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配送車都來了,自動駕駛汽車還會遠嗎?
北京時間1月30日晚,神秘的硅谷機器人技術公司Nuro宣布推出Level 4全自動無人配送車,這可能是傳統物流配送行業在向智能化轉型的拐點。在目前全球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中,Nuro 的該產品將會是最早在L4階段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產品之一。
在今天的硅谷,許多的科技公司、整車廠商紛紛進駐,加入到無人駕駛研發這一領域和商用化競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特斯拉和谷歌這兩個公司,前者已經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谷歌則最早在2009年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的企業之一。
因為各公司間的技術路線并不一致,其中分歧最大的代表也是谷歌和特斯拉。特斯拉已經在其量產的商用車中,集成了部分基礎的半自動駕駛功能,但仍然強調司機要隨時做好接管方向盤的準備;而谷歌還在進行曠日持久的模擬試驗,不過在它的實驗車里早已沒有了方向盤,由此看來谷歌是鐵了心要讓電腦做司機。
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并沒有急于加入無人駕駛的行列,而是先建立一個自動駕駛研究實驗室,也沒有想谷歌一樣打算用無人駕駛技術驅動汽車,豐田旨在研發一種電腦系統成為車輛的“守護系統”,只有在人類司機犯了錯誤時,它才會接管車輛。這是從開始就與谷歌開發無人駕駛系統的理念截然不同。
豐田自動駕駛車輛
自從谷歌成立無人駕駛研究部門后,在中國也刮起了一波自動駕駛熱潮,許多高校、企業都紛紛加入進來。與此同時,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屢見不鮮,市場上的浮躁還未全部散去,互聯網資本就已經把跟造車有關的生意幾乎做遍了,現在前景日趨明朗的自動駕駛終于要承擔下一個厚望了。
自動駕駛在中國
其實自動駕駛,并不是一夜之間闖入我們視野的,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科學家就在研究車輛的自我控制能力了。如今的中國被譽為基建狂魔,不僅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大踏步前進,而且創新勁頭十足,每每都能讓世界驚詫,同時在交通設施上,中國也在不斷摸索各種新的模式。其實中國在汽車無人駕駛領域的成就遠不止如此,下面讓小編為大家講講中國無人駕駛的歷史:
1992年: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誕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五家單位聯合研制成功了ATB-1(AutonomousTestBed-1)無人車,是我國第一輛可以完成自動駕駛測試的車輛,其行駛速度可以達到21Km/h。ATB-1的誕生也預示這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征程的開始,無人駕駛的技術研發正式啟動。
2011年:一汽紅旗HQ3無人駕駛車完成從長沙至武漢286公里的路測
早在八五時期,國防科技大學在ATB系列無人車的研發中起到關鍵性的角色,代表了國內自主車輛研究的最高水平。2011年7月14日,紅旗HQ3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試驗,實測全程自主駕駛平均時速87公里,創造了我國自主研制的無人車在復雜交通狀況下自主駕駛的新紀錄。
2015年8月:國內首輛無人駕駛客車路測完成
2015年8月29日,宇通大型客車從河南省連接鄭州市與開封市的城際快速路——鄭開大道城鐵賈魯河站出發,在完全開放的道路環境下完成自動駕駛試驗,共行駛32.6公里,最高時速68Km,全程無人工干預。這是國內第一次自動駕駛的實地測試,目前已經接受載人測驗。
2015年12月: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完成北京開放高速路的自動駕駛測試
2014年,百度和寶馬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合作。2015年12月,百度對外宣布其無人駕駛車已在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百度無人駕駛車往返全程均實現自動駕駛,并實現了多次跟車減速、變道、超車、上下匝道、調頭等復雜駕駛動作,完成了進入高速(匯入車流)到駛出高速(離開車流)的不同道路場景的切換。測試時最高速度達到100公里/小時。
2016年4月:長安汽車成功完成2000公里超級無人駕駛測試
長安汽車無人駕駛車輛是與華為及清華大學合作的成果,首輛樣車在2015年10月31日于重慶完成了國內首次亮相。2016年4月17日,長安汽車宣布完成2000km超級無人駕駛測試項目。長安汽車此次長距離無人駕駛測試總里程數超過2000km,在歷時近6天,途經四川、陜西、河南、河北等全國多個省市及地區后,最終抵達北京。
2017年12月2日,全球首輛自動駕駛公交車在深圳進行日常使用測試
2017年12月2日,全球首輛6.7米自動駕駛純電動城市公交車在深圳投放測試。該車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能、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于一體,智能化設施可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發狀況做出反應。該車可容納25人,最高時速40公里,單次續航里程可達150公里,40分鐘即可充滿電,具備人工和自動駕駛兩種模式,支持兩種狀態間的切換。車輛采用了我國首創的將驅動電機與后橋一體化集成技術,電機及核心傳動部件可靠性達120萬公里。
其實中國在無人駕駛上最大的難題是復雜的交通路況,但無人駕駛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卻是難以預估的。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并設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從整個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來看, 我國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完成了從功能向智能轉換的過程,但是智能網聯汽車是自動駕駛汽車的作為汽車產業的一項革新技術,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技術方面仍存在某些不確定的因素需要經歷更多的實驗證明,加之產業發展的要求,制定相關的政策來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就顯得尤為必要。
總結: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球出貨量不足8萬臺的特斯拉估值屢次超過通用、福特。有著諾基亞這一前車之鑒,許多傳統車商也開始謀求變革,這其中首先下手的部分就是新能源汽車,但是就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B級車與C級車存在著斷崖式的銷量差異,顯然單單在新能源這一點上就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小編相信隨著傳統汽車市場自主品牌的崛起,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造車”熱潮,無人駕駛汽車這塊蛋糕也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總體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產業化充滿潛力,但是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離大規模的民用推廣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其中不僅僅是技術完善的問題,還涉及到相關受眾的接受程度,相關責任的法律界定以及安全問題的敏感性問題等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