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亟需降低成本
政策導向明確,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持續高增長
2018年2月, 財政部發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政策,通知中公布了新的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并規定6月11日前為過渡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行業迎來搶莊行情,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79萬輛和6.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5.0%和117.4%,預計二季度仍將持續高增長。2018年4月1日,我國汽車行業雙積分政策將正式實施,將覆蓋國內最大部分的乘用車生產企業(年產3萬輛以上)和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雙積分制度,將倒逼乘用車生產企業加大節能燃油車型和新能源車型的開發,預計2018年下半年起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200萬輛的目標預計可順利實現。
2017-2018年3月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及同比增速(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補貼退坡變化,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挑戰
2017年,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凈利普遍比上年大幅減少。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及部分車企大幅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金等多因素的影響,2017年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表現較弱,安凱客車。海馬汽車、福田汽車、中通客車、江淮汽車和長城汽車等車企凈利潤均出現50%以上的下滑,安凱客車、海馬汽車等多個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2017年業績甚至出現虧損。隨著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補貼資金的到位,相關公司現金流以及凈利潤指標或將明顯改善。
近年來,補貼政策的門檻逐漸提高。由于各種因素,2016年乘用車補貼完成率較差,而在2017年申報的車型中,北汽、比亞迪等多家車企部分車型因未接入國家監管平臺而未通過補貼。2018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頭還是比較好的,但隨著補貼退坡,車企的利潤也會受到影響。
政策影響,亟需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支持下,技術、續航里程等方面都有進步,但仍然存在不成熟的地方,這主要是政策的不可預測性。
在政策指揮棒作用下,高續航里程成為各個車企發展的重要方向。補貼政策對續航里程超過300km的車型支持力度更大,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近年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車型普遍能夠達到300km。
對于企業來說,面臨補貼退坡,降低成本是最關鍵的。
由于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發展初期制造成本、采購成本、開模具等各方面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支持。但為了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補貼政策一定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要逐步減少。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輛比燃油車之所以貴那么多,主要是電池成本較高。客戶買的電動車50%的成本來自于電池,在3~5年的使用周期內, 這塊電池使用的價值為20%~30%。使用期結束之后,這塊電池大概就價值10%。也就是說僅僅使用了僅接近30%,70%的電池成本是在浪費,從這個空間來講,車電的價值分離或者電池的使用模式的改變,也可以把購車成本進行大幅度的降低。
雖然2020年之后的新能源補貼將可能取消,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熱度仍會繼續,例如新車購置稅優惠政策會傾向于新能源汽車。非現金補貼也不能忽視掉,包括在限牌城市牌照的切換。地方補貼最好能夠更多地投放到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節中和公共充電樁的建設中。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