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網絡規劃 2020年可開電動車出遠門了
長江商報消息國家電網將建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城際快充網絡,平均間距小于50公里□本報記者 徐靚麗隨著湖北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電動汽車快充站越來越完備,出遠門也能開電動汽車了。我國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5—3—

長江商報消息國家電網將建“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城際快充網絡,平均間距小于50公里
□本報記者 徐靚麗
隨著湖北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電動汽車快充站越來越完備,出遠門也能開電動汽車了。我國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5—3—1”的充電網絡,即充電樁服務半徑在郊區縣不超過5公里,環城區域不超過3公里,城市區域不超過1公里,加快推進充電網絡進社區和單位,實現核心城區0.5公里充電圈。
近日,記者從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獲悉,論壇發布了《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生態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10月底,國家電網建成充換電站5526座,年底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的高速城際快充網絡。
國網湖北公司前三季度投運143個充電站
長江商報記者打開“e充電”APP,發現可以篩選附近“1—200公里”國家電網的充電站,具體到每一個站點,可以看到站內有幾個充電樁、是否有空閑,查看該站的充電費、服務費以及停車費,還可以導航到站點。周邊省市、高速公路上的充電站點也全部可以查到。
“現在敢開電動汽車出遠門了,高速上都有充電站。”家住光谷的侯先生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現在湖北省內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都有電動汽車快充站,30分鐘可充80%的電,90到120分鐘充滿電后可以跑180至200公里。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已投運143個充電站886個充電樁,共提供充電服務28.45萬次,充電量50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80%。
今年7月,由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和國網湖北電力共同出資組建的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首批省級電動汽車合資公司。
目前,該公司受國網湖北電力委托,負責湖北省充電設施的運維檢修管理,開展“e充電”“如e行”“e約車”等車聯網平臺市場推廣和電動汽車相關增值業務,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租售、維修等業務。該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唐四平表示,受目前電池技術的困擾,充電設施等核心資源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以“三橫一縱一圈”為骨干的城際互聯快充網絡通道,69座高速快充站覆蓋了京港澳、福銀、滬蓉、滬渝等重要的高速通道,到2020年,湖北省將建設充電站410座、充電樁約19萬個。
三階段構建智慧車聯網生態圈
在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韓君表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汽車產業升級、推動綠色出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保障。同時,電動汽車本身也是滿足未來出行的智能載體,是搭建清潔能源、互聯網、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的橋梁。
《報告》顯示,智慧車聯網生態圈的構建最終要實現“車—樁—電網—人—交通路網—通信網—服務平臺”之間深度互聯互通,并依托智慧車聯網平臺,實現車聯網、樁聯網、智慧電網、移動互聯網的接入。構建生態圈分三個階段,初步形成階段(2017年—2020年),智慧車聯網平臺處于建設初期,接入充電樁、電動汽車信息數量有限,無法形成全面的產業鏈和增值服務。協調發展階段(2021年—2025年),智慧車聯網平臺已經相對成熟,已經實現能力開放平臺和多個云平臺的建設。成熟階段(2026年—2030年),智慧車聯網已經形成全面的生態圈體系,基于成熟的市場體系,衍生出豐富的增值服務體系。
到今年年底,國家電網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的高速城際快充網絡,平均站間距離小于5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充電站,將城市站點聯結在一起;通過京港澳高速與南方電網實現互聯,初步形成“全國一張網”。截至2017年10月底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建成充換電站5526座、高速快充站1330座,充電樁4.5萬個,覆蓋26個省、273個城市,覆蓋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6萬公里。到2020年全面構建形成“5—3—1”的充電網絡,即充電樁服務半徑在郊區縣不超過5公里,環城區域不超過3公里,城市區域不超過1公里,加快推進充電網絡進社區和單位,實現核心城區0.5公里充電圈。
逐步實現車聯網平臺數據互通
隨著充電設備在全國范圍內的完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購置電動汽車方面的意愿也更加強烈。
在公共交通領域,今年開始,武漢公交集團每年更新車輛的50%均為新能源車,預計至2020年,新能源車比例將超過55%。純電動車作為新能源車中的重要成員,目前武漢市通行于雄楚大道上的BRT1線、通行于中山大道的408路觀光線均為全線純電動車。快速公交公司信息監控部部長王海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BRT1線的18米純電動車一般晚上充電,白天哪怕出現突發情況,臨時充電5—10分鐘,也能充70%—80%的電,能夠滿足車輛往返跑兩趟,純電動車在電池等各方面的全面進步,能夠滿足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轉。
在物流公司工作的司機張師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按規定大貨車白天不準在城市三環內開,像他所在的公司一般都會要求司機們“跑夜路”,?日夜顛倒干活又累又不安全。如今,他所在的公司為了減少成本,將燃油車替換成電動貨車。雖然貨車體積小了點,但在城市內白天不限牌、不限行,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司機一天可以跑好幾趟,跑車的間隙,他一般會選擇在光谷的國家電網充電站給貨車充電。一位從事共享電動車的企業家表示,該公司今年已投運共享電動汽車300輛,年底還會增加,但由于城市中心地帶資源的稀缺性,投建一座能快充的直流充電站的成本和難度將逐年增加。由國家電網牽頭實現覆蓋城市的快充網絡,那么企業就可以不用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專注于開發技術和提高增值服務,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據了解,2020年以前,國網湖北電力有望建成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城市、地級城市、重要縣級城市的三個層次投資重點,推廣覆蓋湖北省全域的城鄉快充服務網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材料的不斷發現應用,將來有望出現容量大、性能強、體積小、充電快的電池系統。同時,伴隨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或可逐步實現車聯網平臺數據互通,在網點布局、車隊調度、用戶評級、增值服務設計等方面提升配套服務功能。
近日,記者從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獲悉,論壇發布了《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生態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10月底,國家電網建成充換電站5526座,年底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的高速城際快充網絡。
國網湖北公司前三季度投運143個充電站
長江商報記者打開“e充電”APP,發現可以篩選附近“1—200公里”國家電網的充電站,具體到每一個站點,可以看到站內有幾個充電樁、是否有空閑,查看該站的充電費、服務費以及停車費,還可以導航到站點。周邊省市、高速公路上的充電站點也全部可以查到。
“現在敢開電動汽車出遠門了,高速上都有充電站。”家住光谷的侯先生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現在湖北省內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都有電動汽車快充站,30分鐘可充80%的電,90到120分鐘充滿電后可以跑180至200公里。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已投運143個充電站886個充電樁,共提供充電服務28.45萬次,充電量50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80%。
今年7月,由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和國網湖北電力共同出資組建的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首批省級電動汽車合資公司。
目前,該公司受國網湖北電力委托,負責湖北省充電設施的運維檢修管理,開展“e充電”“如e行”“e約車”等車聯網平臺市場推廣和電動汽車相關增值業務,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租售、維修等業務。該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唐四平表示,受目前電池技術的困擾,充電設施等核心資源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以“三橫一縱一圈”為骨干的城際互聯快充網絡通道,69座高速快充站覆蓋了京港澳、福銀、滬蓉、滬渝等重要的高速通道,到2020年,湖北省將建設充電站410座、充電樁約19萬個。
三階段構建智慧車聯網生態圈
在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韓君表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汽車產業升級、推動綠色出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保障。同時,電動汽車本身也是滿足未來出行的智能載體,是搭建清潔能源、互聯網、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的橋梁。
《報告》顯示,智慧車聯網生態圈的構建最終要實現“車—樁—電網—人—交通路網—通信網—服務平臺”之間深度互聯互通,并依托智慧車聯網平臺,實現車聯網、樁聯網、智慧電網、移動互聯網的接入。構建生態圈分三個階段,初步形成階段(2017年—2020年),智慧車聯網平臺處于建設初期,接入充電樁、電動汽車信息數量有限,無法形成全面的產業鏈和增值服務。協調發展階段(2021年—2025年),智慧車聯網平臺已經相對成熟,已經實現能力開放平臺和多個云平臺的建設。成熟階段(2026年—2030年),智慧車聯網已經形成全面的生態圈體系,基于成熟的市場體系,衍生出豐富的增值服務體系。
到今年年底,國家電網將建成“九縱九橫兩環”的高速城際快充網絡,平均站間距離小于5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充電站,將城市站點聯結在一起;通過京港澳高速與南方電網實現互聯,初步形成“全國一張網”。截至2017年10月底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建成充換電站5526座、高速快充站1330座,充電樁4.5萬個,覆蓋26個省、273個城市,覆蓋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6萬公里。到2020年全面構建形成“5—3—1”的充電網絡,即充電樁服務半徑在郊區縣不超過5公里,環城區域不超過3公里,城市區域不超過1公里,加快推進充電網絡進社區和單位,實現核心城區0.5公里充電圈。
逐步實現車聯網平臺數據互通
隨著充電設備在全國范圍內的完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購置電動汽車方面的意愿也更加強烈。
在公共交通領域,今年開始,武漢公交集團每年更新車輛的50%均為新能源車,預計至2020年,新能源車比例將超過55%。純電動車作為新能源車中的重要成員,目前武漢市通行于雄楚大道上的BRT1線、通行于中山大道的408路觀光線均為全線純電動車。快速公交公司信息監控部部長王海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BRT1線的18米純電動車一般晚上充電,白天哪怕出現突發情況,臨時充電5—10分鐘,也能充70%—80%的電,能夠滿足車輛往返跑兩趟,純電動車在電池等各方面的全面進步,能夠滿足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轉。
在物流公司工作的司機張師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按規定大貨車白天不準在城市三環內開,像他所在的公司一般都會要求司機們“跑夜路”,?日夜顛倒干活又累又不安全。如今,他所在的公司為了減少成本,將燃油車替換成電動貨車。雖然貨車體積小了點,但在城市內白天不限牌、不限行,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司機一天可以跑好幾趟,跑車的間隙,他一般會選擇在光谷的國家電網充電站給貨車充電。一位從事共享電動車的企業家表示,該公司今年已投運共享電動汽車300輛,年底還會增加,但由于城市中心地帶資源的稀缺性,投建一座能快充的直流充電站的成本和難度將逐年增加。由國家電網牽頭實現覆蓋城市的快充網絡,那么企業就可以不用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專注于開發技術和提高增值服務,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據了解,2020年以前,國網湖北電力有望建成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城市、地級城市、重要縣級城市的三個層次投資重點,推廣覆蓋湖北省全域的城鄉快充服務網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材料的不斷發現應用,將來有望出現容量大、性能強、體積小、充電快的電池系統。同時,伴隨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或可逐步實現車聯網平臺數據互通,在網點布局、車隊調度、用戶評級、增值服務設計等方面提升配套服務功能。

責任編輯:仁德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