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銷量增幅超兩成 比亞迪新能源車爆發秘訣是?
近日,比亞迪在深交所披露銷量快報。報告顯示,9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銷量分別為27903輛、20010輛;新能源汽車銷量較上月同期的21838輛,環比增長27.8%。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累計銷量分別為14.34萬輛、20.82萬輛。
9月銷量超預期 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120%
新能源乘用車:在車型方面,其中純電動12120臺,插電混12899臺,純電動比例接近一半,新車型元EV銷量5008臺,唐二代DM 6019臺,秦DM+EV 6073臺,新車型銷量繼續保持強勢。據統計,1-9月累計銷量13.5萬臺,9月銷量超預期,全年21萬臺目標可期。
新能源客車:9月客車銷量2700臺,環比8月963臺大幅提升,1-9月累計銷量0.78萬臺,同時四季度將迎來客車旺季,客車銷量有望環比繼續提升。
繼新造型在宋MAX上取得成功后,新能源乘用車元EV、唐二代PHEV陸續上市并在7月份開始放量,7月銷量1.78萬,8月銷量2.1萬,9月銷量2.5萬,環比持續走強,其中唐、元在手訂單均在1萬臺以上,展望四季度隨著搭載“Dragon Face”的秦pro、宋DM、唐EV陸續上市,四季度有望維持在月均2.5萬臺水平,全年新能源乘用車目標21萬銷量可期。
下半年政策形成利好 盈利回升明顯
事實上,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下半年開始迎來爆發主要得益于政策調整帶來的利好。
上半年由于補貼在2017年的基礎退坡30%、純電動車型電池由磷酸鐵鋰切換三元體系導致成本提升、從而業績下滑較大,但下半年隨著過渡期政策利好公司,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政策相比2017年不降反升。
隨著新車型快速放量疊加新能源客車下半年放量,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有望環比大幅提升,預計公司全年凈利潤接近30億,公司預告Q3單季度凈利潤8-12億。產能利用率方面,銷量提升帶動公司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公司乘用車80萬總產能,17年總銷量35萬,2018年銷量有望達到50萬輛。長期來看,雖然補貼持續退坡將帶來業績壓力,但公司為雙積分政策最受益廠家,有望將先發優勢轉變為實際業績增量。
動力電池布局領先同行 能與寧德時代扳手腕
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最大的優勢也在動力電池方面。為了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比亞迪在動力電池的產能的布局上也在加快推進。
目前深圳和惠州工廠的動力電池產能16GWh(一半三元),而青海新建產能24GWh已經開始投產,預計今年底達到6GWh,明年達到12Gwh,同時比亞迪近期公告與重慶璧山區政府再簽20Gwh動力電池項目,新動力電池產能投放的速度和規模也遠超同行。
從技術端而言,比亞迪乘用車動力電池目前已經全部切換為三元系的NCM523,憑借行業最早的技術積淀和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比亞迪也是未來最有可能跟CATL掰手腕的中國廠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滿足自身需求,比亞迪也在積極拓展電池外供。公司7月與長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拉開電池外供序幕,同時東風汽車目前也是比亞迪供貨,同時公司已經在接觸國際汽車廠商并取得進展,雖然短期較難貢獻業績,但是電池外供局面一旦打開,比亞迪整體發展態勢將會打開新的局面。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