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恩怨何時休?
本刊記者 姜黎
供需矛盾、價格起伏近兩年始終牽動著電力和煤炭兩個行業神經,2018年下半年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也給兩大行業再添變數。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計劃電與市場煤頂牛現象還會不時上演嗎?
11月13日,在2018中國電煤高端論壇上,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指出,當前煤炭電力兩個行業已經在中長期合同、煤電聯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形成了煤炭生產企業與燃煤電廠之間較為穩定的供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煤電矛盾。
但是行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也日益凸現。2016年下半年以來,電煤供應形勢從寬松轉為偏緊,部分地區緊張導致煤價大幅度上漲,電煤企業經營形勢嚴峻。與此同時煤炭不斷增強的金融屬性,國際貿易形勢的不確定性,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帶來的交易環節成本增加等諸多因素,也給電煤市場平穩運行、煤炭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提出了巨大挑戰。
國內:電煤消費增速超預期,煤炭供應向“三西”集中
國家發改委運行局煤炭處副處長劉洪波在論壇上透露,今年以來,電煤需求大幅增加,目前已經同比增加超過1.3億噸。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今年可能超過2億噸,可以說是近十年以來少見的。”劉洪波說。
2018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大增9.4%,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近日撰文援引國網能源研究院分析報告指出,用電快速增長主要是經濟持續穩中向好,電能替代力度加大,以及氣候氣溫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盡管用電量大增,但經濟增長因素只拉動了4.4%。
煤炭供應方面,2018年產量不斷增加,前三季度全國煤炭產量為25.9億噸,同比增加1.26億噸,增長5.1%;煤炭運輸也呈現增長,前三季度鐵路運輸量為17.7億噸,同比增長近10%,主要港口煤炭發運量為5.6億噸,增長2.9%。
不過,大唐集團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況世遠指出,優質產能雖然加快核準,但是受產地、環保、安全督察常態化,新投產能增速不及預期,進口煤受限等因素的影響,煤炭供應低于電煤需求,供應整體處于緊平衡狀態。
其中,山西、內蒙古、陜西三省區煤炭產量增長態勢明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產業協調部主任解春生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各自完成19.7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8.6%,較去年同期增長1.6%。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安徽、江西、四川、貴州等傳統產煤省煤炭產量出現負增長。
這意味著部分傳統的煤炭調出省變為調入省,跨省區煤炭資源調運量加大,部分解釋了鐵路運輸量出現明顯增幅的原因。
解春生說,除了產地進一步集中外,鐵路電煤發運量保持較快增長是今年的又一特點。前三季度全國鐵路發運電煤是13億噸,同比增加1.8億噸,增長16%。
具體到2019年電煤市場形勢,況世遠判斷,明年電煤市場供需將基本平衡且趨向寬松,煤炭的價格整體高位運行,大漲大跌的可能性減小,存在一定的下調空間,“政策市”特點明顯,尤其在耗用高峰期和建國70周年等重大事項保電期不排除上漲可能。鐵路運力供應總體寬松,但部分區域和時段受“公轉鐵”和港口運力轉移等因素的影響將出現緊張,政策因素會加劇電煤市場的不確定性。
國際:集中度提升,投資收縮,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不僅國內煤炭生產供應向“三西”省區集中,國際煤炭資源也有集中趨勢。
華能集團燃料公司總經理兼華能供應鏈科技平臺公司董事長趙東明指出,從產煤地來看,現在向印尼、澳洲、俄羅斯、南非等地集中;從企業來說,通過上游兼并重組,規模也在集中;從銷售模式看,除了自身生產的煤炭之外,大量企業在用資本擴大銷售規模,這三點標志著煤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他還介紹說,在“去煤化”大背景下,國際煤炭投資呈下降趨勢,煤炭價格有所回升。第一,原有煤炭企業在經歷2015年市場低迷期以后,很多都在去產能第二,投資機構受“去煤化”大勢影響,擔心未來收益,比較謹慎,但也有好的跡象出現,近期業界正逐漸建立起“煤炭是重要的一次能源”這一理念;第三,煤炭企業經歷了低點以后,目前合同數量增加,經營情況向好,但是產量、產能的提升相對較小。
趙東明認為,煤炭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原來主要考慮經濟形勢、供需問題,或者是其他有規律性的市場行為,但目前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因此也增加了研判市場的難度,把握市場更多要看偶然因素。
隨著需求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而變化的是煤炭貿易和定價模式。“定價模式逐步由固定價向貼近于現貨的指數價格轉變,定價周期越來越短。”趙東明說。
判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電、煤高質量發展任務更加艱巨
煤炭、電力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宏觀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在論壇上坦言,當前由美國發起的,尤其是針對中國的大規模貿易戰,致使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加上內部改革密度加大,造成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經濟運行進一步體現出下行壓力,于是唱衰中國經濟有加劇之勢,甚至已經蔓延到非學界領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預期。
但他強調,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大勢沒有改變,今年的預期目標能夠實現。同時,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不可掉以輕心,并提出要有戰略信心和戰略定力,更要在關鍵方面、關鍵領域重點做好優環境、增動力、補短板各項工作。
范恒山提到,當前幾大國際公認的經濟指標中國表現良好,但同時需要關注深層次的制約因素,其中包括,在各方面約束強化的環境下,創新受到一定影響。比如資金、環境,以及外部市場變化的約束導致不少企業難以創新性地開展生產經營。環境約束是“兩難”之事,深深影響到煤炭和電力企業,為達到環保要求,企業成本增加,部分已超出其平衡能力。
他認為未來應繼續大力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在長期注重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發展權利公平,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企業家精神補齊實體經濟的短板,特別是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的短板。
范恒山說:“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是沒有問題的,但只要按照市場機制運行,國有企業也應該要激勵。對企業家應一視同仁,真正使企業成為經濟主戰場的生力軍,使企業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具體到電煤領域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指出,化解煤電過剩產能任務很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30萬千瓦以下的煤電機組還有1.5億千瓦,這些機組由于承擔著供熱或者是電網支撐的作用,淘汰關停難度較大。另外,核準在建的煤電規模也較大,如果集中投產可能對電力市5場帶來一定沖擊,必須合理安排建設進度,嚴控煤電新增產能。
促進清潔能源消納任務很重。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對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80%的新能源電源集中在三北地區,但三北地區煤電機組也占總裝機容量的60%,其中一半是熱電機組,煤電靈活性不足對清潔能源有效消納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
黃學農表示,接下來要通過質量、效率、動力等三大變革深入推進煤電行業高質量發展。他特別提到,要以培育新動能為著力點,積極營造鼓勵產學研各界推進700度、630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等發電技術,推進儲能、特高壓、油氣輸電等重點技術和裝備的創新,加快重型燃機等重大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國產化,破解能源行業關鍵裝備、關鍵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
對于煤炭行業,劉洪波指出,經過近兩年的去產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目前仍處于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時期,高質量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
下一步的重點措施包括:打通去產能制度壁壘,推動過剩產能肅清、僵尸企業肅清;加快推進煤電聯營和轉型升級;繼續加大電煤供產間合作,充分發揮電煤中長期合同對穩定供需關系和煤炭價格的壓倉石作用。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