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用戶的視角是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的唯一途徑
最近一直很關注中美貿易戰的消息,也認真看了媒體采訪華為總裁任正非的新聞,雖然貿易戰可能跟綜合能源相隔甚遠,但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還是愿意從貿易戰講起,給綜合能源潑一盆冷水,按照任正非的話說“為什么不洗一個‘冷水澡’呢?我認為,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冷靜、沉著。熱血沸騰、口號滿天飛,最后打仗時不行也沒用,最終要能打贏才是真的。”
在能源領域,綜合能源服務突然火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大央企均提出綜合能源行動計劃,頻頻發力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不但有綱領文件指導,還對各自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布局綜合能源業務參與市場競爭。不但兩大電網,發電集團也紛紛搶灘綜合能源市場,比如近期刷屏的《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行動計劃》。結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以及電力體制改革深入,綜合能源服務熱度有增不減,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行業內各類公司每言必稱“綜合能源”。甚至有機構測算,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有望超過8萬億元產值規模。
綜合能源是什么?
先看看南方電網產業部發布的《關于明確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產業〔2019〕2號),該文件提到“進一步明確綜合能源服務發展重點和業務界面,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綜合能源供應及增值服務,支撐公司向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轉型”。
再看看國家電網出臺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2019-2020年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國家電網在未來兩年內,將通過布局綜合能效服務、供冷供熱供電多能服務、分布式能源服務、專屬電動汽車服務等四大業務領域,推進相關技術設備研發和示范工程建設,建立市場化的運作體系,不斷深化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
最后看看中國華電發布《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行動計劃》,加快布局“清潔友好、多能聯供、智慧高效”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根據《行動計劃》,中國華電將重點開展六項業務:統籌布局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區域多能供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綜合能效服務、能源交易服務、設備銷售及工程運維服務。
上述可以看出,綜合能源其實就是行業各公司原有的一些參與市場競爭的項目,將技術、設備等板塊拿出來,并結合能源革命,產業互聯網思維提出的一個綜合概念。對于綜合能源,電網公司、發電公司、設計單位、高校研究機構都站在各自角度進行闡述。綜合來看,內容普遍都包含:
能源生產和銷售,涵蓋多種能源形式,包括電力、燃氣和冷熱等,滿足終端客戶多元化能源消費的能源服務方式;
能源傳輸與協同利用,電網、熱力管網、天然氣管網、交通網絡等多種類型網絡互聯互通,多種能源形態協同轉化、集中式與分布式能源協調運行的綜合能源網絡;
相關能源服務,能源規劃設計、工程投資建設,多能源運營服務以及投融資服務、節能減排服務及需求響應服務等方面;
能源大數據和通信基礎設施,智能終端高級量測系統及其配套設備,實現電能、熱力、制冷等能源消費的實時計量、信息交互與主動控制,多表合一。同時還包括能源網絡與物聯網之間信息設施的連接與深度融合。
綜合能源如何降低用戶用能成本?
大家普遍認為,綜合能源服務打破了不同能源品種、單獨規劃、單獨設計、單獨運行的傳統模式,實現橫向“電熱冷氣水”能源多品種之間,縱向“源-網-荷”能源多供應環節之間的生產協同、管廊協同、需求協同以及生產和消費間的互動。綜合能源服務可有效提高能效、降低投資運營成本,綜合能源服務將成為更多能源企業轉型發展的方向。
然而,這里面存在幾個問題,首先,綜合能源為什么火了?
既然綜合能源很多都不是新東西,以前為什么沒火,這兩年突然火了?我想這主要是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導致的,即“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產業是缺乏的,所以粗放型發展,做什么行業都可以賺錢。但目前來說蛋糕足夠大了,需要要平衡發展,即從粗放發展轉入精細發展,從低端發展轉入升級發展,社會整體進入新的博弈階段,大家不但要守住自己的地盤,還要搞轉型。
但我一直有一個很樸素的觀點,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賺錢的東西有人會拿著大喇叭對外廣播嗎?肯定自己偷摸的先干著了。綜合能源概念如此之火,反過來也說明這個行業的現狀。
其次,綜合能源真的能夠降低能源成本嗎?
恰恰相反,我覺得綜合能源市場存在很多誤區,導致不僅不能降成本,還提升了很多成本。這里有哪些誤區呢?
一是追時髦,概念堆砌,過度包裝。筆者參與過幾個綜合能源項目建設,也參加了若干綜合能源項目的評審,總體感覺很多綜合能源項目就是“綜合能源是個筐,啥概念都可以往里裝”,為了做綜合能源而做綜合能源。
表現為:為了體現綜合能源的概念,不考慮地方實際資源稟賦,硬要搭配某個技術或概念;綜合能源項目里面都有要冷熱電三聯供、光伏、儲能、能源監控、微網、售電等概念,但僅僅是物理上的疊加,并沒有從需求角度考慮優化構成。
二是忽視能源行業基本特點,過于注重眼前利益。能源行業是基礎設施行業,屬于現金流比較好的業務,也屬于被管制的業務。但很多企業進入綜合能源領域,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拿項目,如何包裝項目,非要把一堆概念搞在一起,好像趙麗蓉小品《如此包裝》演的一樣,整很多新奇的概念,把一個大雜燴弄得像桌滿漢全席一樣。但綜合能源服務應當是一個持續性的,以客戶服務和運維為主的行業,而不是像項目一樣建完工作就完成了。
很多社會資本進入綜合能源領域,都覺得三五年內一定要收回投資,本身對困難就估計不足,拿著以往衡量風電、光伏項目的收益率模型來看待綜合能源項目,這本身就是過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能源行業的特點。項目投資收益率基本是水平線,但綜合能源項目隨著負荷的增長是向上翹的拋物線,因此前幾年現金流一定是不好的;綜合能源拿到的是一個壟斷的特許經營權,經營周期長達30年,甚至是永續經營的,在這種情況下,指望綜合能源項目高回報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三是重建輕用,重投資輕運營。重建輕用在能源行業是一個老毛病了,不僅在火電,也在新能源光伏、風電項目上;不僅在發電,也在電網中。綜合能源一脈繼承了重建輕用這個老毛病,重投資輕運營,以項目和資產的角度去看待綜合能源,忽視運營,其結果就是造成了大量的限電、棄電現象。
四是不重視用戶側,不去引導消費者。現有的綜合能源項目不是發電的“多能互補”概念,就是電網側的綜合能源,搞了一堆黑科技,弄了一堆示范項目,但與用戶有何益?用戶到底需要什么?綜合能源無論從發電側角度、電網側角度,最終都是要落到為用戶服務的角度的。用戶需要的服務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電力工程改造服務,包含新建、改造、增容、減容等;二是綜合能源服務和節能服務,包含分布式光伏、儲能、蓄冷蓄熱、供冷供熱、無功補償、售電和配電托管運維等;三是配電監測及信息化軟件。
但另外一個角度,用電企業一味要求更低電價一定是合理的嗎?在傳統計劃體制下,電網企業壟斷了電力銷售和用戶服務,統購統銷的銷售模式嚴重弱化了電力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導致用電企業關注焦點過度集中在單一的能源成本方面,而忽視了消費側的責任。例如用電企業從電網買電,只關注價格,而不考慮用的電是哪里來的,是什么發電品種發的,不用承擔相應的環境責任。而沒有用電企業的責任意識,沒有用電企業的主動推動,發電側供應更加環保綠色低碳的能源的積極性很難提高,也不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問題。
站在用戶的視角是綜合能源發展的唯一途徑
怎么做綜合能源?如果引用任正非的話——“如果說華為公司有哲學,就一點‘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
綜合能源不是傳統的單項能源供應,不僅是發電側的“多能互補”概念,也不僅是電網側的“以電為核心,電能替代”的概念,綜合能源涉及到了發輸配用等各個環節,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或系統,其目標是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涵蓋多能互補、電能替代、能源綜合利用、熱電聯產、新能源車替代、用戶服務、能源數字化管理等各方面的內容。傳統能源受體制影響、政策體系與產業發展不匹配等因素制約,無法實現能源發輸配用的精細化管理,以及能源使用之間的優化組合。
綜合能源必須解決核心商業模式的問題,這涵蓋到綜合能源規劃、設計、運營、數字化、在線化、數據價值化等各方面,甚至包含能源體系之外的政策制定、金融激勵、消費者意識等。
如果自身能力只能切入用戶側進行綜合能源服務,那么可以從上述總結的用戶所需的三大類服務入手進行綜合能源工作,圍繞客戶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強客戶黏性,甚至不僅是能源服務,比如碳資產管理、金融服務、廢物處理等相關服務。與客戶建立緊密的、長期的互動關系,充分開展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的互動,形成價值互聯網。
從整個產業鏈來說,源、網、荷是形成綜合能源產業鏈的三個支撐點,由于荷與網結合很緊密,我們可以認為源和網是綜合能源的兩條腿,缺一個都不能支撐起綜合能源這個大廈。有雄厚的可以尋求長期收益的資本,可以從整個產業園區的角度切入綜合能源,真正地從源網荷儲進行規劃、設計和運營,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和組合優化。
如何覺得上述兩種都太復雜,那就還是回到簡單粗暴的路線上,直接以項目為目標,以資產為核心,按照項目收益率去進行項目的投資建設,但這與綜合能源無關。
版權聲明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年05期,作者系蘇州振國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