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后價格相當時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買誰?
除北京不把插電混動汽車當著新能源銷售享受補貼等政策外,其余地方針對插電混動汽車都是當新能源進行相應的補貼。2018年,針對插電混動車型在純電模式下能續航大于等于50公里以上車型,才享受2.2萬元國家補貼,而純電動汽車在2018年針對續航在150公里以上的車型(每50公里一個階段)才有分別1.5萬元、2.4萬元、3.4萬元、4.5萬元和5萬元的國家補貼,續航超過400公里車型也僅有5萬元補貼。那么,北京之外的消費者究竟是買插電混動好還是純電動好?
插電混動和純電動痛點是貴和續航焦慮
從車型數量來看,目前插電混動車型其實沒有電動汽車那么豐富,于是導致購買插電混動的選擇性沒有純電動汽車豐富。同時,插電混動沒有電還可以靠發動機燒油行駛,而純電動沒電了只有等待至少半個小時以上快充電才能繼續行駛,充電比加油時間更長。在日常使用環節,駕駛電動汽車不敢去太遠的郊區,而駕駛插電混動就沒有如此焦慮。
從7月插電混動車型銷量來看,比亞迪秦、榮威ei6、比亞迪宋DM和榮威eRX5等插電混動車單月銷量都超過2000輛以上,并且有很大部分是限購城市的私家車消費者購買。購買插電混動的消費者想必一定是擔心純電續航焦慮才購買的,盡管插電混動補貼少,最后購買價格可能比純電動還高,但至少不用擔心續航里程且土路中沒法開車。
補貼后相同價格選插電混動還是純電動?
我們以秦新能源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對比來看,插電混動秦兩款車定價定價為18.59萬元和20.99萬元,而秦電動三款售24.07萬元、25.07萬元和26.07萬元,我們以廣東用戶購買新能源為例,按照插電混動補貼標準,消費者購買秦插電混動只能補貼3.3萬元,最后價格是15.29萬元和17.69萬元;而購買秦(續航400公里)純電動享受國家和廣東地方補貼加起來是7.5萬元,而購買秦純電動售價是16.57-18.57萬元。
由于插電混動價格更低,即使補貼更少的情況下,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補貼后的價格有重合,購買秦插電混動頂配才17.69萬元,而購買秦純電動中配補貼后是17.57萬元,價格相當。前者不用擔心續航里程長短,而后者工信部續航里程也就400公里,在實際綜合路況下駕駛可能也就320公里的續航。
那么,補貼后成交價相同情況下是買插電混動好還是純電動汽車好?從7月銷量來看,秦插電混動當月銷售4068輛,而秦純電動7月銷售551輛。可見,同樣的價格下還是更多人愿意選擇插電混動而不是純電動,因為純電動有續航里程限制,而插電混動卻不用擔心續航里程,即使實際油耗可能并不那么低,因為電池放在后備箱并不輕。
插電混動后期油費和保養成本高于純電動
據統計,工信部公布的秦插電混動百公里油耗只有1.2L,盡管這個油耗必然是忽悠人的,也是很多購買秦插電混動車主不可能實現的低油耗,但至少不用擔心續航里程,可以加油行駛,而秦純電動沒電必須充電至少1.5小時才能充滿,誰愿意在快充下都要等1.5小時,且很多地方還不方便充電。
在補貼后價格相當的情況下,究竟是買純電動汽車還是插電混動汽車,想必有了答案。我們依然以秦插電混動和秦純電動為例,插電混動的秦比純電動百公里加速快了2秒,其余配置差不多一樣的情況下,秦插電混動很多配置還是選裝需要另外加錢,而秦純電動卻是標配。
在后期使用成本方面,插電混動加油要錢,日常保養比純電動貴;盡管純電動充電需要錢,但是充電的電費絕對比插電混動的油費低。秦插電加滿一箱油綜合路況下可以續航800公里,而秦插電充滿電也只能綜合工況下續航300多公里,且再次充電即使快充還需要1.5小時等待。
寫在最后
在補貼后價格相當的情況下,雖然插電混動后續油費和保養費用依然比電費高,且購買插電混動車型的消費者一般不會去充電,但絕對沒有續航里程焦慮。除北京對插電混動不能享受新能源補貼政策之外,其余地方消費者在面對插電混動和純電動選擇時,如果補貼后價格相當的情況下,建議還是選擇插電混動更好!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