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考察、試乘試駕 院士專家來浙“把脈”新能源車企
院士專家調研我省新能源汽車企業
浙江在線4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免搖號、不限行、低污染……如今,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不僅成了準車主的首選,更是眾多汽車廠家的重點發展車型。在浙江,吉利、眾泰、萬向等一大批企業也紛紛進軍新能源車,帶動了產業鏈的發展,那么浙江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如何?這些企業又面臨著哪些問題?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逢春領銜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技術發展新趨勢與浙江對策研究”課題組到浙調研,為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技術發展課題調研座談會現場
調研期間,院士專家以座談形式與地方政府相關領導、企業界和科技界代表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企業面臨的難題。萬向集團、知豆電動汽車、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杭州長江汽車、微宏動力等我省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參與了座談。
李駿在座談會上指出,近年來浙江汽車工業發展迅猛,除了上海大眾的落地與吉利汽車的快速崛起外,還涌現了一大批圍繞汽車產業的企業。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汽車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浙江省需要對汽車工業發展戰略進行梳理,針對重大的研究課題要推出相應舉措予以支持。同時李駿還提出,新能源車發展需要“跨界”,他認為浙江在“跨界”上擁有顯著優勢——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在浙江崛起的互聯網企業,通過與傳統造車廠的跨界,能夠將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最新科技結合到未來的汽車中。
在聽取了企業關于電池包技術、國家新能源支持政策等相關問題的交流后,孫逢春指出,在新能源競爭中,國家對于整車、動力電池等產業結構將在2018年與2019年進行調整,這意味著將有一批企業進入“優勝劣汰”的過程,因此企業需要提前布局,看清方向。他認為,浙江的民營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投入十分積極,想要避免被市場和產業淘汰,就需要有特色發展,“依靠特色求生存,依靠特色求發展,這是浙江新能源車發展所需要的。”
在為期兩天的調研中,院士專家還前往了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
院士專家在吉利汽車聽取企業研發等有關情況
在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院士專家一行詳細了解了吉利集團品牌架構,全球工廠布局,參觀了試驗、試制中心,聽取了吉利汽車新能源車發展的布局和成果。針對吉利汽車提出的關于電池包設計、續航里程等問題,李駿指出,新能源車平臺研發要平衡好里程和充電之間的關系,企業要精準把握用戶的“充電焦慮”,“續航里程要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實際需求尋找平衡,并不是續航里程越長就越好。”
課題組聽取零跑科技電池包研發情況
在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和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專家詳細了解了兩家公司在新能源車產品及研發相關問題,試乘試駕了兩家公司研制的新能源車,并對企業下一步的發展路徑給出了相關建議。
同時,院士專家一行還來到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了曹操專車的運營模式和經驗。作為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新能源出行項目,曹操專車目前在杭州市場已投放新能源車超過1.5萬輛,在未來這個數量將達到5萬輛。對于曹操專車集合的新能源專車出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等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課題組予以了高度肯定。
據了解,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77.7萬輛,同比增長53.3%。而在3年前,這一數字還不到8萬輛。隨著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在市場涌現,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全新增長極。實際上,2018年被業界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動能轉換年”。除了要面對技術待突破、充電設施不完善、消費者認同度不高等問題,推廣新能源車還有很多緊迫工作要做。
此次活動作為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高端智庫服務浙江行動組成部分之一,旨在通過組織院士專家調研,切實系統提出下一步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技術發展的綜合性對策,為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撐,助推浙江新能源汽車跨越式發展,并在全國實行引領作用。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