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新能源崛起 充電樁何去何從?
如今,綠色制造是全球制造業的升級主題,新能源使用率逐漸提高,作為新能源的排頭兵,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供給——充電樁,同樣前景光明。
實際上,當前國內充電樁保有量遠遠滿足不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需求,充電樁市場需求缺口巨大,這也為自動化行業帶來了新機遇。
政策拉動市場穩增
近幾年,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和標準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其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提出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補貼力度,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中央基建投資資金適度支持。
(來源:gongkong®市場研究)
其次,市場剛性需求持續旺盛。隨著政策的拉動和市場機制的完善,充電樁市場增長態勢更為強勁。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促進聯盟(簡稱“充電聯盟”)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充電樁數量達45萬個。該聯盟成員單位累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1.39萬個,2017年新增公共充電樁7.27萬個,增長51%。
(來源:充電聯盟)
2017年全年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月6054個,相較2016年月均增長量下降1000多個,增速稍有放緩。
(來源:充電聯盟)
截至2018年5月,充電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6.6萬個。
2018年1月-5月新增公共充電樁5.23萬個,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05萬個,相較2017年前5個月,增速大幅提高。
(來源:充電聯盟)
自動化行業迎來新機遇
充電樁市場的穩定發展為自動化上下游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一方面,部分電力企業正在向市場輸入充電樁設備,如ABB、西門子等;另一方面,自動化行業也充當了充電樁產業的設備生產供應商,如德力西電氣、福祿克等;第三方面,是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充電整體解決方案,如施耐德電氣、菲尼克斯電氣等。
首先,從充電樁的組成來看,充電樁主要由樁體、電氣模塊、計量模塊等部分組成,一般具有電能計量、計費、通信、控制等功能。
其中涉及到接觸器、斷路器、儀器儀表等電氣元件,以及現場總線、工業通信、物聯網等工業互聯解決方案,充電站還包括開關柜、變壓器、監控設備等組合式電氣設備。
其次,是平臺管理方面。充電樁的各系統的整合、充電運營監控等都需要實現線上管理,這就需要工業互聯網平臺。
gongkong®研究表明,當前充電樁產業正處于盤活平臺的階段,市場保有量增多,但產品本身和安裝價格走低。
國內市場,格局漸變,雖然國網公司、特來電、星星充電以及中國普天等四大運營商仍舊占據了85%的主要市場份額,但市場集中度也有所下滑,上汽、比亞迪、特斯拉等車企緊隨其后,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搶占市場,同時也不乏西門子、ABB等電力巨頭爭相前來分羹。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興模式正在涌現,比如曹操專車與萬馬合作,打造新能源網約車新模式。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