是在建設之前通過能源互聯網的辦法可以做到。在建設管理當中,通過能源互聯網數據、平臺、選取最合適的設備還有產品、相關服務提供商,通過能源互聯網數據平臺來選取。這樣能夠節省投標或者比選環節的一些時間還有成本,這是能源互聯網的一些工具也能做。建設后運行,通過智能系統實時監測,系統運行、天氣、電網的數據,進行大數據,發電預測,為用戶提供最優的用電方案,用戶用能的靈活性和智能水平都能得到顯著提高。
第二,分布式發電與智能電網以及用戶側服務有機融合也要依靠能源互聯網支撐。具體說,我們看一下,能源互聯網平臺將是各類分布式能源融合發展的一個關鍵支撐。分布式有多種,各類融合發展關鍵支撐也要靠能源互聯網,具體說兩句話。第一,隨著能源互聯網建設以及售電側的不斷推進,當售電側有了能源互聯網平臺,和相關信息,用戶才能根據需求進行用電選擇,分布式電源才有機會深入用戶側的服務。
第二條,能源互聯網開放型生態系統吸引更多的分布式能源進入能源價值鏈,形成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營銷模式、研發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分布式能源電網,智能微網的有機融合,能源互聯網則是達成上述目標的有效支撐和紐帶。還綜合供熱可靠性不能降低,制造不能降低,用戶交的總的費用,和用傳統能源費用,交的費用,比如水價、氣價電價,熱價加在一起比現在低。用戶告訴你,用了綜合性系統要多要費用,那就壞了,兩高三低要實現,綜合能效要高,能源效率穩定,老百姓交的費用要低,PM2.5的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要降低,兩高三低的能源系統是真正的能源系統。
第三個,能源互聯網有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金融的創新結合。 現在說分布式,一直說與金融融合,投資者也在關注,有了能源互聯網就能融合。過去我們分布式發展受到各種因素制約,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互聯網+驅動下,當前能源行業正進行著一場能源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探索,基于能源互聯網的融資模式極大改變了傳統的電站融資方式能源互聯網的實時數據更夠力的支撐。
下面我簡單說一下分布式能源發展需要關鍵技術。
第一,是云端大數據分析技術。有三個:具備普世性能量信息交互結合、云端信息傳輸分析技術、能源供需動態監測技術。
第二,信息能量交互分析技術。能源互聯網框架下,各個能源互聯網模塊和模塊,信息要充分互聯互通,以強有力的交互技術為基礎,一個是信息交互一個是能量交互,要開發一些新技術。
第三,廣域綜合能源協同集成調度技術,這就是控制技術。這個技術可以說我們國內清華大學是非常領先的。該項技術整合能源互聯網框架下多個分布式能源模塊的核心技術,主要應用在能源供應側和能源需求側兩方面。
能源供應側,通過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大數據分析、趨勢預測與建模技術,建立能源供需特性和周邊環境因素,更好實現不同能源模塊之間的協同。
能源需求側,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區域、微觀能源消費數據區域用數據進行精細化預測分析,尋找能源消費數據與其它信息數據的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差異化的大數據分析模型。
由于時間關系,我簡單捋一捋思路,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提寶貴意見。
(發言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