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邁過70萬關口 比亞迪遇北汽新能源最強挑戰(zhàn)
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80萬輛(不含專用車以及商用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狹
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80萬輛(不含專用車以及商用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為55.79萬輛,較上年的29萬輛增長了92.3%。其中,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以及上汽乘用車是銷量前三車企。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年度銷量均突破10萬輛,兩者的銷量差已經縮小至1萬輛以內。上汽乘用車與前兩名相比銷量差距較大,但憑借新車拉動,增速達到12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三家車企的具體車型銷量發(fā)現,2017年,北汽新能源主打純電動車型,主要依靠“國民車”EC180拉動銷量,而比亞迪和上汽乘用車的增長則來自于插電式混動車型(以下簡稱插混車型)。
比亞迪:六成銷量來自插混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比亞迪旗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1.36萬輛,同比增長10.9%,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企業(yè)中仍排名第一。就具體銷量來看,其插混車型更受市場歡迎。數據顯示,2017年,比亞迪e6、e5、秦EV、騰勢、宋EV 等5款純電動車型的銷量共計4.74萬輛,在比亞迪新能源車總銷量中占比為41.7%;宋DM、秦PHEV、唐PHEV等3款插混車型的銷量為6.62萬輛,占比達58.3%。
以比亞迪秦車型為例,2017年,該款車型的插混版本共銷售2.07萬輛,約占比亞迪插混車型銷量的三分之一,其純電動版本銷售4886輛。緊湊型SUV宋的插混版本自2017年4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達3.09萬輛,是比亞迪目前最暢銷的插混車型,其純電動版本銷量僅為4013輛。
在1月20日開幕的2018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公開呼吁,希望政府對插混車型給予更多政策優(yōu)惠,例如提高補貼,或給予不限行、不限購等支持。王傳福認為,在私家車新能源化過程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才是主流。
不過,有業(yè)內觀點認為,現階段政策對插電式混動車型突然放開限制的可能性較小,特別是在北京市場,依然僅對純電動車給予補貼。
事實上,王傳福的建議沒有在業(yè)內引起共鳴。在上述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就認為,插電式混動車并不是真正的電動汽車。他指出,在一些城市出現了插混車主將電池拆掉甚至出售的情況,但這些車主還能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和稀缺的車牌。
不管政策是否會調整,比亞迪的銷量構成表明,其插混車型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2018年,比亞迪秦和唐將迎來換代,兩款車有可能為其帶來新增量。
北汽新能源:低價EC系列貢獻七成銷量
2017年,北汽新能源雖未實現年初設立的17萬輛銷量目標,但產銷首次突破10萬輛,實現了較快增長。根據乘聯會統計口徑,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125.2%至10.45萬輛;其中,EC系列銷量達7.8萬輛,占比74.6%。
據了解,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有EC、EV、EU、EX、EH等五個產品序列,此外還有高端品牌ARCFOX。其中,EC系列售價最低,目前共有兩款車型在售。“國民車”EC180于2017年1月18日上市,補貼后售價為4.98萬~5.58萬元;EC200同年8月上市,補貼后售價為5.68萬~6.2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其他部分車型銷量出現下滑。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其基于紳寶D50打造的EU系列銷售1.3萬輛,較2016年下滑29.8%;EV系列同期售出5415輛,同比跌幅達71.2%。
上汽乘用車:新車效應明顯
2017年,上汽乘用車旗下新能源車銷量為4.42萬輛,與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不過較2016年的2萬輛,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實現了同比121%的高增長。其中,基于榮威RX5打造的新能源車型是增長主力。
榮威RX5傳統燃油版本憑借互聯網汽車的“噱頭”一炮而紅。2016年底,上汽乘用車推出了榮威RX5的插混版本,該款車型2017年的銷量為1.95萬輛。2017年6月,榮威RX5純電動版車型上市,全年累計銷量為1.04萬輛。兩款車總計銷售2.99萬輛,在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整體銷量中占比達67.6%。
除上述兩款車型,2017年4月在上海車展上市的插電式混動車型榮威ei6,2017年銷量為8925輛,是上汽乘用車旗下第三款暢銷的新能源車型。但上汽乘用車較早推出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正在逐步萎縮。例如榮威950插混版2017年銷量同比下滑13.8%至2910輛,榮威550插混版同期銷量為2455輛,同比下滑83.8%。
由此看來,2017年,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板塊的增長主要由新車,特別是插混版新車驅動。2018年,上汽名爵品牌將推出3款新能源車型,其中2款為插混車型,1款為純電動車型。三款車將為上汽新能源業(yè)務帶來怎樣的提升,業(yè)內在期待它們的表現。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