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產業面臨電池危機:需求量暴增、礦產商坐地起價
春節過后,關于蘋果公司的最新消息不再是降頻門、電池門等等負面,也不再有媒體關心iPhone 8或iPhone X賣得火不火,反而一則關于蘋果公司
春節過后,關于蘋果公司的最新消息不再是降頻門、電池門等等負面,也不再有媒體關心iPhone 8或iPhone X賣得火不火,反而一則關于蘋果公司正與非洲某礦業公司商談鈷金屬原料采購的消息不脛而走。據外媒的報道,這次商談或將促成一份長達5年的鈷金屬原料供應合約。
能把一家科技公司逼到放棄中間采購商直接對接上游采礦公司進行原料收購,這種不常見的商業行為足以表明鈷金屬原料的稀缺性和價格上漲超過市場可預判規律的緊迫趨勢。造成這樣的市場變化,可以說與純電動和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的近幾年發展脫不開關系。
車企入局鋰電池需求量暴增
就在純電動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出現以前,對鋰電池需求量最大的是智能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
據Greenpeace在2017年發表的《失控的創新:智能手機十年全球影響》報告摘要一文中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蘋果、三星、華為、OPPO等手機制造商共計生產70多億部智能手機。其中,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第一代iPhone,標志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正式拉開帷幕,到2017年蘋果公司發布第十代iPhone: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這十年里智能手機市場規模不斷穩步擴大,全球手機品牌總銷售量也由2007年的1.2億臺發展到2017年的14.72億臺。

智能手機2017全年出貨量
智能手機銷量持續增長的同時,純電動(EV)、插電混動(PHEV)、油電混動(HEV)、增程式電動(EREV)等汽車技術研發逐漸興起,這時期誕生不少以純電動汽車入局的企業巨頭。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電動車Tesla Roadster面世,盡管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這臺車并沒有受到重視,但毫無疑問Roadster的誕生為今后旗下純電動車型Model S系列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所以就在北京時間2018年2月7日的凌晨,特斯拉CEO馬斯克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新一代Roadster跑車用SpaceX火箭送向太空以紀念其價值。
重點是,2008年特斯拉的每一臺第一代Roadster車上均裝載6831塊18650型鋰電池,特斯拉官方標稱其電池組總容量為53kWh。要知道2007年誕生的第一代iPhone鋰電池容量僅為5.18Wh。這意味著,每生產一輛純電動特斯拉汽車,都將消耗超過智能手機iPhone一萬倍的鋰電池制造原料。
同樣在2008這一年,國內車企比亞迪量產了世界上第一款插電混動車型:F3DM。這臺十年前誕生的PHEV車型搭載一臺1.0L BYD371QA發動機,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達到100公里,220V電源8-9小時即可充滿電。盡管比亞迪未對車上裝載的的電池組進行詳細說明,但這已表明國內電動車企也早在2008年就入局EV技術的研發。

全球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
2008之后的幾年時間里,各大汽車制造商陸續入局。EV與PHEV車型大量涌現,銷量前列的主要是日本三菱的PHEV歐藍德、豐田的PHEV普銳斯,還有就是比亞迪的秦和唐系列等等。從上圖分析得出2010年全球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的低市場占有率到2017年超120萬輛的銷售數據中,中國與美國市場增幅最為明顯。

由于每生產一輛純電動/插電混動/油電混動汽車都將消耗超過智能手機萬倍的鋰電池制造原料,這種爆發式原料消耗率讓原本平穩遞增的速率呈直線上漲。原料消耗劇增的冷峻現實接踵而來,很快,作為制造原料之一的“鈷”開始漲價了。
稀缺市場下礦產商坐地起價
截至2018年1月底,鈷這種制造電池的金屬原料價格漲至8萬美元/噸,全年漲幅145%,較之兩年前2萬美元/噸的行情已經上漲近4倍。尤其進入2018年以來,國際上鈷價上漲速度平均為1%每周。
稀缺市場下,上游礦產開采商們擁有絕對主動權,坐地起價理所當然。擁有世界最大鈷礦資源,非洲中部的剛果(金)全國境內2017年鈷儲量約340萬噸,占全球鈷儲量近1/2。其中,2016年剛果(金)以7.73萬噸鈷礦產量獨占全球11.24萬噸的68%,2015年占比75%,2014年占比66%。

早在世界電動汽車市場剛剛起步,剛果(金)就蠢蠢欲動計劃對包括銅、鈷、鋅、錳等在內的“戰略性”金屬礦權利金稅率從2%上調到5%。對新礦法的修訂得到了支持并于去年12月遞交國民大會進行審議,若新礦法被上院批準并生效,那這將是自2002年世界銀行頒布實施以來首次對《礦業法》進行更改。
這樣的更改對剛果(金)本國自然是經濟上大利好,但對嚴重依賴金屬鈷原料進行鋰電池生產的汽車與智能手機產業來說就是大利空。同時該法律修正案還包括:將黃金權利金稅率從2.5%上調到3.5%、引入暴利稅、將合同穩定期限從10年降為5年等等限制性條款。不得不說,這將是對汽車和智能手機產業一次殘酷的當頭棒喝。
正是考慮到汽車制造業入局已經對智能手機產業帶來洪水般的影響,這促使蘋果公司不得不盡快跳過電池生產商,直接尋找上游礦業公司簽約進行鈷金屬原料收購。無一例外,幾乎所有正進行純電動或混動汽車技術研發的汽車制造商們,也開始尋找能簽約長期供貨的上游鈷礦商以控制未來幾年在鋰電池需求成本上的開銷。
汽車制造商的主動權
就對外公開信息來看,走在新技術前沿的汽車制造商們正主動布局未來幾年戰略計劃。2017年9月,德國大眾汽車公布一份購買金屬鈷的商業計劃書,按照該計劃將以500億歐元采購滿足未來十年制造電動汽車所需的金屬鈷;同月,中國長城汽車對外發布公告,計劃將以1.46億人民幣入股Pilbara Minerals來獲得其鋰礦項目部分產品的獨家經銷權。
2018年1月,特斯拉就鋰電池原材料投資項目與智利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SQM進行談判,以確保原材料能長期穩定供應,滿足特斯拉旗下Model 3系列電動汽車鋰電池產量需求,并為其今后Semi電動卡車、第二代Roadster電動跑車等產業項目提供支持。
盡管各大汽車巨頭與科技巨頭在近兩年已經陸續完成對上游鈷礦開采商的戰略簽約布局,但由于剛果(金)本國的局勢動蕩等多重原因,這種暫時的平穩并不代表未來幾年的高枕無憂。只要稀缺市場仍然存在,留給這些巨頭們的就只是被動的選擇權。誰率先成功化解電池危機,誰就能獨享未來電動汽車產業風口的主動權。
原標題:電動汽車產業面臨電池危機:需求量暴增、礦產商坐地起價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