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再次“口出狂言”,抱怨新能源準入機制的不公!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
3月28日,在業界向以敢言著稱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講的這番話,將“炮口”對準了當下的新能源準入機制。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難、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實力不足等問題浮出了水面。
隨著新能源汽車已經明確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個方向,國家政策也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情況下,早在2015年的時候,國內各行業趁著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趨勢,眾多"新"企業出現在汽車領域,包括百度、樂視等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加入,以及各種類型的低速電動產業冒出,導致了新能源產業的亂象叢生,于是才催生了這新能源準入機制。
所謂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指的是由國家發改委核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資質,有了它,車企必須經過相關的審核批準,才能合法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
自2016年3月16日北汽新能源成為第一家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以來,至2017年5月22日,全國共有15家企業獲得該資質。但此后,在發改委并沒宣布暫停新能源車生產資質的申請的情況下,再也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獲取此資質。有企業近期甚至表示,在等待了將近一年的資質審批沒有任何回信,不排除將對相關部門進行行政訴訟。
為何現在審批新能源車生產資質如此困難?而類似吉利、長安等有實力的老牌車企為何現在還拿不到新能源汽車“準生證”?已經拿到新能源汽車“準生證”的企業是否又有實力生產新能源汽車呢?
其實這幾個問題都是有關聯的。在新能源汽車準入機制推出后不久,北汽新能源就拿下了第一張生產資質“牌照”,隨后根據機制要求和條件(門檻較低),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江淮大眾這十五家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完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
但在完成這些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之后,大家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沒有新能源生產能力的企業竟然也能夠輕松的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包括被曝出"五年未造出一輛車","沒有生產廠房"的速達汽車、連半個車影子都沒看到的敏安汽車、甚至連個官網都沒有的金康新能源……
除了這些看起來毫無造車實力的企業之外,包括萬向集團、前途汽車,看似有實力,但定位高端,何時落地甚至連企業自己都不明確;而國能新能源,也沒有開發新車的能力,只是拿老掉牙的薩博9-3來改造成純電動車。另外,知豆、陸地方舟、長江、江淮、合眾等這些企業,造車實力也很一般,僅僅是能夠生產制造一些比較低端廉價的純電動汽車。
15家車企當中,僅有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車這兩家企業是有著較強的造車實力,并且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量產銷售;云度新能源屬于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但也被部分人看好,并且實車已經落地并開始預售;至于江淮大眾呢,雖然量產車還沒有上市,但至少兩家企業在造車實力上面是得到大眾認可的。
所以說,這已經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這15家企業,可謂是魚龍混雜,已經完全違背了當初設立新能源準入機制的初衷,由此可見新能源準入機制在審批當中存在較大的問題,甚至傳出前途汽車與發改委審批項目成員過往的私交關系、速達背后三門峽當地政府的強勢支持等等,靠關系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輿論,以及有企業舉報資質審核過程中涉嫌貪污腐敗,直接引發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所以直接導致在2017新能源資質審批政策的收緊,這也是為何從去年5月至今發改委再無新受理新能源資質發出的原因。而政策的收緊,也對包括吉利、長安等這些老牌車企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對包括蔚來、小鵬汽車等主打新能源汽車的新興造車企業也有極大影響,只能通過與傳統車企合作,從而獲得生產和銷售的資質。
所有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李書福在研討會上“炮轟”新能源準入機制的不公平,表達自己的抱怨和不滿,也算“情有可原”。而目前處于暫停中的新能源準入機制,到底最終會作出如何調整、調整后對已經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的這些企業有何影響(主要針對通過資質審核但未進入生產與銷售目錄的企業,也就是原本“不達標”卻獲得生產資質的企業)、對傳統造車企業和新興互聯網造車企業的要求是否一樣……這些問題,也只有等新機制出臺之后才有答案了。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