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巨電動力電池技術突破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瓶頸
5月10日,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高科技產業研究會,蘇州科賽投資集團,山東沂源市,四川彭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的30多名專家、領導、投資人等乘坐北京神州巨電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純電動大巴
5月10日,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高科技產業研究會,蘇州科賽投資集團,山東沂源市,四川彭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的30多名專家、領導、投資人等乘坐北京神州巨電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純電動大巴車,從北京上地中關村創業園出發,沿八達嶺高速向八達嶺長城進發,進行了乘車體驗。
大巴車在八達嶺高速上時而快速急駛,時而走走停停,專家們感受到大巴車充足的動力和平穩的加速減速,當大巴車返回后,專家和投資人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對車輛的動力表示稱贊。同時發現大巴車電池箱表面的溫度與出發前溫度差別不大,而大巴車往返一百多公里,僅用了28%的電量。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季恒寬向記者介紹,該項目核心技術來自北京中關村創業園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專家局專家王麥克率領的留美回國創業團隊―北京神州巨電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10年來,該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單體超大容量固態聚合物動力鋰電池規模化生產工藝核心技術目前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地位。相對于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大多數液態小容量鋰電池來說,這種新一代固態大容量技術鋰電池具有顯著的優勢。
其突出特點:一是安全性高,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不漏液、不燃燒、不爆炸;二是環境工作溫度寬,可在攝氏零下40度到零上70度環境下正常工作;三是能量密度高,重量比能量135~210Wh/Kg(由于本產品的特殊結構設計,在同等工作條件下自身發熱系數低,在12米、18噸純電動大巴車上,在長期運營狀態下使用時,無需耗電的散熱系統,比其他類型鋰電池實際應用能量密度高出20~30%),體積比能量超過370 Wh/L;四是一致性好,內阻低,內阻均值為0.35毫歐姆(是18650液態電解質鋰電池內阻的1/100),方差為0.05毫歐姆,因此整車168片電池串聯使用,總內阻小于1歐姆,所以大巴車雖然沒有散熱系統,電池在長期工作狀態下也不會發熱,從而大大提高了純電動大巴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電池通過了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機構(201所)的強制性檢驗和鑒定;并經美國UL(200Ah)、歐洲CE、聯合國PONY航空安全標準(UN38.3)的安全認證;五是經濟性好,十二米純電動大巴滿載18噸公交路線實測用電為每噸/公里0.042度電,相比目前國內水平,節約能源50%。
可喜的是,2014年北京神州巨電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完成了由北京市科委下達的純電動大巴研發任務,用168片500Ah電池串聯組裝的純電動大巴(長12米、滿載18噸)突破了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在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的瓶頸,創新了四項世界先進技術,樣車已全天候運營兩年半,在由合肥公交公司連續5000公里路況測試中每噸公里運營僅耗電0.042度,被合肥公交公司評價為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續行里程長、電池組裝靈活、使用維修方便經濟性好的新一代純電動大巴。
公司組裝的純電動大巴2014年榮獲了法國米其林純電動車國際拉力賽的大巴車組獎和創新獎兩項大獎,為祖國爭了光。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電源行業協會暨中國電源產業創新聯盟一致認為:該固體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先進技術實現了動力電池的革命性突破。項目建設對于能源安全、環境改善、節能減排、治理霧霾和建設汽車強國、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但由于高科技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這種普遍困境,對帶根本性、原創性的革命性突破技術,其產業化發展需要市場和政府兩只手支撐,更需要政府發揮作用。
據悉,北京神州巨電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正在建設十億安時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動力鋰電池規模化制造基地,項目計劃總用地500畝,一期200畝,完成4億安時動力鋰電池生產,產值40億元。全部項目完成10億安時,產值100億元。稅前毛利30%,3年完成。
“該技術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核心技術,包括專利、工藝、關鍵設備和主動式電源管理系統,目前居世界領先地位,是電池技術的重大技術創新,突破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瓶頸。” 季恒寬說。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