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挺新能源汽車 或催生世界級中國汽車品牌
據美國彭博社12月22日報道,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盡管中國本土的一些廠商可以通過銷售新車來實現行業的領先,但是中國還沒有一個汽車品牌,能與世界頂級的奧迪、寶馬、奔馳等品牌去競爭, 這使
據美國彭博社12月22日報道,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盡管中國本土的一些廠商可以通過銷售新車來實現行業的領先,但是中國還沒有一個汽車品牌,能與世界頂級的奧迪、寶馬、奔馳等品牌去競爭, 這使得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利潤,維持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現在,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交通改革,以控制污染并減少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這可能對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環保法規和生產獎勵最終都會促進電動汽車生產,這可能最終會給中國帶來一個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的機會。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擁抱一個打造高端品牌的機會”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說,“我們能改變世界汽車行業的發展軌跡,并成為引領者”。
當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和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 .)還在考慮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戰略的時候,內地客戶已經可以購買NIO ES8電動車了。這款汽車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能夠達到500公里(311英里),售價為人民幣448000元(合67830美元)僅是特斯拉model X的一半左右。伯恩斯坦(Sanford c . Bernstein)駐香港分析師Robin Zhu表示,與許多其他中國初創企業相比,NIO更有可能獲得成功,因為它有極強大的投資者背景。除了騰訊,蔚來汽車的投資者還包括Baillie Gifford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中國在電動汽車銷售方面已經領先全球,2015年就超過了美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助理秘書長徐海東表示,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在2017年將達到70萬輛,2018年將達到100萬輛。這些車幾乎都是中國品牌。中國政府已經設定了到2025年實現保有7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策上已經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并加強對化石燃料汽車的監管。
現在競爭已經不僅局限在中國國內,德國零件制造商Schaeffler AG的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Klaus Rosenfeld)表示:“很明顯,中國汽車制造商想將電動汽車銷往海外。”“中國的制造商知道,在國內市場上,他們很難在內燃機上與國外優秀廠商進行競爭,但電動汽車可能會成為他們的機會。”
大眾汽車在11月表示,將投資超過100億歐元(118億美元)與中國當地合作伙伴打造40款新能源汽車。該公司希望在2025年之前能在中國生產150萬輛新汽車,其中大部分是電動汽車。到2020年,豐田也會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