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是垃圾?
2016年,全球有40%的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中占比最大)在中國注冊,中國不僅把美國遠遠甩在身后,還占領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購買力度——2014年,北京只有兩萬人買新能源汽車,但到了2017年4月,熱情的
2016年,全球有40%的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中占比最大)在中國注冊,中國不僅把美國遠遠甩在身后,還占領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購買力度——2014年,北京只有兩萬人買新能源汽車,但到了2017年4月,熱情的北京人民已經把全年6萬個新能源汽車牌照一搶而光。

就在今天,中國青年報報道2017年最后一期搖號數據已經公布。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2839459個有效編碼(根據階梯中簽率相關規定,本期基數序號總數為12292327個)。2017年最后一期搖號中簽率約為0.11%,相當于883人搶一個指標。明年開始,北京全年個人普通車指標僅為3.8萬,中簽難度或將數倍于今年。此外,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1543個,還有超過十萬人在輪候等待明年配置。之前還有人計算過這一指標,如果仍按今年指標5.1萬個(個人指標5.1萬,企業指標9千)計算,2019年的新能源車指標也已經被搶光,還預支了2020年的一部分指標。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受歡迎程度不容小覷。
怎么就這么受歡迎了?
新能源汽車似乎渾身上下都是優點:
無需消耗石油
擁有比普通內燃機更高效的發電機
還不排放尾氣
這對于被碳排放和石油危機折磨得焦頭爛額的各國政府來說,無意識新世紀的福音。
最重要的一點,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毫無無疑的促進了生產和消費的力度。
自打工信部透漏——中國已經將全面禁售燃油汽車提上了工作日程后,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贊美的聲音,反對的聲音等等。最近有一種聲音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什么聲音呢?很多人表示,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是垃圾。(要強調一下,這里眾人所指的新能源汽車不包括氫燃料汽車,指的是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全是垃圾說法一:假環保
這種聲音說,人人都看得見燃油汽車的尾氣,卻都忽略了電動汽車的電從哪來。關于這一點,能源圈曾經在一篇文章中重點寫過(相關文章:中國推進燃油車“消失”的日子,新能源車產業鏈狂喜,油企波瀾不驚)電動汽車有多環保,還要看它的電池電力來自哪里。如果是煤炭電力為動力電池充電,那還遠不如傳統的汽柴油車更環保。
只有當電動汽車的電池電力來自清潔能源,它們才會比內燃機汽車更為清潔和環保。例如在以核電為主要電力來源的法國,多駕駛電動汽車上路,就符合清潔環保這一目標。但是在近八成的電力都依賴化石能源的中國,電動汽車不會比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更清潔和環保。
還有電池生產和回收的問題。長期以來,國產電動車一直以鉛酸電池為首選,市場上95%的低速電動車都用這種電池。這種1895年就發明出來的可充電電池,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但在回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鉛煙塵。而國內回收鉛酸電池大多為中小企業,目前是沒有能力處理這些污染物的。雖然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的鉛酸電池被鋰電池取代了。但是,生產鋰電池的過程中也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
我們不能改變中國能源現狀,但是,關于電池回收利用的事情,確實已經火燒眉毛了。
中國正在探索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近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將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汽車生產廠在售出新能源車型時需要對電池的回收利用負責。
新能源汽車全是垃圾說法二:假節能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電動汽車愛好者都熱愛地球母親,這種聲音說,他們更關心節不節能。
對于普通汽車來說,燃料產生的熱能只有15%—40%被用作了汽車的動能,剩余的熱能都在散發和摩擦過程中浪費掉了。而一款中端的國產電動汽車,則可以把70%的電能轉化成汽車的動能。這樣看來,電動汽車的能源利用效率的確是燃油車的4倍以上。
仔細想想,這種算法似乎確實有些不妥。燃油汽車使用的是未轉化的化石能源,但是電動汽車使用的是經過轉化的電能,真要的公平對決的話,也應該從電能的源頭計算,到底是火電廠還是核電廠等等。
如果非要較真的計算一番的話,那還有運輸電力過程中的消耗也能計算一下。
不管這個電能的源頭是火電廠還是核電廠,我們假設輸送這個電能的是特高壓電網,眾所周知其經濟效益是很高的,即便是是這樣,也有一部分電能損耗在了路上。
然后以一款充電效率很高的車做個對比,特斯拉MOSDEL的平均充電效率是85度,100度的電到車里還剩85度,相對來說,國產電動汽車的充電效率比較低,只有70%-80%。
如上計算的話,電動汽車的總體效率好像并沒有那么高了,如果是火電廠燃煤產生的電能的話,大概只有燃煤所提供熱能的21%左右。
電池技術也遲遲沒有大突破,充一次電真的跑不了多遠,充電樁就是命,這就跟出門要給手機配個充電寶一樣。更何況,也沒有人統計過這些充電樁利用率如何?
如果記憶夠好的話,應該會記得幾年前國網、南網曾因虧損大舉“退出”充電樁建設。而近期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目前國網建設的充電站嚴重虧損,南方電網相關負責人則回應媒體稱,充電站運營數據“太難看”,不方便透露,星星充電華北大區的充電設施使用率數據在20%左右,尚未達到收支平衡。
新能源汽車全是垃圾說法三:假補貼
這種聲音說的就是騙補的事情了,就連混動型電動車也存在這種現象,例子就不在一一例舉了。這里插一句,有人說政府補貼的錢也是納稅人的錢,我想說這錢不給你不是也很正常嗎?這也大概就是政府補貼逐年下降,到今年為止較去年降低了大概20%,并計劃在2020年就全面取消補貼的原因了。于是發展補貼的路子不行了,現在改成控制牌照了。
垃圾與否,并不想評論。怎么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我倒是十分的關心。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