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微電網趨勢:可聯網 可獨立
新能源微電網代表了未來能源發展趨勢,是推進能源發展及經營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是互聯網+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性應用,對推進節能減排和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推進新能
新能源微電網代表了未來能源發展趨勢,是推進能源發展及經營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是“互聯網+”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性應用,對推進節能減排和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和新能源發展情況選擇合理區域建設聯網型微電網,在投資經營管理方面進行創新,在電網未覆蓋的偏遠地區、海島等優先選擇新能源微電網方式,探索獨立供電技術和經營管理新模式。
消納更多新能源的配電網
新能源微電網是基于局部配電網建設的,風、光、天然氣等各類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具備較高新能源電力接入比例,可通過能量存儲和優化配置實現本地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可根據需要與公共電網靈活互動且相對獨立運行的智慧型能源綜合利用局域網。
近年來,有關研究機構和企業大力開展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具備了建設新能源微電網示范工程的工作基礎,為加快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工程建設,探索適應新能源發展的微電網技術及運營管理體制,起到積極作用。
“
廈門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文亮對中國電力報記者說,該公司承擔的國家863項目 “主動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的研究示范,已經開展了主動規劃、網絡潮流的主動管理、分布式能源的主動控制、多能源間的協同優化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意見》指出,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容納高比例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發輸配儲用一體化的區域電力系統,探索電力能源服務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推動更加具有活力的電力市場化創新發展,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電網技術體系和管理體制。
同時,新能源微電網是電網配售側向社會主體放開的一種具體方式,符合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可為新能源創造巨大發展空間。
《意見》指出,項目示范的目的是將各類分布式能源、儲電蓄熱及高效用能技術相結合,通過智能電網及綜合能量管理系統,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高效一體化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分布式能源及智能一體化電力能源控制技術,形成先進高效的能源技術體系,與公用電網建立雙向互動關系,靈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使新能源微電網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具有經濟合理性。
可獨立可靠運行的微電網
《意見》提出進行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和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兩種模式示范,兩種模式均利用風、光、天然氣、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清潔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建立基于智能配電網的綜合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冷熱電負荷的動態平衡,但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要同時實現與大電網的靈活互動。
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優先選擇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滲透率較高或具備多能互補條件的地區建設
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則主要用于電網未覆蓋的偏遠地區、海島,以及僅靠小水電供電的地區,也可以是對送電到鄉或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已經建成但供電能力不足的村級獨立光伏電站的改造
同時,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要優先使用本地可再生能源或大電網低谷電力,并鼓勵新能源微電網接入本地區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
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最高電壓等級不超過110千伏,可以與公共電網友好互動,有利于削減電網峰谷差,減輕電網調峰負擔,并網點的交換功率和時段要具備可控性,微電網內的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要滿足用戶需求。
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則通過交流總線供電,適合多種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接入,易于擴容,容易實現與公共電網或相鄰其他交流總線微電網聯網。
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內可再生能源裝機功率與峰值負荷功率的比值原則上要達到50%以上,按照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儲能裝置。
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內可再生能源裝機功率與峰值負荷功率的比值原則上要達到50%以上,柴油機應作為冷備用,其發電量占總電量需求的20%以下,對于冬夏季負荷差異大的海島,該指標可以放寬到40%。
“
劉文亮對記者表示,50%的新能源負荷占比是一個較高的要求值,但從技術可行性考慮,未來可以實現。
《意見》要求聯網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具備孤島運行能力,保障本地全部負荷或重要負荷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供電,并在電網故障時作為應急電源使用。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供電可靠性要不低于同類地區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水平。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