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ERP環境下的效益審計
一、理解ERP與效益審計
(一)ERP的概念
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它是一個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共享與利用的系統。ERP通過信息系統對信息進行充分整理、有效傳遞,使企業的資源在購、存、產、銷、人、財、物等各個方面能夠得到合理地配置與利用,從而實現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
(二)效益審計的本質
效益審計在各國的審計實踐中早有探索,對其進行國際性的系統闡述是在1986年最高審計機關第十二屆國際會議發表的《關于績效審計、公營企業審計和審計質量的總聲明》中,效益審計被定義為是對公營部門管理資源的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作的評價與監督。
二、ERP環境下開展效益審計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其對策
(一)機遇
ERP系統會對企業管理加以提升,效益審計從而可以行之有效地開展。因為ERP系統不僅僅是企業業務運行的平臺、企業管理的工具,同時也可以作為效益審計的工具,效益審計借助ERP環境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一般而言,一個企業成功實施ERP后,主要會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改善:
1、系統運行集成化
ERP系統實現了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消除了企業中信息孤島的現象。集成一體化運行后,能夠達到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控制經營風險;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減少壞帳、呆帳金額;提高工作效率等作用。
2、業務流程合理化
ERP系統可以在改善管理績效方面得到很好的表現。ERP的實施一般都必須對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因此,ERP應用也意味著企業業務處理流程趨于合理化,并實現了ERP應用的最終目標,既企業競爭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企業面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大加快;客戶滿意度顯著改善。
3、績效監控動態化
ERP系統為企業提供豐富的管理信息,以便企業管理者進行企業管理和決策。企業通過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建立一套動態監控管理績效變化的報表體系,為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使管理者提高決策的效率,并且即時反饋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二)挑戰
1、審計的難度加大
復雜的ERP系統使得系統控制和審計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但是,對于大型的ERP系統,幾乎沒有人能夠對整個系統的功能和每個模塊的特點具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2、ERP系統業務流程的控制具有風險性
ERP系統的使用涉及到整個企業的業務流程,高度集成的功能和系統使用戶無論在企業的哪個角落都能獲得訪問系統并且控制或改變重要業務參數的可能。顯然,ERP系統的特點一方面使企業員工以更大的靈活性去處理問題、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如果對這種靈活性缺乏有效的控制,那么ERP的高度集成性和分布式的系統技術結構同樣會為企業帶來風險。
首先,ERP系統中高度集成的功能模塊使得任何一點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模塊的正常運行。舉例來說,在分銷模塊中采購定單的下達將同時會有相應的確認信息在成本管理模塊和現金管理模塊中產生。這種在線實時功能使得在某一數據輸入點數據輸入錯誤或模塊發生問題時將會把這個影響迅速擴散到系統的其他功能應用上。其次,傳統的ERP系統采用的是客戶端/服務器結構。這種分布式的結構使企業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獲得業務集成管理功能。但是,這種分布式的技術架構使系統管理的難度增大,系統更容易暴露在有意和無意的系統攻擊的風險中。
(三)效益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1、充分利用系統數據集成的優勢
由于對原有手工業務流程的重新設計,ERP系統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企業的業務流程。在ERP系統實施以前,許多企業基于計算機的業務系統,基本都是圍繞某一業務功能或者是職能部門運行的,比如銷售系統、采購系統和財務系統等。這些系統都不是基于跨部門的流程來設計的,各個系統互不關聯,形成信息孤島。ERP系統實現了從采購到付款、訂單的獲取到發票的開出等業務集成,實現了跨職能部門的業務處理。在這種系統數據高度集成的條件下,效益審計的審計線索來源單一、清晰明了,杜絕了多個數據源數據不一致的現象,審計人員不需要再從多個系統獲取數據,而是僅由一個系統就能得到所有數據。
2、充分利用系統的預算控制及數據分析工具
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流程都通過ERP系統來實現,系統本身的運行實際上就是工作流的運行。為了滿足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需求,ERP軟件本身提供了預算管理功能,審計人員利用這種預算管理功能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效益審計,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另外,ERP系統中記錄了大量的、充分的、詳盡的原始數據,并且系統本身也提供很多標準報表及報表編輯分析工具,審計人員可以直接利用系統標準報表及報表分析工具,進行數據查詢和分析。
3、提高審計人員對ERP系統的應用能力
ERP系統功能強大,業務模塊眾多,必須熟悉ERP系統,才能更好地開展效益審計。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加強對ERP系統的學習,最好是從ERP系統實施開始就有審計人員參與項目,實踐證明,參與ERP項目實施的人員往往是對ERP系統掌握程度最高的一批人。并且,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財務模塊,還要熟悉其他模塊的內容,如物料管理、銷售分銷、人力資源、系統管理等。只有這樣,在ERP環境下,審計人員才能更大限度地開展效益審計。
4、必須對ERP系統本身內部控制的完善程度進行評價
效益審計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審查評價單位各項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適當和有效。各項控制制度如果健全,那么就為提高經濟效益創造了前提條件。ERP系統使企業所處的內部風險環境發生了變化。ERP系統的實施優化了業務流程,減少或合并了業務流程中重復的、不增值的環節,原有的基于手工作業流程的內部控制體系會發生變化,過去手工狀態下的控制風險,由于ERP系統的引入而變成了系統控制風險,如服務器死機、網絡癱瘓、系統權限管理不嚴、流程控制點缺失等情況。為防范這些問題,效益審計必須對ERP系統各項控制環節進行定期的審核,這些環節包括:業務流程、權限控制、軟硬件環境管理、數據備份等各種跟系統運行有關的內容,評估其系統控制風險的情況,并出具報告以作說明。特別是對于在美國股市上市的企業,為達到《薩班斯法案》404條款的要求,效益審計的這種審計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三、ERP環境下效益審計的開展
效益審計包含了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三部分內容,在ERP環境下,每一部分內容都有不同的實現方法。筆者將結合ERP系統的功能,對這三部分內容如何開展進行闡述。鑒于ERP軟件在功能實現上存在的差異性,為了便于說明,本文以在ERP軟件業處于領先地位的SAP(R/3)系統作為模型進行介紹。
(一)經濟性審計
所謂經濟性就是在滿足需要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花最少的錢。比如說,采購固定資產,花5000元能買到一臺電腦,花4000元也能買到同樣性能的電腦,那么花4000元就體現了經濟性。企業在管理活動中,為了達到經濟性的目的,都將財務預算制度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務約束機制。ERP系統也為企業提供了制定預算的功能,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執行預算,避免了以往預算執行的隨意性。
對于經營性支出預算,SAP系統中的基金管理模塊可以實現預算控制。該模塊中,將企業所屬部門(科室)的職能范圍定義為基金中心,作為預算控制的基本組織單位,基金中心也具有層次結構,跟企業本身的組織結構可以匹配;將預算控制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內容,如辦公費、差旅費、水費、電費等等定義為承諾項目。企業可以根據基金中心與承諾項目組合的預算結構來制定預算。示例見表1:
表1
對于資本性支出預算,SAP系統的項目管理模塊可以實現預算控制。系統可以根據工程分解結構將一個大的項目分解成子項目,子項目可以再往下分解,這樣就形成了層次清楚的項目體系。在項目的預算管理中,大項目的預算可按工作分解結構進行細分,形成每個子項目的預算,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項目預算層次體系。示例見表2:
表2
基金管理和項目管理兩個模塊,都可以進行實時的預算控制,即:超預算支出時,業務操作凍結。系統中可以設置”可用性檢查“,在實際業務處理中,如果支出的實際發生值達到預算值的90%(此值可由企業自定義),系統會出現警告信息,提示即將超過預算;如果支出的實際發生值超過預算值時(或由企業指定超出預算的比率或絕對值),系統便會出現錯誤信息,并對該筆業務的記賬進行凍結,不允許操作。這樣,預算就從紙上談兵,變成了實打實的控制。
系統的這種預算控制功能,有利于效益審計的開展。為了保證企業運營的經濟性,從財務預算到資本投資預算,審計人員必須參與其中,評估預算制定的合理性、經濟性,做到事前控制。預算確定后,審計人員也要監督系統預算設置的正確性,避免預算輸入的疏漏。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審計人員可以利用系統提供的預算與實際比較報表,跟蹤預算執行情況,評估費用支出及資本支出的預算完成趨勢,發現問題應及時反饋,提出建議。當出現需要增加預算的情況時,審計人員應該據此分析原因,評估其合理性,出具審計意見。
效益審計以ERP系統為基礎,就可以實現”事前有預測、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評估“的機制,保證企業運營的經濟性。
(二)效率性審計
所謂效率性就是花一定的錢得到的回報越多越好。比如說,花100元得到200元的利潤,就比花100元得到150元的利潤更具效率性。在財務分析時,常用來分析企業經營效率性的是經營能力比率和獲利能力比率。經營能力比率有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獲利能力比率有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利潤率等指標。
SAP系統有一個獲利分析模塊,可以從業務的各個方面(比如產品、客戶、定單和它們的任意組合) 及任何組織層次(比如銷售部門或事業部)對它們對經營利潤的總體貢獻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SAP系統中的”特征“是指所要分析的業務對象,”值字段“是指所要分析的一些要素。一系列特征的組合構成一個多維空間,使獲利能力分析更有深度。除此之外,SAP系統還提供了大量的查詢工具和標準報表,方便用戶獲取數據,另外,系統還有報表編輯工具,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定義報表的內容、格式等等。
圖1
在SAP系統的獲利能力分析模塊及查詢、報表等工具的支持下,對企業運營數據進行分析,努力幫助企業提高運營的效率性,將是效益審計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審計人員必須掌握財務分析方法,并形成有自己企業特色的財務分析理念,確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分析指標標準,比如說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達到多少才能體現效率性,審計人員應該有個標準。其次,審計人員必須介入獲利能力分析模塊的實施,提出對效率性分析有所幫助的需求。另外,審計人員還必須熟練掌握報表查詢編輯功能作為工作的輔助工具。
(三)效果性審計
所謂效果性就是實際得到的結果達到當初期望的結果的程度,超過期望,效果就好,反之就不好。在效益審計中,進行效果性評價是非常困難的,除了主觀預設的結果外,還要考慮客觀因素的影響。在ERP系統中,效益審計僅僅能獲得數據信息,客觀因素只能由審計人員結合其他方面的分析和審計經驗去判斷。
SAP系統提供計劃的功能,用戶可以在系統中制定企業整體財務收支計劃,生產部門的生產計劃,銷售、管理等各部門的收支計劃以及某些項目活動的計劃,計劃可以按年度及月度制定,用戶可以使用系統提供的”計劃/實際比較報表“查詢計劃完成情況。
完整細致的計劃制定,標志著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效益審計的開展,有利于對效果性的評價。在ERP環境下,審計人員能輕易地獲取計劃數據和實際數據,甚至于歷史任意時期的數據,方便地進行比較分析。審計人員對效果性的評價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ERP系統中查詢”計劃/實際比較報表“,評估計劃完成效果;其次,查詢以前年度的實際情況,比較分析,進行縱向評估;再次,以部門為單位進行審計時,將不同部門進行比較,進行橫向評估;最后一點,前文也提到了,在ERP環境下,審計人員還必須審計ERP系統本身的效果性,評估系統本身內部控制的完善程度。
綜上所述,在ERP環境下開展效益審計,對審計人員即是挑戰又是機遇。最后需要強調兩點:一是效益審計作為一個審計項目整體,在實際工作中不能人為的割裂為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項審計;二是企業管理層要給予審計人員以支持,使其在ERP系統中有足夠的查詢權限,否則效益審計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
[1]戴 暉:《試論經濟效益審計》,《廣東審計》雜志電子版2000年第十二期。
[2]孔祥云 吳寶成:《ERP實施效果的評價》,《電子與信息化》2000年5月。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