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進入新能源出租時代 能否超越“深圳模式”?
就在人們歡度2018國慶黃金周的時候,上海出租車行業迎來了一件大事:80輛榮威Ei5純電動出租車(共將推出350輛)在國家會展中心旁舉行了發車儀式,由強生、大眾、海博、錦江等四大公司優秀駕駛員將組建成立專屬車隊,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保駕護航”。
說起新能源出租車,上海市民其實不會感到陌生——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就有1300余輛各類新能車輛投入示范運行,其中包括了負責VIP接待的90輛燃料電池轎車(上汽集團提供了68輛)和350輛在園外運營的別克LaCROSSE君越Eco-Hybrid油電混合動力出租車(由上海巴士出租汽車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不過,隨著世博會的結束,這些新能源車輛也陸續被廠家回購,迅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中國電動車充電技術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鄭甲兔曾指出,新能源汽車知識的普及力度不夠、電動車性價比不高等問題也是阻礙電動(出租)車在城市中推廣的因素。“我們做過調研和走訪,許多司機對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效益比較擔憂,雖然用電比用油便宜,但是充電時間長,而且以目前電池的使用壽命看,3-5年就要更換,成本至少5-7萬元,這些是司機對電動車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此外,從我們的調查看,在使用過程中,電動車車主對于充電設施的使用,如何時充電,怎樣充電更合理等問題不夠了解。”
當然,也有分析指出,上海之所以沒能像深圳那樣將大運會新能源示范車輛延續下來,并且進一步成為電動出租車市場化運行的“樣板”,一方面是由于當時的政策(與北京奧運會示范運營相似)過于看重示范效果,而沒有考慮到長期運營所需的市場化條件(對司機和運營商有吸引力的收益和補貼、豐富的快充電站、合理的乘坐價格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后來把推廣重心轉向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再加上部分經銷商的渲染,讓滬上百姓對于純電動車輛(在續航里程和充電形式等)更加望而卻步。
不過,這不意味著沒有城市敢于“吃螃蟹”。
“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2016年初,山西太原將全市的8292輛傳統出租車(大多為天然氣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出租車,這不僅給“2+26”城市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帶了個好頭(其中包括北京市新增出租車應全部更換為電動車,其他城市積極推進出租車更換為電動車或新能源車),還順帶為當地帶來了比亞迪的建廠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可以提供約5000個就業崗位),這顯然十分符合陜西省借推廣電動車、發展電動車產業從而完成產業轉型的主要訴求。
太原市有關部門算了一筆賬:一輛出租汽車相當于10輛社會車輛的排放量。通過更換純電動車,太原全市8292輛出租汽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萬噸,減少一氧化碳21176噸、碳氫化合物2451噸、氮氧化物3478噸。而從拓展用電市場來說,8292輛純電動出租汽車年用電量可達2.78億度,也有助于實現煤炭清潔利用并延長煤電產業鏈。不管是從節能減排、打造“綠色交通”城市名片的角度而言,還是從圍繞“煤—電—車”產業鏈做文章的角度而言,太原市都可謂一舉多得。
從這兩年的運營經驗來看,盡管太原市在推廣電動車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公交車領域滯后、冬季充電受環境影響明顯、充電樁布局滯后等),但這樣一個綜合實力并不算突出的城市,能在短期內完成近萬輛電動出租車的更換并保障平穩運營已屬不易。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太原市的“出租車全面電動化”并非“上面大筆一揮、下面執行了事”,而是經過一系列論證與調研之后,才以“政府主導、明確的領導、管理與協調機制”正式推進,從而實現了在新一輪電動車推廣的成功“逆襲”。
而太原市學習的主要“參照”,正是我國純電動推廣的“開路先鋒”——深圳市。
恰好就是在今年國慶前夕(9月28日),深圳巴士集團將其在深圳地區最后一批紅色出租車(市民俗稱“紅的”)升級為了純電動出租車(俗稱“藍的”),這意味著該集團在深圳地區的4681臺出租車全部置換為純電動出租車,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純電動出租車運營集團。
深圳市民或近年來經常去鵬城的朋友一定會留意到,街道上的“紅的”越來越少,而“藍的”越來越多。實際上,隨著時間進入2018年的最后兩個月,深圳也進入了“全市出租車輛基本實現純電動化”的最后“沖刺階段”——截至9月底,深圳市投放純電動出租車20114輛,純電動率已達93.85%。
當然,從0%到93.85%這個過程并不輕松。
深圳巴士集團和比亞迪(分別出資1100萬元和900萬元)于2010年成立深圳市鵬程電動汽車出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程電動”)搶吃“螃蟹”的時候,同樣遭遇了種種困難:例如充電設施匱乏導致車輛長時間排隊充電,由此造成的運行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到公司的運營;由于司機收入得不到保障,為了穩定駕駛員團隊,鵬程電動沒有采用傳統的“份子錢模式”,而是采取了司機領固定工資+業績(以運行公里數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的制度,這對成立之初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此外,由于初期對車輛技術特性了解不足,運行效率相對較低,使其車輛維保成本一度居高不下。
一位當年為鵬程電動提供售后服務的比亞迪技術人員向《電動大咖》坦言,當時無論是出租車公司還是的哥對于電動汽車都非常陌生,為了打消他們的疑慮甚至是抵觸情緒,比亞迪不僅組織各種活動幫助駕駛員熟悉電動出租車的特點及使用技巧,并且在售后服務方面做到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問題隨叫隨到、及時解決”。而比亞迪也在配合電動出租車運營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用戶的真實需求,對產品不斷加以改進升級。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尤其是出租車專用)充電配套設施得到了不斷完善,這就為運營效率的不斷提升提供了保障,而鵬程電動也摸索出了更趨合理的運行路線和時間分配機制。而當充電設施配套保障和維保系統建立起來之后,而各方面也是通過市場運作來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從而發展到了如今穩定健康的運營狀態,并為深圳市出租車全面電動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動大咖》了解到,到2018年底前,深圳將新增并投運6100個出租車專用充電樁,使其總數達到11571個,進一步保障車輛的充電服務。與此同時,深圳巴士集團還啟動了啟動了智慧場站的建設,一方面,可以解決出租車行業“停車難、用餐難、如廁難”的老三難問題,從根本上改善出租車從業人員的工作狀態;另一方面,還要把綜合場站打造為“電動汽車生態圈”與“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便利,在滿足了維保、充電、辦公的基本剛需下,增加了餐飲、住宿、便民服務、娛樂休閑等多樣化功能,深入挖掘場站的商業價值。
如今,在“深圳模式”的“星星之火”鼓舞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嘗試出租車電動化:
2018年6月27日,南寧市首批300輛純電動出租汽車正式投放使用……
2018年9月30日,陜西省安康市首批200輛新能源純電動出租車正式投入運營……
2018年9月30日,100輛純電動出租車在烏魯木齊投入運營……
借力“進博會” 能否重振“世博車”風采?
這些還僅僅是一個開始……而相比起其它二三線城市來說,上海“野心”顯然更大。
《電動大咖》了解到,進博會期間,350輛上汽榮威Ei5純電動出租車將全面入駐場館各服務站點,每天12時30分至20時30分接受調派指令,其它時段承接揚招等站外業務。
相比途安出租車,這款由大眾交通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出的榮威Ei5出租車具有更舒適的乘坐空間和更寬敞的載物空間,其滿電的續航能力在260-270公里左右。考慮到車輛經常重載以及加開空調等因素,單班車駕駛員每天至少要充一次電,而雙班車駕駛員在交接班前還需要再充一次電。
強生出租業務調度分公司經理湯健表示,榮威Ei5純電動出租車的慢充約需5.5小時充滿,適合夜間休息時選用;而快充40分鐘到50分鐘,可充電至70%到80%,便于在運營期間見縫插針。據估算,與燃油出租車相比,新能源出租車百公里燃料成本將下降77.5%左右。
據大眾交通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楊國平介紹,該公司的新能源出租車上全部搭載了大眾出行最新的智能后視鏡終端:該設備整合了來自96822服務熱線、大眾出行app和小程序等多個訂車渠道的信息,讓司機營運即上線,一鍵應約,將更方便乘客通過電話和手機APP約車。此外,大眾出行還將結合新能源車的特點,根據續航電量進行智能派單,確保行程不會受到電量不足的影響。安裝在后視鏡上的前后雙攝像頭,具有錄音錄像功能,可通過后臺終端全程監控服務質量,保護乘客安全。
據悉,這批新能源車還具備記錄后排車門開關次數等智慧功能,使得司機的營運過程更為透明,業務差數更方便管理和統計。
在充電方面,除了遍布全市的公共充電樁之外,各家運營公司也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如強生出租去年底和國網(上海)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充電可享優惠價;國家電網在滬建有12個大型充電場站(含3360個充電樁),遍及國家會展中心、迪士尼和兩大機場等處。隨著出租車行業受到多家充電樁企業青睞,充電障礙有望繼續減小。
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門曾表示,到2022年,上海出租車的電動化率預計將達到80%,而上汽乘用車公司集團銷售部高級經理陳樺也透露,“在上海投放更多純電動出租車,已明確列入明年的發展計劃。”
隨著新能源出租車的出現和增加,相應的配套服務自然需要跟上,而北京的純電動出租車專用揚招站、深圳的智慧充電場站顯然是值得上海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遙想當年,世博出租車的車容車貌、服務質量都是值得稱道的,至今還令許多上海市民懷念不已。當前,出租行業遇到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在車輛體驗、服務體驗方面遭遇了網約車的巨大挑戰。而隨著進博會的舉行,上海市有關部門顯然將其視作重新擦亮滬上出租車品牌的難得機會。
針對出租汽車服務頑癥,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一方面將繼續加大對博覽會區域、機場火車站樞紐站點、商業旅游聚集區等地的市場整治;另一方面,上海市運輸管理處還編寫了《出租汽車駕駛員“進口博覽會”服務手冊》,內容主要包括出租汽車規范服務知識、進口博覽會基本情況介紹、服務禮儀知識等三部分,并發放給了本市所有巡游出租經營單位、網約車平臺企業。各出租汽車企業正在組織駕駛員進行安全服務培訓,強化駕駛員規范運營服務知識、禮儀知識等各項內容。
而大眾出行也啟動首期“金牌司機服務培訓”并發布15項大眾出行金牌司機服務標準。該培訓從企業文化、體能、服務禮儀、職業技能、安全機務等多項內容入手,旨在打造一支大眾出租車的“王牌之師”,樹立行業標桿。大眾出行希望通過這一對司機服務的專業系統培訓,擦亮出租車這張上海“城市名片”,為即將到來的進博會提供更加專業、優質的出行保障。
寫在最后
相比起家用電動汽車,純電動出租車似乎沒有那么多的話題性。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一座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究竟有多高,出租車中新能源車型的占比恰恰是非常直觀的指標——這至少說明了當地有關部門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的決心,因為出租車數量巨大,為保證其運行必須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及其配套企業,否則是很難長期、健康地發展的。
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陸斌日前在接受《電動大咖》采訪時也強調,(包括出租車、網約車在內)B端市場對于培育新能源汽車用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均一臺車一天至少是15單,那就意味著每天有15個不同的人會體驗到新能源產品的優勢,這樣(對于用戶的)‘教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電動大咖》看來,出租車行業是一塊很好的“試金石”,如果電動汽車能夠在這里“如魚得水”,那么在家用車領域中出現并備受關注的許多問題,也就有希望迎刃而解了。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