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池送車?”真的不能一笑而過
目前,電動汽車所用動力電池的壽命一般為5-8年,這意味著2009-2013年期間首批投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已經進入了“退役”期。
問題隨之而來,換電池的費用之高昂,已經超出了當初補貼時代的買車價格。有人笑談“買電池送車”,其背后或許是深切的無奈。
電池高價之謎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有車主花費6.5萬元購買了一輛奇瑞EQ型電動車,由于車輛泡水導致無法正常啟動,技術監測顯示已無修復必要,需要花費6.9萬元更換電池包,價格比買一輛新車還多4000元。
隨后,有記者走訪多家4S點,北汽新能源方面介紹道,EU5 R500智風版車型廠商指導價為22.065萬元,補貼后價格為12.99萬元,續航里程達416公里,質保8年15萬公里;同時,電池衰減超過20%,可免費更換。“如果更換整個電池包,其價格基本接近補貼后的裸車價格。”
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在整車成本比例較大,成為消費的不平衡點。
據麥肯錫2017年1月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動力電池平均成本為1500元/kwh。按此成本來看,以一輛奇瑞EQ為例,按照23.6kwh電池容量來算,該車型動力電池的整體成本為3.54萬元;若以一輛電池容量為53.6kwh的北汽新能源EU5 R500車型來算,其動力電池整體成本則高達8.04萬元,占到補貼后裸車價格的61.9%。
在此基礎上,加上維修費、工時費、4S店運營成本等各項費用,更換一整組動力電池所需的費用接近甚至超過補貼后的裸車價格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何緩解成本?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或許車輛保險成為一個似乎可以緩解壓力的選擇,但這一選擇究竟是真有實效還是雞肋?
在當前的保險險種中,并沒有專門針對電動汽車的保險,而是完全參照傳統燃油車購置保險,并且按照車輛補貼前的廠商指導價進行繳納,如此一來,導致車險的繳納基數偏高。
此外,各大汽車廠商也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進行質保服務。如,北汽新能源部分車型質保8年15萬公里,部分車型電芯終身質保;比亞迪2016年以后車型給予電池8年15萬公里、電芯終身保修承諾;剛剛上市的東風日產軒逸純電車型,8年20萬公里的電池衰減質保;啟辰晨風回購價不低于5.5萬元,電池每衰減10%降低1萬元回購費。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開發新模式也是一條道路。如北汽新能源從去年開始率先在全國幾個城市布點,進行“換電站”的服務,在出租車行業取得不錯反應后,今年將“換電”模式試點推廣到了北京的純電動私車領域。
至于新造車企業,更是將此列入了研發范疇。新造車車企的代表蔚來,計劃在2020年全國建設超過1100座換電站,希望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心區域讓車主實現“3公里范圍內換電”
新模式究竟能帶來這樣的成效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買電池送車”給消費者帶來的是不便,給市場帶來的卻是產業滯后、整車淘汰帶來的反思。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