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信息物理空間融合系統安全架構
能源互聯網信息物理空間融合系統的安全架構從底向上(從物理世界到信息世界),分別為數據感知接收層、異構網絡融合層、數據管理層、綜合智慧服務層。
如圖5-28所示,能源互聯網信息物理空間融合系統的安全架構從底向上(從物理世界到信息世界),分別為數據感知接收層、異構網絡融合層、數據管理層、綜合智慧服務層。
圖5-28能源互聯網信息物理空間融合系統的安全架構
1、數據感知接收層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物理層感知設備從其周圍物理環境中感知數據,如RFID標簽、智能手機、智能電能表、智能插座、分布式能源監測傳感器、執行器、標量傳感器、多媒體傳感器等。數據感知接收層可以使用輕量級的密巧管理算法、安全路由、入侵檢測算法和認證機制來應對潛在的安全威脅。
2、異構網絡融合層
異構網絡融合層主要是為了解決異構網元的互聯互通問題,而該層的核心網絡(又稱信息物理融合網絡)可能為物聯網或者下一代互聯網。其中,網元的潛在互聯方式主要包括藍牙WIFI、Zigbee、Wimax、4G、衛星等通信模式。該層可使用數據加密、實體認證、安全訪問等機制來保護從底層傳輸來的從物理世界獲取的數據隱私。
3、數據管理層
數據管理層通常包括數據中心、目錄管理服務器、REST服務器等,可使用基于SMC(securemultipartycomputation)的密鑰發布機制來應對潛在的安全威脅。
4、綜合智慧服務層
綜合智慧服務層是信息物理空間融合系統面向用戶的終端界面,如家庭能源管理、分布式能源在線監測、互聯網售電平臺等,可使用輕量級的訪問控制模型機制來應對認證、機密性和新鮮度的安全問題。

責任編輯:蔣桂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動力電池市場復蘇進程較慢 上游材料漲勢受到抑制
2018-04-17動力電池 -
易放大且兼顧商業化 抑制鋰枝晶新成果有望應用于鋰金屬陽極
-
新型電池為可穿戴或可植入設備進行供電
2018-04-17新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