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勢力瞄準代工廠,新模式的春天還是胎死腹中
12月27日晚間,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上海蔚來汽車、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
12月27日晚間,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上海蔚來汽車、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銷售及服務。

至此,蔚來汽車應該是此屆新造車勢力最活潑,也是與傳統車企合作最多的互聯網造車企業。先有與江淮汽車的代工模式,再有與長安汽車的戰略合作,現在又有與廣汽合作的智能網聯。受新造車勢力的影響,傳統車企并沒有被打壓,尤其被代工的一些曾經二三線的企業,反而獲得了“重生”?那么新造車勢力開辟的代工模式,到底能否長久,新血液的注入能否對傳統車企/行業帶來轉機?
新創勢力與新模式
如果細細研究便會發現,廣汽集團與蔚來汽車合作的新公司,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合資公司。據相關人員提到:“此次合作對于雙方來說是‘合創’的公司,是創業的公司,創新的公司,包括模式的創新和機制的創新。其中一個體現是股比結構,新公司有10%將由新創團隊持有,暫時由蔚來代持。”
不得不說,在新造車勢力的大營中,蔚來汽車是開創新模式最豐富,也是嘗試與傳統車企合作數量最多的一家。蔚來汽車在造車上嘗試,已經成為這屆造車大軍中的種子選手,也是最具實力的代表。此前,與江淮合作的代工模式,便是開創了行業合作模式的先河。隨之而來的,便是電咖與東南汽車、小鵬與海馬汽車的代工合作。
新造車勢力迫在眉睫的造車節點
隨著生產資質大門的關閉,政策的收緊,此前有利于新造車勢力的多項條件都被限制住,但時間的推進,傳統車企尤其是合資企業的相繼涌進,將更加不利于新造車勢力的發展。
“其實,現在后起的造車勢力特別著急,因為大的投資人都已經被之前的造車公司所吸引,很難再關注這些后來者,而沒有投資,造車又難以為繼。”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師田永秋認為,就算企業沒有任何新聞,也要向外界發布企業信息,不僅證明企業運營著,也是給投資者一個交代,更是吸引潛在投資者。
“沒車發布概念,沒概念發布logo,沒logo發布品牌,什么都沒有的,就發布投資信息。”田永秋用總結當下新造車勢力時,風趣的說道。
代工模式的可持續性
事實上,就新造車勢力而言,代工并不是長久之計,從國家政策層面分析,代工合作的模式也或將受到限制。
現在代工模式從法規上講,屬于模糊地帶,雖然法規沒有明確指出代工不符規定,但并不符合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以江淮蔚來為例,蔚來的車想進入工信部目錄,必須以江淮的名義上公告;若蔚來的車出現問題,工信部責罰時,難以追究到底是江淮還是蔚來的責任。
汽車制造本就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新造車勢力在發展初期通過融資、產品設計樹立品牌理念,通過代工的方式彌補整車制造和工藝水平的欠缺。但長久來看,為保證產品可造性和一致性,自建工廠依然是最佳出路。
因此,在政策逐漸收緊時,蔚來汽車不再只押寶與江淮的代工,而是尋找不同方式、更多模式的合作,這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夠不斷推進產品更新的手段之一。對于傳統車企而言,以代工的模式盤活市場,尤其是所落后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未嘗不是新的出路和方向,不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實現轉型。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