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三年展望
二、新一輪電改階段性困難及原因分析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我們通常低估了十年的發展卻高估了一兩年的發展。這句話完全適用于新一輪電改的進展預計。部分地區綜合試點方案曾經設想今年進行電力市場建設總結,2019年就開始運行現代電力市場體系。現實表明,新一輪的電改經過三年努力,仍然處于現代電力市場門檻階段,重分蛋糕的難度遠遠大于高速發展過程中解決問題,因而存在電改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總結新一輪電改工作遇到階段性困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是新一輪電改的頂層設計工作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在工程學中的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統攬全局,在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電力系統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一臺機器,內部層次眾多,要素復雜,系統性非常強,牽一發而動全身,遑論電力作為社會經濟的基礎產業,涉及社會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寄希望于局部突破,出現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小崗村是不現實的,由于各個環節的阻力,局部突破必然寸步難行。
目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規劃尚未完成,市場如何布局,未來何地應建設區域市場,何地可以建設省級市場,市場的地理邊界極限在何處,這些都應由電力市場建設規劃明確回應的問題,尚無權威答案,以往市場建設積累經驗得到的有效傳承非常有限。地方政府在電改實踐過程中妥協不斷、變形走樣問題與頂層設計工作不完善有很大關系。特別是沒有完善的頂層設計,很多問題會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被人詬病的“省間壁壘”,涉及送電省和受電省多年的糾葛”,到底是受電省政府因為保護省內電力工業,還是因為外來電價格過高,到底怎么衡量環保成本,是否清潔能源遠程消納就一定合理,這些都難以從地方政府牽頭的局部市場建設試點得到答案。因此,必須要通過一定的頂層設計,在全局高度考慮改革的影響,市場模式設計的利弊,合理設置市場范圍,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推動改革。
二是新一輪電改各項內容亟需系統性設計。新一輪電改發用電計劃放開、輸配電價核定、電力市場建設、增量配網放開、售電業務放開等內容,采用的是各項改革工作齊頭并進的辦法。這種做法在初期確實聲勢很大,發動了整個行業參與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內容是存在內在邏輯的,換句話說,改革工作是具有系統性的。例如,在成熟的電力市場國家,售電業務放開大部分都安排在電力批發市場建成之后,因為電力市場的優化紅利主要來自電力批發側同時電力批發市場是零售交易的上游,上游不放水,實質上售電公司很難開展零售業務,特別是零售業務的主體又大多被優先購電制度所覆蓋,缺乏自由選擇權。部分申報售電側改革專項試點的省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批發側市場化交易上就是最好的證明。市場建設規律性的東西自然而然地就會發揮作用,綜合試點省和售電專項試點省所做工作基本相同就說明了這一點。再如發電計劃放開到底能不能夠僅用直接交易來承接的問題,從目前各地的情況看,不改變計劃調度方式,僅通過電量的直接交易并不能實現發電計劃的徹底放開,發電計劃放開比例較大地區已經出現了諸如偏差增加,計劃調度方式執行交易結果困難,大量交易結果無法通過安全校核等問題。這是由于發電計劃分配職能本身就由政府的年度電量平衡計劃制定和調度逐日執行的發電計劃分配構成,僅放開一部分發電計劃分配職能而非進行系統設計,自然難以實現最初目標。又如,輸配電價按照什么范圍進行核定與電力市場規劃息息相關,應當進行電力市場規劃后,才能確定是按照區域郵票制核定,還是采用其他方式核定,否則已經核定的輸配電價伴隨市場范圍的變化很有可能還要來一次返工。
三是對電力市場本質的定位問題并不足夠清晰。電力市場的本質是電力系統的“效率倍增器”,并不是降低電價的“大殺器”。通過電力市場,特別是電力現貨市場形成的時序電價和位置信號,不但可以引導負荷移峰填谷,提高設備利用率,還可以提高電力規劃的科學性。例如,日內負荷高峰時段電價很高,傳遞的信號是規劃能夠尖峰提供支撐的燃機等靈活電源,電網某兩分區之間聯絡線長期阻塞則需要規劃輸電線路,依據兩分區的成交價差能夠大致計算出輸電線路的收益,這樣能夠使規劃變得更有的放矢,避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甚至出現“曬太陽工程”的尷尬局面。當然,市場化帶來的激烈競爭也必然促進電力企業提高效率,產生紅利。然而,必須說明的是電力市場可能帶來電價的下降,但并非是針對全部用戶的電價普降,對于間歇用電、用電量較小的用戶,電價有所上升的可能更大,因此在發電機組構成不變、燃料成本不發生劇烈變化的情況下,電力市場可能會帶來結構性的電價調整。如果改變用能結構,引進目前成本相對較高的清潔能源,則電價上升會具有顯然的大概率。從國際經驗來看成熟電力市場基本上沒有實現電價大幅下降,甚至部分電力市場還有所上升,部分成熟電力市場覆蓋地區電價下降往往是由于頁巖氣等廉價一次能源出現造成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成熟的電力市場均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如獨立的市場運營機構、售電公司(或電力“保姆”公司)等,促進了電儲能等新技術發展,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納。如果把這些因素折成價格計入電力市場價格的評價,那么可以認為經過轉換的價格有所降低,但是用戶感受的電價沒有出現直接降低。目前,部分地區實行直接交易機制,無論電力供需緊張與否、燃料價格如何上漲,都能實現發電企業降價,這種與計劃體制下“優惠電”有近似之處的交易機制,設計失誤的思想根源,很大程度就是將電力市場作為降低電力用戶電價工具的指導思想所造成的四是監管能力建設滯后導致“市場監管”出現計劃特征加強的趨勢。由于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剛剛起步,全行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出現了很多“換湯不換藥”的所謂“監管”。其實就是原來的計劃管制職能換了件“監管”的衣服,甚至通過電改強化原來的計劃職能。例如,原來的“管理部門拍板”變成了“監管部門協調”,其實還是那個部門做的還是那件直接干預經濟活動的事。真正的市場監管需要與市場建設階段相適應的投入,其直接目的就是維護市場公平,換句通俗的話講就是“搭臺唱戲”,規則制定好臺子搭起來,市場主體公平競爭,誰在里頭“興風作浪”并且違反規則,監管機構才能出手予以懲戒,至于市場里的問題一切按市場規則解決,任何人或單位并不能直接干預市場規則范圍內的經營活動。
綜合上述原因,現代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很可能需要戰略定力,按照十年左右的時間跨度進行設計。
三、新一輪電改的展望
當然,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新一輪電改第一階段取得的成績,不能苛責推動該項工作的部門,畢竟改革的道路必然是螺旋式上升的。面對新一輪電改的轉段時刻,有必要分析第一階段的得與失,對看清楚的事情要保證“不兩次掉入同一條河流”,才能推動新一輪電改持續深化。
是讓電改成為不可逆的大勢所趨。電力體制改革本質是以電力市場化為目標導向的綜合性改革,局部調整僅僅是一定程度的計劃體制改良,單兵突進難免被其他未參與調整的計劃職能絆住手腳、停滯不前。改革過程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困難與羈絆并不可怕,最讓人擔心的是如同上輪改革那般戛然而止。如何讓電改成為不可逆的大勢所趨呢?系統性思維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首先,加快電力法電力調度管理條例等電力行業根本性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將建立現代電力市場體系、允許配電網投資多元化寫入法律法規,避免合乎文件不合法的尷尬情況出現。其次,成立專門的電力體制改革辦公室承擔改革日常工作責任,辦公室可設置在國家能源局,給予足夠的授權:對于試點地區電改問題可在征求有關部委意見情況下,作為最后下決心者,并承擔相應責任。再次,盡快完成電力市場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我國的電力市場體系具體如何組成,電力市場建設的具體目標和評價指標;然后,以系統思維協調各項改革內容,梳理不同改革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樹形改革內容的體系和分階段目標;最后,對于阻礙改革的體制問題,應敢于快刀斬亂麻,該改就改、該分就分。
二是建立新一輪電改的考核與追責制度。在新一輪電改實操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對于不符合部門職能的工作,往往以“不具備條件”“有某某不良影響”為借口,肯定改革工作本身是正確的,但是目前不做或者放到下階段做,這是“中梗阻”的一種典型表現,還有部分企業對于不符合企業利益的改革措施,在反對無效的情況下,“關上耳朵”只當沒聽到,既不反對、也不落實。這些“打左燈、往右轉”的行為,大大遲滯了新一輪改革的進程,甚至個別地區個別單位“摸著石頭上了癮不肯過河”。
針對這種情況,要盡快建立新一輪電改的考核與追責制度并且采用終身問責的方式。由前文所述的電力體制改革辦公室將中發9號文設計的“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進行細化,明確子項目、子目標、子進度、子標準,在避免部委文件與中央文件“上下一邊粗”的同時,整體設計系統性思考的具體任務分解與評價指標,甚至可以落實到相關部委有關司局,該破的破,該放的放,該收的收,該立的立,并且按時進行考核,鼓勵職能部門、責任單位敢于碰硬。對于延誤“工期”,又不能說出客觀原因的,進行嚴肅問責。只有建立了考核和追責機制,才能避免新輪電改出現“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糟糕局面出現。
三是“央地分工”,各自試點。新一輪電改經過梳理就會發現電力市場建設是諸多改革措施的中軸線,而這條中軸線的核心是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由于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會改變目前我國的計劃調度機制,歷史上除了浙江省和華東區域曾經短時運行過電力現貨市場外,我們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此,期望現代電力市場建設快速大范圍鋪開是不現實的奢望,必須通過試點,那么就要解決試點由誰牽頭問題。顯然,地方政府牽頭會進一步加強省間壁壘的制度基礎。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答案就是央地政府職能進行分工,互不交叉、相互促進。考慮到發、輸、配、售在市場功能上的不同,有于電力工業持續發展的電力管理職能分工應當是: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和監管職能應交由天然跨行政區的主管部委直接統一負責;對于作為地方基礎設施的配電網與供水供熱等公用行業一樣,服從地方規劃,配電、售電服務質量監管等工作,增量配網放開試點應完全交予地方政府。
這樣就改變了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電力管理職能簡單的“大和小”、管理權限“高和低”的關系,實現了電力市場建設試點不同環節規劃和監管的“平鋪式”設計,部委直接負責電力批發市場,地方政府直接負責零售市場。既可以消除地方政府制度性的“天然省間壁壘”,又可以推動地方政府放棄將電力作為調控產業發展的手段。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