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中心落戶沈陽 華晨寶馬深耕本土化發展
2016年1月22日,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在沈陽正式開業。它不僅標志著這家合資企業擁有了世界領先的發動機生產設施和技術,同時也為寶馬新一輪的本土化發展揭開了序幕。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華晨寶馬未來的產品升
2016年1月22日,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在沈陽正式開業。它不僅標志著這家合資企業擁有了世界領先的發動機生產設施和技術,同時也為寶馬新一輪的本土化發展揭開了序幕。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華晨寶馬未來的產品升級和新產品推出奠定了基石。
在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開業近兩年后,華晨寶馬再度實現質變。日前,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正式揭幕。它不僅體現了華晨寶馬本土化建設的進度,更讓華晨寶馬成為中國首家建立動力電池中心的豪華汽車制造商,同時也彰顯了華晨寶馬進一步推動電動出行的承諾。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表示:“沈陽動力電池中心的建成是華晨寶馬本土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進一步強化了我們推動電動出行的承諾,也是中德合作與創新的又一典范。在本土化的新階段,華晨寶馬將繼續推動‘智能生產’融入‘中國創造’。”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家、德國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集電池研發、生產及測試于一體,采用創新及內部定制的生產流程,進一步提升了華晨寶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力。
目前,華晨寶馬正在研發、電池解決方案、技術創新、品牌與產品、充電與基礎設施以及電動出行服務等六大方面積極構建完整的新能源生態體系。
除電池生產外,這座動力電池中心還整合了研發、質量、實驗室、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等功能。強大的生產能力,為實現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耐久性與性能的最佳組合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產品能夠更快地推向市場。
在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基于新的雙模組電池技術,創新的生產工藝得到了進一步升級。該中心是寶馬集團在德國以外首家擁有完整電池裝備能力的電池中心,從而獲得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在由鋰離子電芯到雙模組的高度自動化生產流程中,先進的機器人技術被用來確保精度的最大化。
“工業4.0”設計理念同樣貫徹于這座中心,為中國的高壓動力電池生產設立了新標準。在大數據方面,IPM整合流程管理系統可以追溯從電池元件誕生到動力電池投入使用的全過程,甚至包括緊固扭矩信息,從而進行質量管理。自動激光焊接提供高精度且穩定的焊接質量,增加了模組框架的強度及電極連接的可靠性,以確保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由3D相機進行的光學檢查,負責檢驗焊接異常趨勢,驗證和優化焊接質量,來防止質量缺陷的產生。
“未來,華晨寶馬開發并生產的首款動力電池將應用于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華晨寶馬新能源品牌管理總監馬霆說,“由華晨寶馬主導開發的雙模組概念,是目前華晨寶馬與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獨享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成為中國高檔新能源車型中的代表之作。”
動力電池中心的揭幕和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推出,只是華晨寶馬深耕中國市場的一個縮影。
短短4年間,華晨寶馬已在中國先后推出4款新能源車型,累積了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經驗,促進了高品質電動出行的推廣。位于沈陽的兩座華晨寶馬整車工廠均可實現新能源車型與傳統動力車型的共線靈活生產。今年7月,全新成立的華晨寶馬研發中心二期清晰聚焦于新能源車,能夠為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車型提供量身定制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先鋒,華晨寶馬正不斷擴大新能源車型陣營,并繼續構建完整的新能源生態系統。目前,寶馬在中國已擁有超過200家新能源經銷商。2017年年底,通過與充電服務運營商的強強聯手,寶馬在中國的即時充電樁將突破6.5萬個。
隨著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的建成,目前華晨寶馬已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大領域擁有了完備的研發生產基礎。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生產、制造以及銷售基地。“In China,for China”儼然已經成為華晨寶馬行動的指針和標桿。未來,將“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巧妙融合的華晨寶馬,將為開拓中國電動出行的未來不懈努力,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