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能源大轉型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電力市場一定要由中央統籌,而不是以省為單位。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重點不應該是管道。
電改九號文的紅利非常大,目前來看主要是在電力輸配成本監審這一塊,電力市場建設基本上沒有太多進展,我個人非常失望。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電力市場是起不了步的,所以電力市場一定要由中央統籌,而且不能以省為單位,如果現在以省為單位,將來改都改不了,中央定是統籌電力市場的建設,這是當今落實九號文最重要的方面,也是能源轉型最主要的能力所在。如果沒有電力市場的建設,剛剛我們所說的錯配問題,高效的機組代替低效的機組完全實現不了。為什么我們是做得到呢,兩大電網的輸配成本的監管第一輪完成之后,現在來看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還是可以做的,只不過大家沒有騰出手來做。第一個是電改下一步中央一定要把統籌電力市場搞起來我們需要把高效的基礎做好。第二個是電力政策交叉補貼同時兼顧低收入樣體的用電問題,普遍收入我個人認為還是要維持,加大輸配成本中間去,還是電力中間去,這是另外的一個考量了。油改我覺得沒有什么,油沒有更多的理由,只是很多地方拆分市場份額太高的企業。還有該過程中的反壟斷需要嚴密地監管市場份額,特別是占一半以上的企業的市場行為:氣改大家關心的是管道問題,我覺得氣改真正要關心的應該是城市燃氣。和電一樣,電之前是獨賣和獨買,兩頭壟斷。城市燃氣的影響力很大。我覺得重點不是管道,既不是城市的管道,也不是省的管道也不是省到市、縣里面的管道,這些措施之后,該市場化的市場,管住中間放開兩頭以后,中國現代能源體系是可以建立的,但是建立了現代能源經濟體系以后,不代表人們對能源供應和能源價格和環保之間滿意。所以如果不滿意,至少還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需求側的調整,第二條路是供給側的增加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第三條路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土鄒才能:頁巖氣革命帶來更大動力。
油氣不可再生,開采非常規油氣可以延長生命,目前我們的常規天然氣超過了50的儲采比,我們的天然氣還可以再用任50年,頁巖氣革命又帶來了更大的動力,可能在2030年會超越煤炭,2040年超越石油,迎來以天然氣為主的清潔能源的黃金發展時期,進入一個天然氣時代。全球來看,天然氣會成為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跨越中不可逾越的橋梁。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峰:從天然氣過渡到氫氣。
氫氣和天然氣的協同,氫氣可能是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建議在發展氫氣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從天然氣過渡。天然氣和氫氣的混合燃料的使用也是可行的,隨著氫氣的成本越來越低,或者是安全性變好,逐漸過渡到氫,這也是一種可能的發展方向。
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副司長李英華:近幾年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難以緩解。
整個天然氣行業發展,應該說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所有的原來存在的問題,暴露無遺。在“十三五”之前,整個天然氣行業發展雖然也是由政策引領,發展速度也很快。在“十三五”之后,我們提出來要把天然氣打造成我國主體能源之一,對推動天然氣發展發揮了作用。
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引發了天然氣需求爆增帶來的問題,讓天然氣行業的所有問題都暴露出來了。第一個是我們上游的投入不足,油價低、體制改革等因素導致了上游的投入不足,國產氣的產量還是遠遠跟不上需求的增長。
第二個是我們基礎設施嚴重的滯后,這是短板。我們的管網只有7.2萬公里,是美國的七分之一,而我們的需求是美國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以七分之一的管網支撐了三分之一的美國的消費量。
我們正在做產供儲銷的體系建設,主要是從加快國內的上游勘探開發,盡快提升國內的天然氣產量,同時加快LNG的布局、地下儲氣庫的建設以及管網的布局和建設,在加快互聯互通方面,近期我們也提出了若干的支持政策。
在未來天然氣行業發展過程中,結合能源轉型,我們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特別是近期,近兩到三年,甚至是三到四年的這個時期,我們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是根本沒有辦法緩解的。因為我們的增長是快速的,我們的設施是跟不上的,所以還要靠一些管理手段,搞好民生的保供。當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方案的項目盡快實施以后,我們的整個保供形式才能有望得到比較好的緩解,這是我們所面臨的形勢。

責任編輯:蔣桂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