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日韓企業沖擊波 靠“扎實基本功”鑄造國產動力電池高墻
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衍生了一條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產業鏈,其中,動力電池行業受益頗多。據統計,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589億元,同比增長19.5%。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用電池市場的快速發展,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配套量達到370.6億瓦時。
借強大實力力爭軟包電池前三甲
在近日拉開帷幕的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 (CIBF)上,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采訪到肇慶遨優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艾群女士。
作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先行者的遨優動力,目前主要以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富鋰錳電池三類電池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據介紹,遨優動力生產的三元鋰電池主要為NCM622和NCM811兩種類型的高鎳軟包裝電池,且目前量產的三元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240Wh/kg。同時,遨優動力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175Wh/kg,系統能量密度達130-140Wh/kg,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客車。
另外,富鋰錳電池作為遨優動力主推的一款動力電池產品,首批產品也在2017年12月8日正式亮相。據介紹,目前富鋰錳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已從最早的200-220Wh/kg提升到了240-260Wh/kg,且首批電池現已在部分特定的新能源車型和低速車型投放試用。
據介紹,2017年10月,遨優動力啟動了一條位于肇慶的動力電池新產線,通過試生產、設備磨合和工藝磨合,并于同年12月正式投產,目前該產線已達滿產狀態。同時,與該產線相匹配的各條物流線也已全面運作。此外,艾群還表示,遨優動力目前擁有的三條動力電池生產線將在今年10月份全面投入生產,預計滿產年產能可達40-45億瓦時,憑借著強大產能,遨優將有望入圍軟包電池企業前三甲。
突圍需靠新技術和新思路
2018年動力電池行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刺激,“戰火”愈演愈烈。艾群表示,“如果電池企業生產出來的電池品質不能經受住市場和用戶的考驗,企業就將會被淘汰!”
由于受到補貼標準下調、上游原材料價格瘋漲和電池成本售價波動等原因,動力電池企業受到的壓力逐漸增加。而動力電池企業在面對行業和市場帶來的“洗牌環節”,需要牢牢掌握兩方面:核心技術和成本問題。
艾群表示,電池核心技術是動力電池企業立足市場的資本,動力電池企業若是想以可持續發展的態勢走下去,需要不斷地研發,突破目前動力電池所背負著的技術“枷鎖”。另一方面,動力電池企業還需要通過降低供應成本、提高成品成功率、降低產品售后故障率等方面做到控制電池生產成本的目的。
除此以外,遨優動力還將通過研發富鋰錳電池來實現降低電池生產的成本。據艾群介紹,由于富鋰錳電池降低了NCM中鈷金屬的含量,富鋰錳電池的制造成本自然會大幅度的下降,當富鋰錳電池市場成熟和批量化生產后,富鋰錳電池將有望取代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贏得動力電池市場的口碑。
同時,遨優還將布局正負極材料、燃料電池和動力電池回收等方面,深入材料研發,加強對上下游市場的延伸布局,拓展出新的產業鏈分支,牢牢掌握電池核心材料和核心技術。
“肉搏”時代 還需苦練“基本功”
根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規定,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出,屆時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肉搏”時代。同時也有報道認為,日韓電池企業將在補貼退出之后,猛攻國內電池市場。
對此,艾群表示,近期恢復的動力電池“白名單”對于行業而言起到行業規范和提升行業技術門檻的作用,有效的保障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為面對無補貼的“肉搏”時代,動力電池企業應當端正態度,苦練內功,在質量管理和保障方面做足準備,保證電池的生命周期,降低售后電池質量問題帶來的風險。
艾群認為,在政策倒逼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雙面性,過快的發展也會導致行業的根基不穩定。一方面,國家對于動力電池補貼的調整,可能會導致部分電池產品和車輛在尚未成熟的狀態下被提前投放入市場,從而擾亂影響動力電池市場的秩序。另一方面,補貼的調整也對行業發展和進步有著一定的刺激、推動的作用,高指標也能將激發國內的電池企業提高產品標準,實現國產電池與國際接軌。
因此,國內電池企業自身應當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和質量過關的產品,在市場中建立性能、價格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做好內外兩方面的基本功,國內企業就有能力抵御來自國外電池企業的沖擊。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