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能源互聯網建設 內蒙古以“綠”為底擘畫能源高質量發展
【核心提示】
新常態下,內蒙古要以總書記指示精神為引領,守護好綠水青山,突破資源型經濟的桎梏,將資源優勢厚植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走出一條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不僅要大力培育綠色產業、鼓勵新興產業,還要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來提升整體質量
要立足于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舊動能轉化為新動能,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不僅要給予政策性優惠,更要全方位做好產業配套服務,打造創新創業熱土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內蒙古,綠色就是內蒙古的底色。這里草原、森林面積位居全國第一,遼闊壯美,資源富饒。內蒙古作為全國能源生產輸出大省,資源型產業一度支撐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內蒙古以往靠大量生產要素投入維持的高增長受到沖擊,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存在著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等發展質量不高、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為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出了藥方。新常態下,內蒙古要以總書記指示精神為引領,守護好綠水青山,突破資源型經濟的桎梏,將資源優勢厚植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走出一條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而綠色經濟體系的核心是綠色產業體系。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不僅要大力培育綠色產業、鼓勵新興產業,還要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來提升整體質量。
傳統產業綠色化。當前,內蒙古經濟主要依托傳統產業,煤炭、煤化工和煤電等重化工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高達87.2%,占GDP的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是內蒙古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推動能源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目前,內蒙古煤炭轉化率不足40%,全區主要工業品中,電解鋁延伸加工比例僅50%,稀土原材料深加工比例不足30%,能源產業總體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要盡可能延長能源產業鏈,提高資源的深度加工程度,提升附加值。突破“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等直接輸出一次能源的老路,將轉化過程留在區內,對外輸出高附加值的終端產品,并依靠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形成終端產品精細化、高端化、差異化的新局面。重點抓住國家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石油替代戰略的政策機遇,盡快做大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產業規模,加快形成超千萬噸級的煤化工產業集群。
推動煤電產業清潔綠色發展。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煤電發電裝機占總裝機比的69%,煤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的84%,結構仍以煤電為主。因此,推動煤電行業向清潔綠色轉型,不僅是當前煤炭最清潔最高效的利用方式,更是能源安全高效低碳利用的基礎。一是要緩解煤電矛盾,使煤炭與煤電發展相協調。深入推進煤電聯動機制,合理縮短聯動周期,疏導煤電成本,解決當前煤電企業生存困境。同時進一步推動發電側、輸電側和用戶側全產業鏈的利益分配機制改革。二是優化現有煤電產業結構,騰籠換鳥。關停30萬千瓦以下不達標機組,退出的容量和騰出的負荷,鼓勵置換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清潔火電機組。三是建設健康清潔的燃煤電廠。加快現役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加強CCS與CCUS技術方面的探索和應用,通過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清潔快速地獲取煤炭產業鏈高端轉化的市場價值。四是深入推進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戰略,積極推進特高壓等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建設,積極推動我區能源外送由煤炭外送為主向煤電外送為主轉變。
推進天然氣產業健康發展。內蒙古天然氣資源量達15.16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4。從清潔能源發展的國際經驗來看,把天然氣培育成為主體能源之一,是建設清潔低碳現代能源體系的必要條件。2017年,我國天然氣市場重回年均增長兩位數的快速發展軌道,未來一段時期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我區應把握機遇,深化油氣體制改革,逐步收回油氣資源,在自治區層面進行規劃。成立區級天然氣配售公司,推動構建覆蓋全區旗縣區以上全部行政區劃的燃氣傳輸、銷售網絡,同時推進跨省油氣管網、LNG接收站等項目的建設,更好地滿足群眾用氣需求。
綠色產業規模化。內蒙古太陽能輻射總量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居全國第二;全區風能儲量10.1億千瓦,居全國之首;緊鄰京津冀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能源外送便捷。要依托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綠色崛起,推動綠色能源產業規模化發展。
穩步調整電源結構。要逐漸縮小煤電比重,加大新能源發電比重。爭取將新能源并網裝機比重由目前的30%,2020年發展至35-50%,實現電源結構由火電為主向火電為新能源發電調峰轉變。
打造新能源大基地。把新能源作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打造一批新能源大基地項目,降低新能源投資成本,集中利用外送通道輸出優質清潔能源。同時,加強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充分利用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風能、太陽能、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組合優勢,推進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一體化運行示范。
加快儲能產業發展。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促進能源生產消費開放共享和交易,實現多能互補和能源綜合利用。按同等調節效果折算,電儲能單位投資成本比抽水蓄能低30%,但在我國,電儲能目前正處于需求呼喚產品階段。我區應先試先行,緊盯國際國內儲能技術革新,引進大容量儲能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制定可行的儲能調峰電價,明確商業模式,鼓勵吸引社會投資。制定儲能管理和技術標準,規范儲能項目的發展。
推進全產業鏈建設。打造從研發到主機生產、組裝、服務一條龍的高端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支持發電企業與風電設備企業合作,提高風電設備企業產能利用率;擴大太陽能電池組件、多晶硅、單晶硅產能規模,優先建設電子級晶硅生產項目,建成我國重要的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新興產業現代化。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要把加快發展技術知識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作為推動能源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重點打造中國北方最大數據中心,建設國家唯一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推動能源互聯網發展。一是加強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能源生產消費智能化體系。積極推進智能電站、礦山、油氣田建設,支持開展智能家居、智能小區、智能工廠、智能城市建設,推動物聯網、云計算等與智能電網、儲能設施、分布式等城市能源體系融合發展。二是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智慧能源技術,建立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節約高效的平衡用能方式。配合智能風、光電站,建設智慧運行大數據平臺,實現新能源的智能化生產,加強電力、天然氣需求側智能化用能監測。建設智能化用能調控體系,實現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快速響應與精確控制。著力推進風力、光伏、煤層氣、頁巖氣等各類新能源數據整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構建綠色科技創新體系
內蒙古能源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立足于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完全推倒重來不現實。要立足于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舊動能轉化為新動能,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緊密對接國家有關部委,爭取在內蒙古規劃布局重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產業基礎和優勢,前瞻布局,在清潔能源、現代煤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稀土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繼續開展科技攻關。依托骨干企業在重點產業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優化產業資金引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發揮好政府投資基金的作用,重點投向早中期、初創期的創新型企業,加大基金投資綠色新興產業的傾斜力度。綜合運用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事前審核事后補助等方式,建立無償與有償并行、事前與事后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或到“新三板”掛牌交易。
加強高端人才集聚。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下大力氣引進急需緊缺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端復合型人才,為人才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推動我區在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科研攻關、戰略規劃設計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原創性、引領性成果。
構建綠色“軟環境”體系
大力改善優化營商環境。內蒙古不僅要給予政策性優惠,更要從構建最優的產業可持續發展環境、營造更優的人才發展環境、建設一流的宜居宜業環境、營造更加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構建綜合成本最低經營環境等入手,全方位做好產業配套服務,打造創新創業熱土。
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當前,內蒙古開放型經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較大。據了解,2018年1至6月,全區實際利用外資12.25億美元,占比不足全國的2%。對俄、蒙進出口貿易分別僅占全國的4%和50%左右,沿邊區位優勢發揮不足。要結合“一帶一路”合作框架,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區能源資源合作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和向北開放橋頭堡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推動自貿區建設。另外,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大力承接京津冀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積極融入環渤海經濟帶,發揮外需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孵化打造“獨角獸”企業。“獨角獸”公司一般指投資界對于10億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的稱謂。“獨角獸”企業是地方文化引領、創新引領、產業品牌塑造、經濟發展的穩定器,是新動能形成的重要方面。內蒙古國有企業占比較大,要利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和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有利契機,推動國企改革取得政策突破。借鑒云南、山東、山西、浙江等地經驗,系統整合全區要素、政策資源,打造綜合性現代能源支柱企業,使其成為自治區能源產業、能源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發展的領航者,著力提升我區在能源領域的話語權和掌控力。
綜上,只有以“綠”為底色,持續推進能源轉型變革,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能源經濟建設新格局,“綠水青山”才能轉化為“金山銀山”,內蒙古能源經濟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